青少年成长现状的调研报告
2014-02-13沙帮富
沙帮富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102-01
学校德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重视,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由此促进了全民素质的提高,全民族道德水平的提高,为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受到影响,其具体表现在:
1.内容空洞,理论与实际脱节。具体表现在理论说教偏多,结合实际少,在教育中千篇一律的大道理,强制性的“不准”,理论僵化,与实际对不上号,不能很好地为学生理解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形势和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的解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使学生处于似懂非懂,不知所云的状态。
2.忽视年龄特点,德育内容“倒挂”。其具体表现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体系不完备,校自为战,内容不合理,上下衔接不畅,出现小学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中学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大学进行个人行为规范教育补课的“倒挂”现象。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不顾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生搬硬套现象普遍,跟形势,大活动多,解决问题少,学生中实际存在的热点问题、疑点、思想疙瘩关注太少。
3.忽视层次性,要求上“一刀切”。表现在德育目标缺层次、盲目性。各学校各学段的德育目标层次不清等,对同一学段的不同年级的目标缺乏层次,对于同一年级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更无层次性。总是一个模式的要求,欲速则不达,使达不到统一要求的这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畏缩不前,自暴自弃,人为制造了“差生”,为社会留下了后患。德育的方式也缺层次,不对路,诸如大学生搞演讲,中学生搞演讲,小学生也搞演讲等。要普法,从大学、中学到小学不是讲座就是竞赛,缺乏生动活泼,针对性强,适合各层次知识水平,年龄特点的方式。
鉴于上述问题,我认为,要使学校德育充分发挥其效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就应该在增强针对性上花气力、下功夫。我们在如何针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这些方法是:
1.注重趣味化,减少强制性。比如新生入学首先要熟悉学校管理常规和规章制度,我们就要求编《言行规范三字经》,使学生感到有趣、亲切、好记、上口,也易理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单纯的“几要”“几不要”的硬性规定,易深入到学生心目中,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
2.重视直观性,减少“说教式”。对于小学生正面引导,正面灌输是必要的,但由于其年龄特征的决定,单纯说教是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的,要借助于现代条件下的各种手段,以形象化的内容吸引他们,引发兴趣,使他们受到启迪。如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爱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我们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远足活动。为培养学生远离黄、赌、毒的意识,专门把《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图画展板拖到学校,让学生看到毒品对人的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灾难;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禁毒的电影,开展讨论,写出自己的感受。这种“渗透式”的教育,比“硬灌式”较能产生好的效果,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
3.注重渐进性,克服急躁性。由于学生小,可塑性强,情绪稳定性差,教育效果总是不能保持持久,经常出现反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循循善诱,不能急于求成,避免出现所谓的“恨铁不成钢”而采用过急方式,更要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针对学生特点,我们每个学年,每个学期都要制订详细的教育活动计划,每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循序渐进,不断强化,不断巩固,使教育效果不断得到提高。
4.注重结合实际,克服泛泛的空洞说教。小学生他们都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来形成自己的意识,决定自己的行为。因此,学校工作中往往出现让教师头疼的现象:老师的话听不进耳,其言行总是不合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少点“空”的,多点“实”的,那就是了解学生心理活动,家庭变故,环境影响,有的放矢,结合实际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