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2-13崔传利
崔传利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0058-02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种教学艺术,调控学生的课堂心理,抑制和化解学生学习心态中的消极因素,给学生一个轻松、愉悦又富有探究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要保持这样的课堂环境,必须先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其愿意学习。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
一、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增强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1.在备课中教师要考虑相关因素。学生是参与活动的主体,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认真考虑不同的学生主体所创设的不同活动方案。教材是学生活动内容的重要来源,教师要精心备教材,挑选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在课堂预设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教学,以便在课堂上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而在活动流程中不断出现的相关教学生成,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引导,将教学预设有机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设计学生活动的时候,要明确活动任务的设计。活动任务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制作模型就需要学生采取积极探究的学习方式。为确保活动顺利展开,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扎实有效学到相关知识,提高化学习以及运用能力,教师要设计相应的活动流程。对于多个学生活动,教师要精心安排活动顺序,同时需要学生事先预习的部分要让学生课前提前准备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活动最优化。
2.在学生活动中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反馈,并根据反馈确定下一步的活动方案。课堂预设总是由课堂生成来完成的。相同的课堂预设往往出现不同的课堂生成。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人人参与,并能够在这种参与中有效思维,积极寻找活动中不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当学生将活动成果汇报给教师后,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思维认识以及课堂收获进行相关总结和反思。同时教师要能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的思维,并学会自评和互评。学生只有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从活动中获得自信,发展技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化学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参与课题活动的有效性。
3.教师要注重搜集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果。每次学生参与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同学展示活动成果:既可以通过口头描述,也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制作的视频软件,如教师要考查学生是否掌握硝酸和金属反应的化学性质,可以让1-2个学生上台板板书的形式进行检测。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做好活动记录。在学生进行活动中,教师也可制作或者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生个人或小组讨论开发课堂观察量表,确保学生能够认真按照教师安排进行课堂活动,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实现有效性。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化学教学方法比较多,如探索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程序教学法、单元结构教学法等等。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学生的实际而定。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更要重视掌握好化学教学中的基本方法,如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索法、讨论法、自学法等。应用时要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保证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系统参与信息的收集过程,形成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更好地发挥学生思维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一种身临其境的情境。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静止内容动感化,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条件。
三、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关注情感交流
教师要遵循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活动规律,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融合在一起,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在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的讲授主导,还需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参与,充分动脑、动手、动口,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泼、生动。同时教师要关注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学生能够有效参与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学生的互动成为他们快乐的源泉。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多讲习题,减少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其结果是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差,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事实的探讨和论证。中等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在认真做好课本要求的学生必做实验的前提下,大力加强学生选做实验的容量及演示实验,通过实验引入概念,得出规律,检验假设,发展思维,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责任编辑 刘 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