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成败攸关”

2014-02-13本刊编辑部

祖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济体债务基础设施

本刊编辑部

美国《时代》周刊1月13日刊登题为《对中国而言,2014年是成败攸关的一年》的署名文章。

文章称,在中国,2014年是农历马年。但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2014年也许将是中国年。该国面临历史性转折点:改革其经济体系、处理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让自己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增长和稳定的十年(这将确保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

数年来,甚至数十年来,人们一直在对中国做出不太友好的预言,但最糟糕的结果从未出现。中国一直面临巨大挑战,例如从零开始建立市场经济、建设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让数亿农民接受城镇化,但中央一路调整政策、经济一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

但这次,情况似乎不同。文章认为,数年来中国经济的不平衡状态越来越严重,有可能会变得不可持续。基本问题在于,将近10年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是廉价信贷和政府支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典型问题。政府需要遏制低息贷款流向基础设施、国有企业和房地产行业。但这一决定难以实行,因为增长率靠的就是低息贷款。

随后,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共对危机作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凯恩斯主义反应:将超过10%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用于维持经济增长。这种做法奏效了。过去数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超过9%。

但代价高昂。摩根士丹利的鲁奇尔·夏尔马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专栏文章称,中国的公共债务和私人债务总量超过GDP的200%,在发展中国家中是前所未有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借贷促成房地产行业繁荣。如果政策不发生重大改变,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让该经济体中众多行业不再能获得廉价贷款的话,将可能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

文章还称,中国面临其他严峻挑战。很多地方都存在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中共已承诺改进干部提拔制度和加强党纪,以确保减少腐败并使官员们更加关注生态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

文章称,中国领导层已经证明,他们有能力做出艰难决定并聪明地予以实施。

如果中国领导人能掌控好这一转变,中国将变得更加强大和稳定、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如果不能,中国可能会摔一跤,就像其他一些雄心勃勃的发展中国家曾经历的一样——结束高速增长期,落入一个较为正常的轨道。

经济转型是许多外媒眼中中国2014年面临的一大挑战。日本《外交学者》2日刊文称,中国过去12个月的GDP增幅跌落到本世纪以来的低值,2014年可能是更困难的一年,除了影响就业,经济增长放缓也会加剧债务负担沉重的金融体系的紧张,进而导致既得利益势力因担心丧失利益抵制改革。《华盛顿邮报》称,2014年中国的债务问题值得关注。中国地方修建道路、桥梁、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发展的融资债务问题正在加剧,尽管距离债务危机还很遥远,却凸显中国最大的经济挑战,那就是将经济从过度投资转向更多的消费。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分析人士的话称,中国30多年的近乎两位数增长在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来消化这一高速增长期,这也是改革和经济转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体债务基础设施
中国石材业的多个第一正在被其它新兴经济体国家所替代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政策应对空间有多大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