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国际货币体系倒逼人民币国际化

2014-02-13戴相龙

祖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可兑换国际化货币

一些机构和媒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热捧”给人一种感觉,似乎人民币国际化就要挑战美元地位,实际并非如此,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迫切需要,是现行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倒逼的结果。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戴相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国际金融论坛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中国社保制度须引欧债前车之鉴》、《管好人民每一文“养命钱”》、《国际金融体制变革不可逆转》等论述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政府债务率居高不下令人担忧导致了美元以外其他货币的广泛使用,这也是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原因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人民币要成为广泛使用的国际货币,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分阶段的过程,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我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大体经历3个阶段。一是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使人民币的定价、交易、结算功能相应增强。二是使人民币成为投资货币。企业和个人可用人民币到境外投资。第三,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储备货币,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占有较大比例。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据此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应坚持市场化推进,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人民币走出去,要根据外汇市场需要。首先,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再扩展到亚洲地区和“金砖”国家,最后发展到欧美发达国家。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推进,要通过离岸中心来实现,这里香港是天然的选择。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市场进行,但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主要可通过我国的中央银行与其他国家、地区的央行和货币当局通过本币互换来实现。

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

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快资本项目可兑换。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这是中国政府对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发出的最积极、最权威的信号。根据三中全会《决定》,建议从下列几个方面尽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

一是推进个人“香港股票直通车”。允许个人对外投资,把开放个人对境外投资作为贯彻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第一条实际措施。

二是扩大境内企业和有关机构对境外的投资。改善当前双向直接投资严重不对称的现状。过去,我们有外汇但对外直接投资少,是因为没有强有力的跨国公司和先进技术、品牌、管理能力。现在企业对外投资能力不断加强,在一些部门已有较强实力,应支持加大对外投资。目前,全国社保基金会管理资产有1.2万亿元,建议有关部门把全国社保基金的境外投资范围从股票和债券扩大到对股权的直接投资。

三是扩大境内外合格投资机构的投资额度。一年前,时任证监会主席说,境外对A股投资只占1%,今后可逐步扩大到10%。最近,周小川行长说,可以扩大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额度,直至取消额度限制。我非常赞同。印度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少,但吸引外资投资股票规模很大。他们对境外合格投资机构没有核定投资限额,只是分别规定一个、多个境外合格投资机构投资境内一个上市公司股份的最高比例。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正确评估和不断改善国际收支平衡。“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实现“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的前提是要对现在国际收支状况的利弊有一个合理的评估。我认为今后几年努力的目标是,使货物进出口和国际资本双向流动,保持基本平衡。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较大提高后,争取经常项目收支有一定逆差,资本项目收支有一定顺差。同时,将外汇储备规模调整到一个合理水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可兑换国际化货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从国际实践看资本账户可兑换与货币国际化的关系
全球资产再配置中的资本项目可兑换与金融市场开放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我国资本账户可兑换的历程:经验和前瞻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钱荒遇上货币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