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交前瞻:中日料难破冰 半岛局势走向待观

2014-02-13马学玲

祖国 2014年1期
关键词:中日关系局势朝鲜半岛

马学玲

“2014年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全面开拓之年,精彩可期。”岁末盘点,中国外长王毅作出这样的瞻望,成为中国官方对2014年外交的权威定调。

新的一年,面对可能存在的反弹压力,如何将这一良好开局“中场守住”,成为中国外交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题。

前瞻2014,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充实,因安倍政府一意孤行而严重受伤的中日关系能否好转,复杂多变的朝鲜半岛局势将何去何从,北京又将如何演绎时隔13年再回中国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都令人期待。

奥巴马料将访华

“新大使”做派引关注

虽有斯诺登事件等“小插曲”,但以“不打领带”的“庄园会晤”为新起点,中美关系在2013年取得积极进展。一年中,两国元首两次会晤,并一致同意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将迎来建交35周年。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新的一年中,如何增信释疑、有效管控分歧,充实和拓展新型大国关系,应是统领两国关系的核心议题。

“为此,中美元首来年应至少确保一次会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向记者谈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很可能在今年秋季出席APEC峰会时顺访中国。此外,明年4月,奥巴马将展开第二任期内的亚洲之行,但是否到访中国,尚无确切消息。

引人关注的是,作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的被提名者,如无意外,七旬美国政界元老鲍卡斯或于明年年初走马上任。鲍卡斯是最早推动对华贸易正常化的议员之一,也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主要支持者,但也被视作“对华强硬派”。

安倍“拜鬼”雪上加霜

中日关系料难“破冰”

自2012年9月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制造“购岛”闹剧以来,两国关系持续恶化,保持深冷状态。

就在各路学者讨论中日关系来年能否回暖之际,日本首相安倍晋三12月26日悍然参拜靖国神社。这一居心叵测的“政治秀”使得本就艰难的中日关系“雪上加霜”。

观察可见,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日本政府对中日关系采取了“两面”手法:一方面,在双方直接对立的钓鱼岛问题上同中国强硬对抗,另一方面,又在多种场合频频“示好”,展示愿意通过中日首脑会谈打破僵局的姿态,试图将两国关系恶化的责任推卸给中方。

而更为值得关注的是,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这对中日来讲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分析认为,鉴于日本的甲午情结,中日关系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朝鲜半岛局势复杂依旧

周边外交看点频仍

用“风云瞬变、一波多折”形容2013年朝鲜半岛局势并不为过。即将过去的一年,半岛局势走过了从冰点到回暖,再重回冰点的历程。岁末发生的张成泽事件,使得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态势进一步提升。

2014年,对于朝鲜而言,是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执政的第3年。在新的一年中,半岛局势将何去何从,各界臆测的金正恩访华能否成行,全球关注。分析指出,“中国应继续就无核化向朝鲜施压,同时促使美韩改变对朝敌视立场,解决朝鲜关切。”

南海问题也值得关注。上述黄皮书指出,2013年堪称南海局势的“探索年”,“南海问题”的核心议题仍存争议,有关各方围绕着南海局势主导权的博弈呈升级态势,南海问题未来走向仍存很大变数。

金灿荣认为,周边仍将是2014年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除解决好上述较为棘手的问题之外,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基调还是友好合作。

具体而言,历经“黄金十年”后,将如何谋求与东盟关系的“钻石十年”;在一系列全新合作倡议框架之下,如何经营与南亚、中亚等关系,进而打造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建设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值得期待。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日关系局势朝鲜半岛
日本经济界中国观的变迁与中日关系
朝鲜半岛打令艺术的俗文化特征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双重冲击”下的朝鲜半岛新博弈
朝鲜半岛汉文学中的“羲之换鹅”探究
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
珍藏书本捐赠促进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