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中职德育课程模式之构建

2014-02-13吴家荣

职业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德育

吴家荣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普及,中职学生参与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化教学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同时,电子媒体的全方位发展也为职业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添加了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应以现代技术数字信息教学手段为背景,对中职德育课程的开展方式进行理论分析,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教学环境中,对如何有针对性地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校园德育阵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等问题进行思考,探索新形势下中职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中职;德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101-03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的普及率每年平均增长4个百分点,2012年底约为42.1%,其中10~19岁的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长达2~3.5小时,且占全国使用互联网人数的4.0%。相对这组数据,笔者有针对性地在学校开展了关于中职学生使用互联网情况的调查。调查以普查形式开展,调查样本总数达4 895人次。在调查过程中结合了我校正在实行的现代教育技术模式,具体分析研究了数字化教学环境对中职学生的网络行为习惯是否有影响。重点是通过调查的基础数据,分析构建适合新形势下中职德育类课程的具体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一套适合当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切实有效的德育课程体系。

研究方法与步骤

笔者文中所涉及的试验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样本的正交设计法、SPSS软件数据统计分析法。调查研究的学生样本主要是我校2010~2012学年度的在校全体学生,所涉及的专业涵盖我校的9大专业,共计调查学生达4 895人次,调查抽样率为88.4%,符合统计学意义上要求的抽样指标。具体的研究过程主要针对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德育类课程如何在虚拟网络环境中发展与融合,并利用调查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归纳出不同类型德育系统课程的设置与开发的方法模型。具体的研究思路与步骤如图1所示。

研究难点——德育课程权重指标归纳

推广现代教育技术模式,使得中职学生利用网络等教学平台拉近专业课程与德育课程之间的距离,为学校构建德育教学阵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虚拟环境,并且可有效地与专业课程融合。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无障碍的学习与反思,使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大增,教师对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更是喜闻乐见。然而,我们在面对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教学便利的同时,也要应对互联网世界中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良莠不齐、错综复杂的信息诱惑。对于我们要构建的新德育课程体系而言,应该全面考虑整个德育课程体系的权重指标,根据不同的德育类课程的特点,主要是根据其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影响力来衡量其权重值。对此,我们经过统计比对分析,甄别出10个影响度相对较高的权重指标,分别用α~κ的代码表示,如表1所示。十大权重比例分析如图2所示。

研究结论分析

因为这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15~19岁的中职学生,他们具有明显的年龄共性特点,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和普世价值观存在部分空白领域,尤其是在公民意识的认知上尤为欠缺。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群体共性表征主要体现为缺乏对虚拟网络背景的足够辨析能力,容易被一些不良信息所诱导,身陷其中,对其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因此,应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通过构建系统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使中职学生通过网络技术扩大知识面,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主体。通过学校有针对性地构建德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逐步形成正面的公民意识。根据上述思路分析,笔者归纳了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构建有效的中职德育课程体系的途径。

通过实体化虚拟教学平台构筑中职德育网络阵地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本来是学校的工作重点,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和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职学生凭借自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前瞻性,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平台在日常教学中就能接触到来自网络世界的新鲜资讯。这些信息的过滤与辨析对学校通过现代技术教育模式构建起来的虚拟教学平台提出了新的挑战。维持传统的德育说教模式,已经出现效果不良的现象。构建现代德育网络阵地就是要利用现代技术教育系统虚拟化的物理性质,力求最大化地强调学校传统德育工作的范畴与内容。例如,可以通过一个虚拟的心理咨询沟通平台,密切留意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形成实时收集的、无缝式的数据管理模式。通过系列的目标数据分析,保证学生在心理健康指标中的各项数据达标,那样就能真正做到使教学虚拟平台实体化。这个实体化以后的虚拟教学应用平台,除了包括职业道德学科以外,也同样可以兼顾专业技术教学的内容。我们还建议学生利用微博、论坛、微信等公共网络产品进行沟通与交流,以这种符合中职学生学龄特点的沟通方式,全方位地搭建一个立体的中职学校德育网络阵地。诚然,通过虚拟网络环境构建实体化教学平台,使中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

通过网格化传统德育课程形成量化模式评价体系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传统的德育课程体系的主体是让学生自主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并以此为桥梁,树立具有时代特色的公民意识。在这个过程中,要评定学生在每个阶段的表现,建立一个量化模式的德育评价体系就显得作用尤为突出。这个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将传统的德育课程作一个网格化的处理,将原来种类繁杂的德育课程通过网格化连成一体,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平台实现量化模式的评价。笔者认为,德育课程只有经过这样的处理以后才能融入符合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课程体系。新的德育课程体系通过转变思想、淡化政治与道德的意识形态界限,将“自然人”的新观念与公民意识价值体系融合,可使中职学生体会到德育课程体系的人性化。假如我们还停留在将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简单定义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而人为地割裂其与德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势必影响中职学生自主地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以学校公共关系的矛盾主体即师生关系为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利用网格化德育课程体系就能树立一种以诚相待的师生关系,利用网络平台的私下沟通途径,有助于形成和谐、友善、健康、正常的人际关系。而受到严重污染的社会风气进入校园中,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会破坏正常的师生关系。未经过滤的网络信息源有可能导致个别学生歪曲正确的社会道德观,这样的结果肯定不是我们想得到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的德育课程体系与传统德育课程网格化等价转换以后,再实施中职课程教学过程,才能克服上述的局限性。

通过规范化社会公民意识实现全民参与融合效果 我们一再强调,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期间,要有自己的道德评价标准,而这套道德评价标准正是以规范化的公民意识为参照坐标的。因为学生的参与度高,可以间接促使学生成为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践行者。融合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德育课程体系,可以使中职阶段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岗前职业素质,为今后进入产业岗位竞争提前做好准备。在德育类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把握时机,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引导中职学生在第一时间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在参与社区活动的同时,表达出一种发自内心的公民荣誉感。这种模式有别于以往一味靠灌输引导,强迫学生“洗脑”的教育方式。

作为一线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在日常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认识到,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中职阶段的学生以其鲜明的学习目标——“掌握技能,开拓未来”,必将能够胜任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同时,也应该以我们为学生构建的新德育课程体系为屏障,积极地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挑战,也希望我们的学生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来自虚拟世界的诱惑,使我们的现代技术教育得到更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6.

[2]朱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教育家,2011(5):112-114.

[3]王鹏.网络媒介文化挑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7-8.

[4]何枷聆.心理健康意识提升[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16-17.

[5]胡秀花.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165.

[6]张锡东.公共关系实用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46.

[7]李福海.管理学新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108.

(责任编辑:王恒)endprint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