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功能·历史记忆·文化诉求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光环境设计”的总体构思
2014-02-13杜彩
■ 张 林 杜彩
现实功能·历史记忆·文化诉求
——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光环境设计”的总体构思
■ 张 林 杜彩
“光环境设计”作为新兴学科、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市场前景广阔。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光环境设计”为例,论述了“光环境设计”创意实践中的现实功能、历史记忆和文化诉求等基本问题。
“光环境设计”;现实功能;历史记忆;文化诉求
“光环境设计”是人们综合利用自然光、人造光对城市建筑以及景观等各种现实空间进行功能化、审美化的照明规划设计。“光环境设计”首先要在“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理念的指引下,创造现实空间功能性的“亮化”;其次,“光环境设计”还要通过对特定载体空间中历史与文化因素的挖掘和提炼,赋予环境更多历史记忆的内涵和文化诉求的价值,从而创造现实空间的“美化”。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国内第一个开设“光环境设计”本科专业的高等学府,在设计自己学校的夜景光环境的过程中,也试图把校园当成一个开放性的实验室,这种设计构思与校园具体景观的结合,有利于“光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校园夜景照明?什么是中国传媒大学校园最理想的“光环境设计”?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中国传媒大学校园最需要的夜景光环境应是:首先,能提供舒适、放松、静雅的工作学习氛围;其次,能使得校园更加充满艺术气息,能够承载校友对母校的记忆;此外,它还应能够彰显传媒特色,承载传播文化,这些设计还要能呈现独特的绿色环保理念。这个项目的文化价值主要是:能够为学校绘制一张新的名片;能够传达校园特有的文化气质;能够帮助打造北京市朝阳区CBD文化传媒走廊的新地标。中国传媒大学地处古代大运河东侧,而今也紧傍京通高速通衢大道,地铁还专门设立了“传媒大学站”,可见学校位置是京城东部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我们的设计目标就是要通过光来绘制校园的一个新形象,打造朝阳区CBD文化传媒走廊的一个亮点,使中国传媒大学及周边区域成为京城东部文化的新地标。“光环境设计”不仅仅是单一的功能设计和美学设计,还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性系统设计中的子系统组成①。这样看来,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夜景“光环境设计”既是学校自身亮化、美化的需求,也是整个北京市打造城市文化形象的重要节点之一。
一、“光环境设计”的现实功能
“光环境设计”首先要实现照明的功能,改进和提升公共空间的照明环境质量,满足视觉的舒适度和刺激的新颖性。事实证明,缺乏设计的光环境往往显得琐碎,显得缺乏总体性的构思,不仅没有构图感,更缺乏层次感和秩序感。“光环境设计”要求明确照明设计和灯光装饰的主题,通过选取关联性元素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既要凸显被照明物,也要使装饰光显得纯净、对称而均匀。光环境的观赏体验可以分为浅层次体验和深层次感悟:浅层次体验主要是观者对光的构图、色彩、动态等的视觉观赏;深层次感悟主要是观者对光景观元素传递出来的历史、文化信息的感受和解读。“好”的光环境从功能上会使人感到舒适从容,从视觉感受上会使人获得诗意的愉悦。显然,“光环境设计”是对光环境中的各种关联性元素的逻辑关系的设计,这些关系大致包括功能关系、空间关系、色彩关系、元素主次关系。如元素主次关系主要表现为复杂与简单、熟悉与陌生、强对比与弱对比、多色彩与单色彩等。“光环境设计”要求照明能够凸显主体,背景衬托合理并且有序。“光环境设计”要求照明能够呈现事物独特性的层次感,如对于古建庙宇、地域性建筑来说,照明既要能呈现建筑物“原装”的符号信息,又要能提炼并植入新的时代符号信息。“光环境设计”还要求照明能够创造光环境的节奏,这种节奏其实就是光的明暗以及色彩的变化规律等等。
“光环境设计”的合理性源于对照明现状的综合分析。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内的很多楼体缺少必要的照明处理,不仅功能性照明不够,更缺少艺术美感。校园主要道路不仅眩光很多,而且照度也不够均匀,存在着安全隐患。基于对校园照明认真的调查分析和对其价值的定位,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第一方面是项目的范围。第二方面是呈现模式。呈现模式包括两种:第一种“常态模式”,要满足校园内基本的功能性照明需要,动态的灯光控制更彰显人性化,从长远上追求照明的节能性和环保性;第二种“庆典模式”,主要针对特殊的节日比如学校庆典等进行特殊的“灯光秀”呈现。第三方面是光色的规划。根据功能划分和师生行为分析,在教学区与学生活动区宜以蓝白光为主,强调的是静雅;在教工住宅区宜以黄白光为主,追求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舒适放松感。第四方面是亮度的规划。根据功能需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分出不同级别的亮度区。我们把整个校园分成三级照明:A.一级亮度区,塑造灯光效果的核心区域,“灯光秀”的展示平台;B.二级亮度区,景观载体元素较为丰富;C.三级亮度区,主要为辅助、补充的生活化照明。
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光环境设计”还可以通过光与影、光雕塑等加以呈现。比如数字块作为装饰物镶嵌在图书馆的墙壁上,在日光照耀下,甚至可以出现人读书的光影效果(图1)。在校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运用光雕塑的创作手法。此外,在图书馆的周边设置核桃装置,这种装置在白天通过镂空的地方进入自然光,同时还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夜间它也可以自发光,形成独特的夜景灯光装置。学生还可以在里面看书、聊天,形成一个实用性的学习休闲空间,还可以作为一个观赏性的装置点缀校园。另外,楼体标识可以解决夜晚显示暗淡的问题,在不破坏楼体外立面的情况下,通过影子来放大楼体的建筑标识(图2)。操场如果用彩虹色特殊材料来铺设跑道,夜晚灯光投射之后,从俯瞰的角度,整个操场将成为学校的标识性区域之一。从学校二号楼到中蓝学生公寓连接的天桥,目前夜晚漆黑一片,可以在这里营造一个“穿越之门”,设计这个景观装置既能提供夜间照明,又象征着学生穿越此“形而上”之门,不断完成人生蜕变的意义。
在“光环境设计”的现实功能上,我们特别关注如何让照明夜景与人融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如何形成亲容度。并且在可持续性上做文章,比如说光源、灯具的节能,动态控制人性化的处理以及对能源的自然、绿色与可持续性的利用等等。我们的校园照明设计方案强调“见光不见灯”,把灯尽可能藏于树叶中,当风吹过,树叶的颤动造成光线的斑驳,把静态的光线变成了动态的光影,增加了美感。这种动静结合使校园“光环境设计”既典雅大气又活泼生动,既富有节奏感又有引人思考的内涵。
图1 光影雕塑
图2 数字标识
二、“光环境设计”中的历史记忆
“光环境设计”把现实生活空间当作舞台进行“舞美设计”。由此,“光环境设计”成为一种公共信息载体和公共艺术行动,也是人与景观之间的一种互动装置。也就是说,“光环境设计”可以秉承“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的宏观理念,在戏剧理论与舞台美术原理的指导下,进行光环境的创意设计。这样一来,光环境的主题会更加鲜明凸显,光环境元素的意义将更加丰富和多元,使得人与光环境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戏剧互动效果更加生动有效。应该充分发掘具有自然和人文历史信息并且符合景观要素的载体条件,通过光影的呈现性与表现力凸显载体的符号特征和文化意义,引领公众视线投注向景观的引人入胜的外观,并进一步探索景观的饶有韵味的深层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戏剧舞台美术设计的精髓,首先寻找“形象种子”,以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承载创作理念,因为它是总体设计方案的出发点之一,也是引导我们更好地把握创作方向并形成合力的主要参照物,是对现有环境做整合处理的重要依据。“光环境设计”中的“意象寻找”“意境营造”在突显风格、强化审美特征的同时诱发我们的历史记忆并重新塑造这种历史记忆,作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诱发出美好而深沉的情感体验。
“广院人”的记忆其实有很多地方,通过对众多校友的访谈,我们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讯息,然后再根据资料的整合和对校园形象的分析,主要选了这几个点:核桃林、老西门、白杨林等。核桃林在夜间可谓是漆黑一片。我们现在设计圆形的发光灯具主要是为了解决核桃林夜间缺少照明和诗意美感的问题。这种圆形的发光灯具以核桃作为意象,在夜晚的时候闪耀着光芒会把“广院人”记忆当中的美好时光唤醒。在节庆的时候,圆形灯具还能变换颜色,无论它们是被悬挂在核桃树上,还是被摆放在核桃林的地面上,都会形成一种不同空间层次的审美意象。其次是老西门。通过对老校友的访谈以及对历史资料的查阅,老西门可谓是“广院人”记忆中最难忘的地方。所以我们把这里设计成“历史回眸”的深情一瞥,设计成“雕刻时光”的主题光环境,试图激起老“广院人”的回忆,让新“广院人”了解历史。因为此处建筑简单,在形式上无法承载厚重的回忆,所以,我们用眼睛的意象设置了一个景观,瞳孔部分作为一个界面,运用裸眼3D的手法,把学校五十年前建校时的样子绘制在眼球中间,其隐喻是学子凝望着母校的发展,母校注视着学子的未来。还可以在老西门这个地方做一个喷泉,夜晚来临的时候,喷泉成为投影幕,可以把广院的记忆以影像的方式投射在水幕上(图3)。在节日里,此处还可以用喷泉进行场景表演,用五彩缤纷的光色来烘托节日的气氛,成为学校别树一帜的“灯光秀”。再者,中国传媒大学校歌里有一句著名的歌词“校园里大路两旁,有一排年轻的白杨。”通过对老“广院人”的访谈,发现他们对走在婆娑树荫下、听见树叶沙沙声,已经成为另一种普遍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而如今的白杨林已经渐渐消失,我们需要通过重建白杨林来唤醒“广院人”的故园感,所以,我们选择校园两条轴线道路来承载白杨林的意象。我们可以提取白杨挺拔的特征做成灯具,还原一条属于“广院人”的“杨·光大道”。这样既能满足校园道路的夜间照明,也能制造出林间大道的感觉。节日期间,还可以在树冠投上各种灯光效果,用以烘托气氛。走在白杨林间,唱起校歌《年轻的白杨》,这是所有“广院人”最难忘怀的记忆。但目前在夜间,校长楼墙壁上的校歌乐章漆黑一片。所以,在常态下,我们可以用灯光把曲谱烘托出来,在节日模式下,可以用彩虹的颜色来渲染,达到声、光同步,让视觉和听觉连通起来,运用艺术通感的手法唤起“广院人”的历史记忆(图4)。
图3 喷泉投影
图4 白杨校歌
校园生活是短暂的,而回忆是长久的。校园“光环境设计”就是让已经走出和终将离开校园的一代代学子对母校的回忆有所附丽,有所升华,吸引人们在蓦然回首中,在简约而深邃的光环境中,能隔着岁月的帷幕重温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年华。
三、“光环境设计”的文化诉求
“光环境设计”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打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给城市文化一个鲜明的注释。可以说,“光环境设计”是一种最快捷有效的形象建设手段,没有比城市更广大的舞台,没有比空间更大的画布,没有比灯光更有力的画笔。传统的传媒概念是围绕传统广播电视技术展开的,目前,传播技术手段、传播理念、传播机制都在不断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在灯光艺术走向媒体建筑、媒体化环境、交互空间的方向时,灯光艺术已经体现出很强的时代信息性和文化影响力。由此,“光环境设计”在植入新技术手段、环境概念、文化创意后就成为一种全新的传媒新概念,成为一种全新的表达文化诉求的新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传媒行业的人才摇篮,就像一个“驱动器”的主板一样,以这里为中心,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输送一批又一批的传媒人才。根据并利用我校校园道路连接不规整的特点,通过对道路的照明分级处理,从鸟瞰的角度,让道路承载“媒体驱动器”的设计意象,同时追求动态的控制、无眩光、绿色环保的照明设计理念。从行人的视角,沿着主要建筑轴线,在建筑的外立面上根据其结构特点,设计承载“媒体驱动器”的意象。比如通过平行的光带,连接主楼与东西配楼,将学校的三大重要学部“理工学部”、“艺术学部”与“新闻传播学部”,从视觉上贯通起来,象征着科技、艺术、传播这三大学科之间的紧密连接和相互支撑。在一号楼的建筑外立面上,可以用光作为相连媒介。这既能丰富建筑物立面结构,同时也丰富了一号楼作为主要授课地点的传达、沟通与对话的教学精神内涵,让建筑物不再仅仅是建筑物,而成为一种文化理念的外化感性显现(图5)。二号楼作为“小桥流水”区域里最重要标志性建筑,在照明上应与“小桥流水”整体美学风格保持一致,理念上也如同一号楼,用垂直的线条传达传输核心的理念(图6、图7)。为了强化传输的理念,我们依据48号楼的结构特征表现了“T字形光区”,利用光的线条营造楼体的结构感(图8)。我们又根据我校图书馆大阅城的结构特点,外立面可以采用横向的可运动的光线处理,与垂直结构的教学楼承载传输的理念相互呼应。在俯视角度,还可以采用激光光束把几个主要楼体连接起来,由光束线条表达“大传播”的文化理念。
图5 主楼与东西配楼
图6 二号楼
图7 一号楼
图8 四十八号楼
我们根据中国传媒大学校园建筑物的空间排布和每个区域景观的特点,把校园区域景观设计的宏观思路定位为“面向社会、溯源传统、至善明德、憧憬未来、跨越历史”,通过创造光环境视觉美感,展现中国传媒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京通高速路平行的主楼、假山、口述历史博物馆、远程教育学院以及综合楼定位为“面向社会”,孔子广场定位为“溯源传统”,小桥流水定位为“至善明德”,原始森林定位为“憧憬未来”,学校北门定位为“跨越历史”。
校园区域景观设计的第一部分是“面向社会”。我们在此试图找出符合中国传媒大学特点的视觉形象。在“传媒文化印记”系列板块中,如下的三栋楼分别与三种不同时期的媒体介质相联系。比如说在综合实验楼的外立面,我们选用的是一种胶片的影像,并且根据楼体的结构特点,把外立面体处理成由胶片转换成电路板的形式,“胶转磁”象征着数码时代的到来,由此学校成为两个时代文化变迁的见证者(图9)。在远程教育学院的外立面选用的是电路板的形象。由于远程教育学院本身建筑复杂,这种结构适合电路板的形式感,传达学院在信息传达方面的职能和作用,并且与综合实验楼形成呼应关系。口述历史博物馆设计成了收音机的造型,与口述历史的功能呼应,从而挖掘建筑物造型的文化象征意义(图10);在假山附近,可以制作白杨林雕塑,意在强化校园标志性符号,在动势上,也实现了运用视觉方式连接口述历史博物馆与东配楼,白杨林雕塑的枝条是光纤材料,在夜晚也能充分展现其造型特点。另外,还可以把某些影像投射在主楼上面,以便传达讯息,并且通过对灯光的控制,可以对外立面的影像进行能动性的调节,从而把主楼变成一个可以提供信息传播、文化表达的新平台,让人与外在光环境形成分享式的交互大空间。
图9 综合实验楼
图10 口述历史博物馆
第二部分的区域景观设计,在空间位次上,我们沿着学校的主要中轴线,由南至北根据造景的特点,把学校划分为四个板块:(1)孔子广场的“溯源传统”——在大传媒的概念下承载着中国教育精神与文化的地方;(2)小桥流水的“至善明德”——其中的明德桥、至善亭与文化广场的校训一起承载着当今中国传媒大学的治学理念;(3)原始森林的“憧憬未来”——原生态的森林静静地传达着“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人文教育理念;(4)北门的“跨越历史”——北门亦古亦新的建筑样式,呼应着孔子广场的人文精神,从北门到动画学院的“光环境设计”力图展现一种跨越历史之感。具体来说,孔子广场的“溯源传统”从孔子的治学理念开始,用灯光语汇溯源传统,意图在大传媒的概念上承载中国教育精神与文化。可以在夜晚控制整体区域亮度,在孔子广场营造一种安静读书、严谨治学的环境。用竹简和孔子的“礼”散发的光芒来突显教育的内涵。让孔子手捧着的光、灯光装置竹筒以及地下的竹简形成一个联动,其中竹筒本身作为一个灯光装置,它又可以把《论语》投在地面上,强化这种意境(图11)。小桥流水的“至善明德”是此次校园“光环境设计”的核心区域,湖心树和周围的绿化带可以被纵横交错的光纤建构成一个整体,从位于中心位置的湖心树向四周扩散,就像驱动器的主板一样,强化其“辐射、沟通”的核心文化理念,这就需要把湖心树外部结构与“灯笼”的内发光相结合,由此湖心树成为一个信息源,此创作灵感来源于电影《阿凡达》中的信息树(图12)。在原始森林的“憧憬未来”部分,我们可以提取植物的特征做成灯具,这些灯具在白天是融于大环境的装置,在夜间它们则成为照明的灯具。此设计尽量追求自然氛围的营造,比如可以用萤火虫的灯光装置给予人们一种原始森林的代入式自然体验,从而增添景观和人群的亲和度。最后是北门的“跨越历史”,从动画学院楼前路面朝向动画学院,通过白色线条和箭头的引导,强化方向性与空间感,与48教垂直线条呼应,形成一种信息传输的文化意蕴(图13)。另外,从侧面看,动画学院门口以及前面的栈道要处理得古色古香,富有学院派的古典气氛。
图11 竹筒
图12 湖心树
图13 动画学院
“光环境设计”为日常而单调的城市生活创建一个个新颖而闪亮的公共空间,让更多的环境空间成为公众感觉亲容的交流场所,成为人与人、人与外部世界和谐共处的文化场所,从而为城市生活增添更多现代性的生活乐趣。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认为,公共领域是在公众的批评当中发展起来的,它也将是公众讨论的一个延伸,而且始终是公众的一个机制。同样,“光环境设计”作为一种在公共领域中的创意文化实践,也是在公众的协商当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商讨也将会得以不断地延伸,并且也始终只是一个“公众的机制”。
诚然,正如美学家桑塔耶纳在《美感》中认为,在美的追求中,正如在真的追求中一样,有无数的途径通向失败,只有一条道路通向成功。②我们不能把任何一种设计看成一种已经是一目了然的臻善臻美的设计,任何科学的艺术的设计都仅仅是一种可能路径,一种还必须继续加以实验的未完成时的过程,在这种不断构思与实施的过程中,某些设计的具体难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
注释:
① 张林、杜彩:《光环境设计学科建设构想》,《现代传播》,2013年第12期。
② [美]乔治·桑塔耶纳著:《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1982年版,第176页。
(作者张林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讲师;杜彩系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李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