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1岁母亲紧急进京送“镜子”

2014-02-12牛永泽

党员文摘 2014年1期
关键词:道歉信账单镜子

牛永泽

在参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我意外地收到91岁母亲专程到京送来的一面“镜子”,使我在灵魂深处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

母亲的钱和账单

2013年9月13日下午,在老家的弟弟打来电话,说母亲突然决定中秋节前去趟北京,而且要他马上买票,第二天就走。

我问弟弟:“妈来京有急事吗?为什么突然要来北京?我国庆节就回老家看她老人家,这么大年纪别让她折腾了。”

弟弟说:“不行。妈很固执,谁劝也不听。”

既然如此,最后我和弟弟商定,由一名侄子陪同母亲来京,路上万一有个好歹,好有个照应。

放下电话,我心里一直在琢磨:母亲这么火急火燎、千里迢迢地来北京干什么呢?

自从母亲71岁那年从北京回到老家由哥哥、弟弟照顾后,一直未再到北京。我和妻子、女儿每年春节回老家看望母亲,总少不了问她是否再到北京住段时间,母亲总是说,自古70不留宿、80不留食、90不留凳。上了年龄,就不愿再出远门了,害怕万一有个好歹,埋不到家乡的黄土里。

9月14日,我早早地站在北京西客站站台。火车徐徐进站停下,当白发苍苍的母亲在侄子搀扶下,步履蹒跚走出车厢时,那一刻,我心头涌出一股酸楚:母亲真的老了。

接下来的几天,我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给母亲说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母亲则讲她记忆里的国事、家事和个人经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给我的感觉,就是母亲这次来北京还是想儿子、看儿子、话家常。

令我终生难忘的一幕发生在9月20日晚上。晚饭后,妻子女儿都出去散步了。母亲把我喊到她住的房间里,关上门,并反锁上,表情严肃地从包裹里取出厚厚的一沓现金,放在桌上。

我很奇怪:母亲拿这些钱干什么?

接着,母亲又从怀里掏出一张写着许多人名的单子,递给我。她徐徐说道,这些钱是近几年一些不熟悉的人送给她的,账单是我弟弟家的侄女帮助记录的。我接过账单,发现上面写着人员姓名、时间和金额。账单上的这些人均为同乡,我都认识并有过交往。他们送给母亲的这些钱,有的是过春节、有的是母亲过生日或住院时送的,最多的是3000元,最少的是500元,总计22000元。这些钱,有些事后我也知道,觉得属于人之常情,也就没当回事。

母亲说,她事后打听才知道,送钱的人十有八九是找我办事或准备找我办事的,有些钱已让弟弟退还给本人并写了收条,但还有些送钱的人弟弟不熟悉也找不到,这次送来,就是由我如数奉还。

把钱和账单交给我,母亲似乎如释重负,语重心长地说:“人哪,一定要记住‘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过去说‘千里做官,为的吃穿,咱现在不缺吃、不缺穿,不贪不沾才是个清白的人。”

停了一会儿,母亲严肃地说:“我一个靠人照顾毫无用处的老太婆,这些人为啥要给我送钱?我这次来,就是要当面问清楚,你整天在外面与人与事打交道,有没有收过别人的金贵东西和现金?自己行为端不端自己清楚,别人也清楚,不干净不清白,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看着这些现金和这份账单,我百感交集。为使母亲不再对这方面的事情担心,我将这些年经历此类事情的情况和处理办法一一向母亲作了汇报,母亲表示了认可。

我问母亲:“你这次来北京主要就是这个事?”她点头说是。我吃惊地问她:“那你为什么来了快一个星期才告诉我?”

母亲说:“我在观察你,看你是不是变了,是不是贪财,有没有办不该办的事,结交不该结交的朋友。”

看着母亲,我比刚才看到那些钱和那份账单更为吃惊。

母亲要我写道歉信

母亲令我震惊的举动还没有结束。

还是那一晚,母亲要求我做的第二件事是给原部队的首长写一封道歉信,原因是几天前我给原部队的首长写了一封请求调整住房的信。她说,听到我这几天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和人说房子的事,而且都是感到自己吃亏了,受了委屈。

我给母亲解释:我刚从部队转业不久,按照部队的待遇规定,我和爱人分别是师、团职干部,早就应该享受100多平方米的住房,可一直住着一套建筑面积54平方米、使用面积37平方米的两居室公寓房。2008年,岳父患脑血栓半身不遂后,岳父岳母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女儿已经13岁,仍是一家三口睡着上下铺。更主要的原因是,今年原部队机关建起四栋18层的团、营职公寓房,我提出调整住房并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安居才能乐业。

在这一点上,我和母亲发生了争执。

母亲并不这么认为,她说:“贪心是深沟,再多填不够。多大的房子算大?有住的地方就行,人要知足,把精力用在工作上、用在出息上。”对此,我和母亲理论了很长时间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我想即使我听话,妻子和女儿也难以接受她的想法。

沉默了一会儿,母亲坚决地说,这封道歉信不但要写,她还要在信上亲自写上一句话。我问母亲写什么,母亲有些生气地说:“我要写上我儿给你们添麻烦了,对不住领导。”

母亲接着劝我说,有大房子当然是好事,可你也不能为了分不到大房子而生气、闹情绪。住上大房子算什么、能说明什么?吃点苦、受点罪并不是坏事情,一定要看得远……

听着母亲的讲述,我突然感到惭愧,觉得自己庸俗。也许,有些有权的父母把为自己的孩子多争得一套房子视为爱;也许,拥有几十套房子的“房姐”“房叔”,视此为财富的象征,可是我的母亲——一位91岁的农村老太太,却把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如此淡泊。

我突然也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果断地对母亲说:“妈,你说得对,这封道歉信我明天就写。这房,咱不要了!”

母亲送的“镜子”

母亲刚来的那几天,夜里总是睡得很晚,经常听到她辗转反侧,睡不踏实。可那一夜,我听到母亲睡得很早,也睡得很香。我知道,她是放心了。

可是,我却失眠了。

母亲出生于1922年那个动荡的年代。虽然出身书香门第,但饱受了国家、民族和家庭兴衰的幸福快乐与辛酸艰难,亲历了战争、运动和自然灾害等带来的磨难,人生经历可谓是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母亲的政治身份是群众,职业身份是农民,应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老太太。

我姐弟五个,在我四岁、弟弟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是母亲一人支撑着一个家,含辛茹苦地把我们拉扯大。生活中,母亲勤劳俭朴,知足知恩。谁给她一点点帮助,她都是感恩不尽。也是那天晚上,母亲说:“我活了九十多岁,经的事太多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我就知道共产党对老百姓好。你是党的人,这一辈子不能办一点对不起党的事。”

这么多年来,每当我人生旅途发生转折的重要时刻,母亲总会有非同一般的举动,给我鼓励和鞭策。

30年前,在我穿上军装入伍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一夜没有睡觉,她让我坐在她的身边,她一边包着饺子,一边再次讲着以前讲过多次的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故事。第二天早上,薄雾轻绕,母亲把我送到村口那棵大树下,停住了脚步,表情严肃地给我正了正帽子和衣服,深情地说:“孩子,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既然选择了军人就要忠于这个职业。”就这样,我走向了远方的路……

30年后,在我从军队转业到中央单位工作之际,母亲又以这种方式,表达着她的心愿。她到北京的那天是双休日,走出车站,她说到我办公室看一看,当时,我想可能是母亲看一下我的工作环境和办公条件,谁知到了办公室后才知道,她是要看我办公室书架上摆放的书。

我慢慢地打开书架的每一扇橱门,母亲都要用颤抖的手轻轻地摸一摸上面的书,然后对我说:“一定要记住,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当她发现在书架对着办公桌的位置摆放着她的照片时,问我为什么,我说:“是让母亲看着我在干什么。有母亲的注视,我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对此,母亲点了点头。

看书架、退钱、写道歉信……母亲此次进京,来去匆匆,为的就是一个心愿,让她身在官场的儿子活得安全,活得清白,活得堂堂正正。虽然只有16天的停留,但她带给我的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一份深深的大爱,更是一面亮亮的“镜子”!

猜你喜欢

道歉信账单镜子
神奇的镜子
给大家分享四封道歉信
空镜子
账单式小康
道歉信写作攻略
他者的镜子
又至一年“账单”发布时
韩国慰安妇团体逼安倍发道歉信
闽南妈妈的“生娃”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