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014-02-12李彩龙
李彩龙
浅谈“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李彩龙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是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增值税制度改革及税制改革中关键的一步。自2012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海市拉开“营改增”的改革大幕,当年8月营改增试点又分批扩大,在全国十多个省开始改革,按照总体规划,预计有望在2015年底完成。文章主要对“营改增”产生的背景、意义,对财务管理及财务结构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在“营改增”过程中企业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营改增 财务管理 影响
一、“营改增”的历史背景
自2012年1月1日至今,营改增已经在全国十几个省市快速推进。交通运输业、部分现代服务业、邮政通信业已经全部改革,金融业及建筑业预计2015年底前全部完成,营业税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一)增值税立法是“营改增”的导火索
增值税2012年的税收额占到税收总额的30%左右,算是中国第一大税种。而目前,全国人大只对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和车船税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增值税却是国务院颁布的《暂行条例》。为此,随着税收法制观念的不断提升,将增值税通过法定程序逐步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进行增值税立法也就势在必行。
(二)“营改增”是税制发展完善的必要途径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中,营业税和增值税作为两个最为重要的流转税税种,二者分立而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复征税已日渐显现,不合理和缺陷的矛头已经出现,已经不适应、不利于经济结构优化的需要。为推进增值税立法,财税部门、国家税务总局也在探索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从而出台一部完善而有利的增值税法律。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推出的大范围、具有很强针对性的结构性减税政策,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减轻中小企业、第三产业企业的税负,属于整个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在健全和完善我国税收制度,解决重复征税的同时,达到优化投资结构、消费、出口的整体结构,促进专业分工明确,保证其顺利发展,“营改增”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开始运行的。
二、“营改增”的深远意义
(一)逐步完善了流转税的税制
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后,所有税种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了比例划分,原则上是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确定相应的比例。分税制在后来几十年的运行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一系列的作用,但也逐渐积累和凸显出了一些问题。“营改增”作为税制改革的“导火线”,在解决重复征税问题的同时,也逐步完善了我国的流转税制度。
(二)解决了双重征税的问题
“营改增”不是简单的税制合并。营业税和增值税对于市场活动的影响、税负影响都不同。营业税是对营业额全额计征,属于价内税,而增值税是对货物、劳务的增值额征收,属于价外税。在某种意义上,就出现了双重征税的问题。“营改增”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征税。
(三)解决了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等给征管范围造成的困境
人们可以把所有的收入对象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货物销售,另一部分是提供劳务。在货物和劳务之间,它们相互包含,无法明确划分。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货物销售应缴纳增值税,提供劳务应缴纳营业税,但有的时候很难区分货物和劳务所占的比例,从高计征企业税负过重,从低计征税务部门觉得少征了税款,经常会引起争议,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营改增”实施后对全部课税对象都征收增值税,不仅解决了混合销售、兼营销售给税收征管带来的困扰,也推进了税收征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营改增”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给企业减负,同时也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在税收筹划上下功夫,只有形成一个循环的产业链条,税负明显下降,才会起到最佳效果。若在购货时,严格审核供货单位的资质,对供货单位一律要求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的税额越多,企业承担的税负越少,销售时提供给购货单位的抵扣额也会增加,良性物循环,各个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就有了动力,使得企业管理水平有进一步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再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加快设备更新换代,增加进项税抵扣,降低税收,提高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四、“营改增”对财务结构的影响
1.对发票的影响。在原有的税收制度下,服务行业只需要开具其它服务行业的发票即可,而增值税是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差额,以前的税务发票不能满足新税制的需求,所以这对发票的更换已是必须的。对增值税发票的更换,首先应区分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只是部分业务参加营改增,发票本身没有变化,只是货物名称的相关内容有所增加;而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区分是新户迁移,还是旧户部分业务营改增,旧户部分业务营改增与一般纳税人发票使用相同,新户迁移发票变化较大,可以自行开票,也可以在税务部门代开。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以抵扣当期销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使用不当会造成税金上缴不对应,从而使企业面临承担法律责任的不利局面。其次,两种发票限额是不一样的,一般的发票限额比较低,新认定增值税税额只有10万元,这对服务行业来说在开票过程中是一个问题,如果去税务部门申请大额度的发票还需要一个过程,会对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营改增后,发票的改革和规范使用是所有企业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2.对税负影响。“营改增”以后,主要的纳税主体有两部分,一是小规模的企业纳税人,这类企业以前的营业税为3%、5%、7%,营改增后,税率为3%、6%、11%,若抵扣的进项税多,税率低于税改前的征收税率;若抵扣的进项税少,则税率高于税改前的营业税。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之前对于其它服务行业征收营业税,是不能抵扣税额的,而现在增加了抵扣项目,值得注意的是运输费用抵扣税额,抵扣的比例将增加4%,只有每月进项税额超过运输总额的4%时,与之前税率才能持平,否则税率不降反升,这就需要企业领导人做好税收筹划工作,合理控制税负。
3.对财务审核影响。营改增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财务部门审核,由于营业税计算简单,只需要企业其它业务收入就可以计算出税金;对于增值税而言,其计算相对比营业税要复杂一些,进项税能否抵扣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收入入账计提税金的比率要严格参照《暂行条例》执行。举个例说明,热力公司提供的取暖费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了职工个人的部分是不能抵扣的,生产与生活区域要明确划分,与收入无关的支出不能抵扣当期进项税等,这些因素在计算当期增值税时都会有影响。所以一旦企业实行“营改增”,那么必须要对企业的会计审核进行培训,只有业务能力过关,才能保证企业节税增利,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营改增”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对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有着显著的作用,虽然在现阶段的改革初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但唯有不断了解新的政策并进行学习才能保持企业的正常经营,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1]姜奇峰.“营改增”税收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中国时代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成寿萍.刍议交运企业“营改增”后的财务管理.新会计,2012
[3]张雨竹.“营改增”: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的推进器.新长征(党建版),2014(2)
[4]张喜瑞.营改增对地勘单位的影响及应对措施.企业研究,2014(5)
(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53)
(责编:贾伟)
F275
A
1004-4914(2014)10-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