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学生就业情况看中职学校就业质量

2014-02-12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专业对口就业率毕业生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天津 300180)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全面开放,中职院校毕业生以推荐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形式走向劳动力市场。从他们就业质量的高低,就可以大致衡量出中职学校就业工作的优劣。在2010年5月26日召开的教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王继平表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连续数年保持高就业率,但就业质量仍不尽如人意。”本文就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衡量中职学校就业质量的几个指标。

一、学生就业率,是就业质量“量”的表现

中职学校的就业率是指,在带薪实习(第三年)阶段,已分配实习总学生人数(含自谋实习的学生人数)与应届应实习人数的比例。中职学校的就业率是被社会各界尤其被参加中考的学生及其家长重视的一个数字,也是中职学校用以进行招生宣传、年度总结的一分重要材料。

实际上,根据现在社会劳动力供需情况,要完成高水平的就业率指标是非常容易的。根据现在劳动力需求情况来看,初、中级技术水平的工作较多,薪酬较少的工作较多。因此有些中职学校为了完成既定的就业率目标,将学生分配到这些技术水平低、薪金福利少的实习单位中去,从而保证了高就业率的实现。

据统计,2009年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99%。与2008年相比,中职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略有回升,已连续五年达到95%以上。因此,单一地以中职学校就业率作为衡量中职学校就业质量是不确切也是不合理的。

二、专业对口率,是就业质量“度”的表现

中职学生专业对口率是指:中职学生所学专业与带薪实习的工作是否相同或相关。即从事与专业相同或相关的实习学生人数(含自谋实习的人数)与分配实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中职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往往被人们所轻视。前些年中职学校学生毕业后,找到相对对口的工作较难,在2004年所作的抽样调查中,对口率不到50%。近几年,这一状况有所好转,2009年对口率接近80%。

其实专业对口率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中职学生辛辛苦苦两年的学习能否学以致用;它关系着中职学校的教师培养学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它关系着国家花费大量的资金投入中职学校的建设,建立实验实训基地,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是否达到了效果。

然而现实情况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学计算机的去当保安,学财会的去卖服装,学机械的去搞销售,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情况太多了,这不能算我们完成了教育任务。这样专业不对口的就业,不仅浪费了学生的有效专业学习时间,浪费了学校有限的实训资源,更重要的是辜负了家长的期望,没有完成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降低了中职学校的声誉。

当然,专业对口率低并不单纯是由学校造成的,而是由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中职学校要做的是,做好就业市场的调研,根据就业市场的情况适时、适势地调整学校招生专业或改变招生专业的人数。在巩固就业率的同时,一定要设法提高专业对口率,进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就业质量,以此来促进学校的招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

三、就业稳定率,是就业质量“本”的表现

就业稳定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后,中职学生能够稳定在原有工作岗位的人数与分配实习总学生人数的比例。这个比例体现了学生对一项工作做得能否长久,或是指这个用人单位的这项工作是否适应中职学生的一个指标。我校就业部门数据显示,在实习期满后就业的稳定率不足60%,工作三年后的就业稳定率不足30%,这个比率往往被中职学校所忽视。将学生推荐到用人单位不意味大功告成,还要定时定期对实习生和用人单位做及时回访和沟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稳定率。

过低的就业稳定率对于中职学生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中职学生一两年内换了三四份工作,还美其名曰:“骑驴找马”。工作的频繁更换,使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越来越没有信心,从而产生厌倦工作的情绪。但一位企业家曾这样说:“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是‘驴’呢?我们需要的是骑士。”

就业稳定率是就业质量的“根本”。但只通过学校与企业和学生的回访来提高就业稳定率是远远不够的。从学生一入学,学校就应该建立就业体系,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转换岗位的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塌下心来工作,就业稳定率就会不断提高。

四、毕业生起薪,是就业质量“质”的表现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大多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将来找一个比较好的工作,能够依靠自己的收入养活自己、孝敬父母。因此毕业生的薪金是最能体现就业质量的指标。调查发现,工资水平较高,就业稳定率就较好;反之,工资水平较低,就业稳定率就不好。但是中职毕业生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工作经验较少,所以高收入工作大多与他们无关。

教育部的抽样调查显示,中职学校毕业生起薪偏低。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起薪尚不足1000元,有45%的学生处在1000元至1500元区间,24%的学生达到1500元至2000元,而2000元以上的不到10%。

笔者认为,作为中职学生应当辩证地看待起薪这个指标,根据起薪情况来看,只要工作专业对口情况较好,工作条件较佳,工作发展性较好,即使刚开始的起薪较低,这种工作也是可以接受的。

衡量中职学校就业质量的高低,除了以上四个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率、专业的对口率、就业的稳定率和毕业生的起薪之外,还可以参考一些其他内容。例如:所在企业人文环境的好坏、企业文化的优劣、职工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薪酬和福利的增长和提高等方面。这些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着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发展。例如:有些用人单位非常重视职工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不仅要求中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大专或本科毕业证,还要求他们取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能力资格证书。不仅重视员工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更重视员工专业水平的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提高了,用人单位的综合水平也会得到发展和提高。

总之,高质量的就业应该是,毕业生不但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获得较高的收入,达到一个较高的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自身的发展;用人单位不但有技术良好的员工、员工稳定的工作,还能够使用人单位得到健康的发展;中职学校不仅可以很好地进行毕业生的推荐,还能够与企业建立“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校的其他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宇明.如何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J].职教论坛,2004,(20).

[2]王永刚.提高中职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猜你喜欢

专业对口就业率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教师资格证考试浅议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面向专业对口度的高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最“叛逆”的毕业生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
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社会化机制研究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