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探微∗
2014-02-12谭玉莲
陈 寿 管 进 谭玉莲
(广东医学院图书馆,广东 湛江 524023)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得高校的地方性大大增强,“立足本地,服务地方”成为地方高校的立校之本。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是学校及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院校图书馆如何完善服务体制,改变服务策略以及采取有效的方法为本地区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满足地方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学信息素养水平,这为医学院校图书馆提出新的考验。
1 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医务人员服务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可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满足地方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医务水平和技能,对促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图书馆自身发展,同时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高校图书馆一直在追求文献资源建设、网络建设等,却很少去思考自身的社会责任,对社会的服务意识比较淡薄。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知识的需求日益迫切,社会信息需求量剧增。而我国政府一直倡导建设的学习型社会,也让普通大众逐步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社会信息需求量与日俱增。高校图书馆拥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信息服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将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医学院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不足的严峻形势下,我国高校图书馆拥有馆藏、设备与技术、专业人员等方面的优势,但是其服务对象仅限于高校读者,相对比较单一、封闭,无论是设备、人员还是馆藏资源,都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职能,可使高校图书馆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既提高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同时也提高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将会给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因此,图书馆服务医务人员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及其图书馆自身发展使然。
1.3 医务文献信息需求与利用的对接
医务人员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科研教学,都需要大量的医学卫生信息。而一般来说,地方医务人员所在的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医学相关资源相对不足。相比而言,医学院校图书馆不仅拥有丰富的医学信息资源和信息处理专业人才,还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正好可以实现与地方医疗卫生信息的需求对接。因此,医学院校图书馆应该转变观念,把信息服务工作与促进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主动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尽可能满足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帮助他们提高信息素质,以使他们充分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现实状况和发展水平,并把所遴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结合,应用到科研、医疗和管理等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技能和科研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医学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势
2.1 医学馆藏资源优势
一般规模的医学院校图书馆都拥有几十万册以上的中外文图书、期刊等纸质文献和大量电子图书、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及网络资源,内容上覆盖临床、基础、公共卫生、食品卫生等,为信息开发、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信息资源方面医学院校图书馆有足够的能力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医学信息服务。
2.2 技术网络设备优势
医学院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网络化建设的枢纽,拥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设备和多媒体网络设备,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这就使图书馆信息服务逐渐向网络虚拟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并为向社会提供医学信息服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凭借着高效的网络信息技术及丰富的信息处理经验,医学院校图书馆不仅能为他们提供智能型信息检索服务,还能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网络信息服务和医学教育[1]。
2.3 专业信息人才优势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队伍渐趋年轻化,由低学历向高学历发展,由单学科向多学科发展,并且聚集了大量高职称的图书馆学、计算机和主要学科专业的学科专家,他们不仅关注本馆的馆藏和学科服务,而且对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信息服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能对海量的知识信息进行甄别、整理、排序、推送,起到了知识导航员的作用,最适于为那些对网上无序的、分散的资源无所适从的人们提供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中长期从事文献信息服务的专业人才可以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高层次的信息服务。
3 地方医务人员文献信息需求特点
3.1 需求文献信息源及其时效性
临床医师是医务人员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兼有医师和临床教师的双重身分,其文献需求共同的特点主要是注重文献信息的时效性,较少需求专利文献,对于特定问题的解决需要快、全、准的文献信息,获取文献信息的渠道主要包括期刊、图书、会议录等,所需求的文献信息源主要是二三次文献以及专题目录等[2]。而医技师、护理师及其他人员要求信息相对成熟、可靠、准确的一次文献。
3.2 获取文献信息渠道与途径
地方医务人员,不管是临床医师、医技师还是护理师及其他人员,在写论文或做研究时,主要从本单位图书馆或资料室和网络的渠道获取文献信息,并且希望能在就近的医学院校图书馆获取更多的文献信息。
医务人员获取文献信息主要通过印刷型书刊资料、专业数据库等途径,并以搜索引擎以及专业论坛和相关网站等作为辅助途径。
3.3 所需学术文献资源侧重点和数据库
地方医务人员所需学术文献资源以国内文献资源为主,国外资源为辅。常用或需要的中文数据库主要有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库、CNKI学术期刊库、万方医学期刊系列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简称CBM)等;常用的外文数据库不多,而需要的主要是医学生物学方面的数据库,如Science Direct等。
4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的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方医务人员的信息需求及获取文献信息渠道和途径明显改变,图书馆的馆藏及服务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而不同类型的医务人员对信息需求及获取方式又有所不同。为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真分析医务人员文献需求与获取方式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地方医务人员的策略及方法。
4.1 以转变思想观念为基本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高校图书馆仅为本校师生服务的观念,实际上这是对高校图书馆职能定位的误解[3]。在200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教高〔2002〕3号)中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不仅是时代的选择、社会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要有效地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无论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是图书馆的管理者都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仅为本校服务的束缚,确立社会化服务的理念,满足社会的需求,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各界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将对社会开放变为高校图书馆的应有义务和责任[4]。
4.2 以与相关单位共同协商为前提
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关系到地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关系到其所在医务单位的图书馆(或图书室)的发展。因此,医学院校图书馆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通过学校加强与各大医疗单位及其图书馆(或图书室)的沟通与协商,两方面都主动积极参与到这一工作中,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服务方法和途径,实现业务工作及服务工作的协作,较好地服务广大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医学文献信息的作用。
4.3 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服务理念
地方医务人员因其工作的性质,决定着他们的信息需求呈现出载体多样化、需求范围广泛性、内容的拓展性、信息需求获取快速高效等特点[5]。而图书馆是通过满足读者的需求来体现自身的存在价值,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内容和方式必须根据读者的需求发生改变。一切为了读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医学院校图书馆必须牢固树立“读者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要立足读者需求,面向读者的实际需要,以满足读者需求为最终目标,力争为更多地方医务人员提供更大的便利,让图书馆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精神家园。
4.4 以兼顾本校读者与医务人员为服务原则
尽管高校图书馆有向社会开放的必要,并有向社会开放的职责,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还是以为本校提供文献信息保障,为本校读者服务为主。诚然,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肯定会给学校和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必然会出现人员紧缺、工作量增加,借阅服务过程总会出现一些问题,会增加管理难度等。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自身的馆藏、人员、技术、经济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的前提下,再满足社会人士的信息需求。由于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一般以专业见长,向社会开放后也应以满足相关的专业人士为先,而不是普通的大众读者[6]。因此,就目前而言,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切实地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做到既保证满足本校教学科研服务需要,又能兼顾到服务地方广大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图书馆信息资源、技术与人力的效能。
5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的途径
5.1 使用借书证借阅文献
医学院图书馆可将与当地各大医疗机构签订可行的协约作为管理手段,为其所在单位主要医务人员发放图书借阅证,限定书刊借阅数量与借期,持有医学院校图书馆借阅证的医务人员可在该图书馆开放时间内借阅所需文献。
5.2 通过网络提供信息服务
医学院校图书馆加强网上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地方医务人员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较大的教学医院还可与医学院校签订网络专线访问协议,使其医务人员能通过远程访问利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电子资源与网络资源。
5.3 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信息能力
利用学校或医院图书馆的多媒体阅览室作为教学实习课堂,使地方医务人员掌握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提高文献检索初步应用能力,为能全、准、快地获取国内外医学信息打下基础。同时可培养信息检索基础较好的人员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活动,提高他们快速搜寻特定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驾驭文献的能力[7]。
5.4 发挥优势,开展针对性服务
医学院校图书馆应为地方医务人员有选择、有重点地开展以课题跟踪为主的信息服务。广泛利用检索工具,有效地利用医学期刊数据库和各类信息资源系统,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并下载、整理,再编辑加工成深层次的信息产品,为医务科研人员提供专题研究信息,以便他们及时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
5.5 广泛宣传,积极开展科技查新
充分发挥学校科技查新工作站(依托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向当地医疗单位广泛宣传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科技查新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科研立项查新及成果鉴定、奖励申报查等新高层次的信息服务,促进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进而促进相关科研的顺利开展或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6 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的机制
向社会开放,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高校图书馆面临的不可回避的课题。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和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学习型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6.1 投入机制
建立医学院校图书馆服务地方医务人员长效机制,说起来容易务实难,坚持到底更加难。如果没有资金、时间、精力等多方面的投入,服务地方医务人员的长效机制就难以建立[8]。这是国家、地方政府等多部门在各方面配合、支持能解决的问题,医学院校及图书馆也应加以重视,并从人力、财力、物力给予相应的支持,以保证服务机制长期有效。
6.2 互动机制
图书馆服务应该是开放式的。医学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把走向社会服务于地方医务人员当成图书馆本职工作的一部分,深入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内外互动,将图书馆服务辐射到各个医疗单位及医务人员。
6.3 管理机制
只有建立合理的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图书馆的对外开放。服务地方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必须完善自身管理机制。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毕竟不同,对校内师生的服务是第一位的,对社会的服务是第二位的。服务地方医务人员,要从读者管理、借阅数量、借期以及网络电子资源访问权限等的管理方面认真研究,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并不断加强服务模式、服务机制、服务内容、服务方法的创新。同时,要以学校为依托,立足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将医学院校图书馆为医务人员的信息服务置于地方文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内,强调“整体规划、相互平衡、协调一致”,共同为当地文化建设服务,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建设的双赢。
[1]张小曼,叶春峰.抓住机遇服务新农村——医学信息机构为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4):339-340.
[2]曹高芳,曹同涛,马朋.临床医学教师的情报需求刍议[J].现代情报,2004(4):177-178,181.
[3]周国忠.高校图书馆不应另眼相待校外读者[N].中华读书报,2005-11-10.
[4]高祀亮,等.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初探[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7(1):116-119.
[5]包海燕.试论高校读者信息需求变化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甘肃科技,2007(9):241-242.
[6]国研网.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卡在哪里[EB/OL].2007-06-28.
[7]吕冰.利用医学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培养医务人员的信息能力[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6-128.
[8]顾莲华.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长效机制的探讨[J].情报杂志,2008(5):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