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及对策∗——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例
2014-02-12赵志宏
赵志宏
(大理学院图书馆,云南 大理 671003)
县级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城乡群众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是我国公民普遍均等地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1]。县级公共图书馆直接面向基层并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服务工作的质量关系着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然而,从本课题组对大理州1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其服务状况令人堪忧。
1 现状
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疆,州内除白族外还有彝、回、苗、壮、傈僳、拉祜、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大理州辖11县1市,其中9县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两县为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属于典型的“少边穷”地区[2]。
长期以来,大理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由于资金紧缺、资源稀少、人才匮乏、设施落后等原因,各县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相应比较滞后,既不能从社会公众需求的角度为人们提供所需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相应的文化产品,又无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利、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作用。目前,大理州各县图书馆的服务普遍存在着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
2 存在问题
2.1 人口众多与利用不足
据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3]显示,大理州总人口345.6万人,其中人口10<20万的有3县,占28%;20≤30万有4县,占36%;30<50万有4县,占36%。不难看出,大理州70%以上的县人口众多。但调查发现,各县图书馆资源的利用情况却不容乐观。近4年来,两家馆日均外借200<270册次,100<200册次3馆,100册次以下的有6个;外借数量最多的265.66册次/天,最少的25.92册次/天;日均接待读者最多的不足200人,最少的仅为20多人;其中100人次以上的有6个县馆,占55%;低于100人次的有5个县馆,占45%。毋庸讳言,绝大部分县图书馆虽拥有为数众多的读者,但馆藏资源的实际利用率较低。
2.2 资源稀少与需求日增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与此同时,其精神文化需求也与日俱增,且正呈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趋势。然而,馆藏资源数量稀少、更新缓慢始终是大理州各县图书馆致命的硬伤。11个县中,鹤庆县馆馆藏数量最多(6.6526万册),人均0.26册;南涧县馆馆藏数量最少(仅3万册),人均0.14册;其余各馆基本在3~5万册,数量较少。这与文化部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中“县图书馆总藏书量12~24万册,人均藏书1.2册”[4]的基本规定相去甚远,根本无法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人口众多与利用不足”“资源稀少与需求日增”是大理州各县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
3 原因分析
3.1 图书馆
3.1.1 服务受众较少,时间有限
据调查,各县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县城及周边极少数居民,服务的受众不多、服务的范围太窄。大理州城镇人口112.1万,仅占总人口的32.44%;乡村人口233.5万,占67.56%[3]。不难想象,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通讯不畅、图书馆服务范围较窄等多种原因,大约70%的公众实际上根本无法享用图书馆的服务。加之,开馆时间较短也是导致图书馆服务不能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原因之一。“县图书馆的开馆时间不得低于56小时/周”是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5]之明确规定,但11个县馆中仅有1个馆达标,其余各馆普遍为45小时/周,最少的仅为42小时/周,开馆时间明显不足;而且,90%的县馆开馆时间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等的作息时间基本一致,不利于人们在工作之余、学习闲暇有效利用;晚上开馆服务的只有两个县馆,且仅一两个窗口开放,与群众晚饭后闲暇时间较多、精神文化需求较强烈的实情大相径庭,群众“望馆兴叹”的情形时有发生。
3.1.2 服务观念滞后,手段单一
大理州各县图书馆的职工普遍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为读者服务的热情;坐等读者上门的“守摊式”被动服务较为常见,缺乏开拓创新意识;以人为本、普遍均等、公平服务等服务理念缺失,图书馆的整体服务工作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此外,简单的图书借还、读者阅览服务仍然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心,专门针对“三农”的实用信息咨询服务、推送服务开展较少;基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网络信息服务尚处于萌芽状态;常规的公益性服务、读者活动等开展较少,图书馆的文化娱乐休闲功能几乎散失殆尽。
3.1.3 服务人员素质不高,能力有限
县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合理现象,且职工中缺乏图书馆学、信息学、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11个县馆近百名(89人)职工,本科学历占28%,大专学历占46%,初高中、中专则多达26%;研究馆员0人,副研究馆员6人,占6.74%,高级职称所占比例较低;馆员38人,占42.7%,其余超过50%为初级职称、工人身份或临时工;绝大多数职工原专业为行政管理、经济管理、财会等,图书情报、计算机、英语等专业人士罕见,广大职工综合素质不高,经验欠缺,能力有限。
3.2 社会民众
3.2.1 认识不足
由于缺少一个核心,发现式数学呈现出‘支股’(strand)结构,或称‘条目并列’结构——若干彼此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数学内容并列在一起,如图1所示.
图书馆是一个县的文献信息中心、社会教育中心、科技文化传播中心和娱乐休闲中心,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递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然而,社会民众对图书馆的地位和职责认识不足,对图书馆的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知之甚少,对其所提供的书刊借阅、信息咨询、用户培训等免费服务了解不多,甚至对图书馆还持有“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成见,客观上导致了广大民众对图书馆兴致不高。
3.2.2 需求不高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绝大部分农民小农意识、经验意识浓厚,对新推广的项目、新技术的应用缺乏兴趣和信心;信息闭塞,封闭保守,对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的接受和应用能力较低;知识水平不高,对国家惠农政策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不够。加之封建迷信思想、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争奢斗富、赌博等不良社会风气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导致农村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确不高,对图书馆的服务无所欲求。
3.3 政府领导
3.3.1 投入不足
我国的县级公共图书馆主要由各级人民政府投资兴办,其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5]。但长期以来,大理州各县政府投入严重不足,图书馆资金短缺的现象屡见不鲜。据调查,将近80%的县图书馆,购书经费未被纳入各县每年的财政预算。近4年来,大约40%的县图书馆购书经费为零,其余各县虽有零星划拨,但最多的不过一两万元,最少的则仅仅千元,实属杯水车薪。再者,县级及其以下的地方财政普遍困难,即使有上级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图书馆建设,但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却往往无法落实。
3.3.2 重视不够
各级政府、领导对县图书馆的工作不够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的现象。领导们更热衷于斥巨资下大力建设各种“形象工程”“献礼工程”等,致使图书馆既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和协调,又因缺乏人力、物力、财力而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比如:弥渡县图书馆原位于县城中心地带,后因政府统一规划,被迫搬迁至远离县城的“南诏铁柱庙”(风景区),不利于读者的利用和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新馆建设了无踪影;祥云县图书馆也因政府实施旧城改造,从原来环境优美、文化氛围较浓的黄金地段搬至文化馆大楼内与多个单位共用,新馆建设无疾而终。
以上3个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大理州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要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和全覆盖,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实践行之有效的策略。
4 对策
4.1 政府重视,群众参与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与重视。因此,各级政府、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在地方经济、文化、教育等建设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县图书馆的建设工作,积极制定方案,做好长远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同时,要早日把图书馆的购书经费作为每年县财政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从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还可大力倡导本地企业、社团组织、名人明星等捐资捐物,多渠道、多方位为图书馆筹措资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4.1.2 主动利用,参与共建
人民群众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是公共文化的受惠者,同时也是图书馆的建设者之一。广大民众应积极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享用各种信息服务,并通过利用资源和享用服务积极为图书馆资源建设、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等的调整建言献策,以便图书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需求。当然,有条件、有能力的民众还可积极参与投身农村书屋、文化大院建设,组织农民书社、业余文化剧团等,配合图书馆开展老少咸宜、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参与共建农村文化。
4.2 转变观念,惠及民众
4.2.1 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县图书馆应积极转变“守株待兔”式的服务观念,要有“走出去”的服务意识,主动走进农村基层,多开展“读书、爱书、用书”宣传活动,让知识在农村生根发芽,将公共文化服务扎根于乡村。图书馆可以采取“送书下乡、送信息下乡、送农村实用技术下乡”等措施,主动把图书、信息、实用技术等送到村、送到户、送到人;还可在一些村、寨筹建“便民图书馆(室)”,把书刊服务、信息咨询、实用技术推送等化为涓涓细流滋润广大农民的心田。
4.2.2 变“窝边草”为“满山跑”
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中,县图书馆数量最多(占87%)、分布最广、服务人口最多(80%以上)[6]。然而,由于交通、通讯、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民要想从图书馆获取信息、享用服务实际上困难重重。为此,图书馆势必要转变只为“窝边草”(县城及其周围的极少数居民)服务的观念,把基层农村作为服务的重点,以广大农村居民为服务的主体,面向群众开展“满山跑”(流动式)的免费服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普遍均等、惠及民众的目标。
4.3 明确责任,便民为主
4.3.1 明确责任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服务机构,服务大众造福人民乃其天职。因此,积极组织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是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图书馆可经常性举办棋类竞赛、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画展览等活动,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可协同其他部门在节假日期间深入基层农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联欢晚会、文艺演出等公益性服务活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可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政策法规、农村问题、卫生与健康、疾病预防等知识宣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农村新生活,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4.3.2 便民为主
县图书馆应努力克服人员不足、资金匮乏等困难,千方百计增加开馆时间,保证每周服务时间不低于56小时;可根据民情民意,增加中午、晚上、周末、节假日等便民服务时段;可利用城镇和乡村惯有的3、5、7天不等的街市,以及季度性、年度性的骡马、物资交流会等时机,为群众开展科普知识普及、实用农业技术推广、图书流动与信息咨询等服务,坚持便民为主的原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最大限度地方便民众享用公共文化服务。
4.4 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4.4.1 坚持“两条腿”走路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地广人多,县图书馆的基层服务工作难度极大。因此,必须坚持“常规服务与特色服务”相结合的原则“两条腿”走路,方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图书馆除做好常规的流通借阅服务外,还应积极开展特色农业专题、定题服务。譬如:宾川县是中国柑桔之乡、中国葡萄之乡,漾濞县是中国核桃之乡,弥渡县素有“滇西粮仓”和“蔬菜王国”的美称等,图书馆可根据各县的农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农业信息技术专题服务,为农民致富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再如:对于云龙诺邓的火腿、永平的黄焖鸡、弥渡的卷蹄、鹤庆的猪肝鲊、洱源的乳扇等名优土特产品,图书馆则应集中人力、物力开展产品推介、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的定题服务。
4.4.2 按需服务
县图书馆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多层次需求。例如: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服务;为中小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科研、学习、考试等方面的信息服务;为农村种植户、养殖户提供果木病虫害防治、牲畜疾病防控知识等实用技术信息服务;为进城务工人群、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开展家政、物管等劳务培训;为老年人、残疾人、服刑犯等弱势群体开展劳动技能、创业能力等培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5 结语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乎农业科技信息的推广利用,关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在《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环境下,图书馆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搞好服务工作,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8]。
[1]赵志宏.基于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延伸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2012(8):66-69.
[2]赵志宏.民族地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探析[J].科技信息,2012(20).
[3]大理州统计局.大理州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大理日报,2011-05-23(A2).
[4]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5]文化部.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EB/OL].(2012-07-24)[2014-04-02].http://ceshi.mcprc.gov.cn/sjzz/ggwhsnew_sjzz/ggwhsnew_syfz/ggwhsnew_tsgsy/201207/t20120724_42750 4.htm.
[6]中国图书馆年鉴[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7]李国新.“十二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机遇[J].图书馆建设,2011(10):2-6.
[8]姚雪梅.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2013(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