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书院对现代大学的启示

2014-02-12张红艳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院自学人文

张红艳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中国传统书院对现代大学的启示

张红艳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健康发展,不仅要借鉴国外著名院校的先进办学经验,更应该立足于本土国情扎根于历史的土壤,向存世1000余年的中国传统书院借鉴其独特的教与学的方式、重视人文教育的思想、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文化学术氛围,以探讨解决现代大学教育存在的诸如过度功利主义、师生关系冷漠、教学方式僵化以及学术不端等问题。

书院;现代大学;启示

自春秋开始,私学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期产生并发展壮大起来,完成了由学在官府到学到四夷的转变,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官学和私学并存,此消彼长的时代。尤其是唐宋以来的书院把私学发展至鼎盛时期。那么何谓书院?王应麟在其著作《玉海》中解释书院时称“院者,取名于周垣也。”也就是说,书院就是指有围墙院落的藏书、校书、读书的场所。书院最早得名于唐朝中期,不过此时书院并不具备教书育人的功能,只是作为一种官立的图书馆而存在,具体的功能为资料整理收集、图书勘校及供皇帝侍度和以备朝廷咨询之所。至唐末五代时期社会动荡,学者士子纷纷选择归隐山林,读书讲学、研究学术,使得书院广泛走向民间,成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书院由唐宋兴起至清末改制,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1000多年,是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上的奇观,纵观书院的发展史,其独特的教育思想、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及其管理模式等将会为现代中国大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丰沃的历史土壤。

一、重视人文教育

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贲卦·象传》曾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化成天下”成为了古代书院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传授圣人之教,使人们懂得礼仪,进而达到教化天下的目的。书院的诞生有其独特的社会背景:战乱频繁,官学衰败,许多学行并茂的名学鸿儒选择避居山林模仿佛教讲经制度,开创了书院这一教育组织形式。从书院学规或是谒示中可以看出,在创办之初并不以科举考试或是步入官场为目的,而是将知识传授、学术研究与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做人重于求知,教学的主旨在于指导学生修养的方法,致力于躬行实践而不尚空谈。陆九渊曾对弟子讲:“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只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1]

书院的教学内容倾向于《四经》《五书》等儒家典籍,教学内容的选材多不受官方的硬性规定,重视个人品行的修养,在人格的培养上注重个人的德行、待人接物、学问之道等人文性的教育。如《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提出德行、学问之道以及处事之道的教育。在德行教育中规范了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伦理关系;而对于学问之道的教育提出了做学问渐进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处世之道则提出了“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要求。所以书院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不仅是知识文化之道的习得,而且更为侧重德行和为人处世之道养成,将知识的学习建立在伟大光辉人格养成的基础之上。书院的教学不仅仅能够使得中华民族的血脉精神得以传递,更是提升大学生素养,促使良好人格养成的一种较好的方式。

人文教育的弱化和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1952年院系调整的影响。为了促进新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建设,1952年6月至9月,中央人民政府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院系设置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当时以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体系为蓝本改造了民国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在调整中综合性院校明显减少,人文社科类的部分专业被停止和取消,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教育目的被确立;进而一度造成了现代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虽然在现代高等教育中更加重视人文教育,更为关注人才素质提升,但是过度重视实用性的教育目的仍在挤占人文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空间。高等院校的学生素质的仍是亟待提升,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如此,高等职业院校过于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素养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礼仪缺乏,阅历浅薄,价值观偏差,职业道德意识浅薄等等,不能满足于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的要求。而传统书院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现代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使高职院校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职业所必须的实践操作技能训练,还可以获得广博的文化底蕴的浸润、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陶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二、独特的教与学的方式

书院的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五经教读,分斋教诲;讲会制度;教授讲解,学生质疑;师生辩论,生生辩论。就讲会制度来说,是在不同的书院之间进行的就事先约定的辩论主题在既定的时间、地点,有不同学院师生以及社会贤达之士共同参与的辩论会,此种学术交流活动使得不同的思想和见解突破不同的流派和书院,形成了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确保着学术的源头活水的顺畅通流,进而促进了学术的繁荣。由于古代书院之间互不排斥,学院和学者之间辩论攻诘,有着多元包容、宽松自由的文化学术环境,如朱陆之争的“鹅湖之会”,南康之会的“义利之辩”等,让学生从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中习得了学问之道,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这恰恰是现代大学生所缺少的学习特质,现代的大学教育不妨在课堂教学之外适当的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辩论会,把学生所学的知识活化、升华,同时也能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和互动。

现代大学的教育注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迫切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创新何来?学术的自由,自由的沟通、思辨能力的培养或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的条件。如古代书院的讲会制度,不仅是不同学术流派、师生之间、社会贤达和书院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是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可以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激起参加者的思维创新灵感,如果把这种方式引入课堂,定期的组织关于某一课程的集会式教学,这将会增加传统课堂教学的活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当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也对教师课堂掌控能力、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提出很高的要求。

学习方法和自学制度保障了生徒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得学生们触类旁通,就一反三,能够极大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传统书院的山长非常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理学家朱熹曾提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的“读书六法”,而书院的学子在认真领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自学,对于自学而讲益处自不待言。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以日记的方式记录每日的学习情况,这也便于监督和考察学子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日记之法始于宋代,文天祥在《安湖书院记》中就有记载:“置进学日记,令躬课其业,督以无怠”。①一般而言,是预设每日功课,刊印日记、日程、日课、功课等簿册,学生依程学习,按日填记,送交山长检查批改。[2]好的学习方法将提高学习效率,完善的监督机制将提高学习的学习成果,这种监督机制和书院学子的自学制相结合,借鉴过来,应该是对现代大学课堂学习的一种有效补充。

学生的学习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师授(从学)为主的学习;另一种是自授学习(自学)为主的学习。从小学到大学,师授学习的比重会逐渐减少,自学比重逐渐增大。[3]但在一项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英语自学时间的调查研究表明:81%的学生每周用于课外英语学习的时间不足2小时,超过4小时的学生不到10%。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许多高等学校每学期所学课程超过了6门,每周上课28-30学时,有些大学低年级学生每周上课时数竟高达35-38学时(有些学校在晚上或星期六、星期天上课)[4],学生课业的繁重让学生无暇自学,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学习缺乏学习的自主权,主要是被动的吸收,这也造成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吸收、消化、质疑师承的内容,长此以往大学生的自学和创新能力将会逐渐弱化。中国古代书院的学生的学习更多的关于学习方法的学习,如朱熹的“读书六法”,正可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在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辅以相应的学生自学检测方法,学生自学的能力和自学的质量也就得到了保障。无独有偶,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生上课时间很少,每周最多7-8小时,导师有时也教课,但每周至多1-2小时。[5]这也就为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保障,所以适当减少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增加自学和实践时间,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质量的一个关键的因素。

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

中国教育界历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曾被尊为“先生”,也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说法,更有师生情谊深厚的动人例证:伟大的至圣先师有徒子贡,终生追随孔子,并于孔子离世后为其守墓六年,期间浓浓深情甚超父子亲情,无不彰显生徒对大师的景仰与爱戴,同时也表现出为师者对生徒的积极影响。

古代的教育家认为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当热爱学生,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范例。孔子《论语·述而》曾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历代尊崇孔子为万世师表、天之木铎,其诲人不倦的师德影响着后世千千万万的教师。书院的鸿学巨儒式的大师不但学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热爱教育,他们往往倾其所有以授后学者,学生也为师者的博学、人格所折服,尊师的情怀也日渐深重。《朱子年谱》载朱熹在白鹿洞“每休沐辄一至,诸生质疑问难,诲诱不倦”。心学家陆九渊与学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更是令人动容,当其客死他乡时,其生徒千余人一路浩浩荡荡将其灵柩送归故里,此中情谊可感天动地。

古代书院的选址受到禅佛的影响,一般选在远离城市的山林胜地,为学者们静心修学提供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所在。生徒一般和书院教师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从游”于教师。所谓从游,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形象的比喻到:“古者学子从师受业,为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6]在从游的过程中,师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学生在共同体验中分享教师的治学经验和人格风范。在《论语·先进》侍坐篇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此侍坐只是师生之间的闲坐聊天,曾点旁边琴声悠扬,孔子此时慈祥温和,令大家畅谈理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抒己见。当曾皙说出自己的理想“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②正是因为孔子和学生朝夕相处,将教学融于生活,将自己的以礼乐治国的崇高境界以及自己淡泊宁静的心态付诸于师生们的笑谈中,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古代书院也是延续了这种育人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此种教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若将此种授课模式适当引入当代学教育中,那么师生情感疏离的状况或可大为改观。

书院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已经成为过去式,但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相关的教育思想如重视人文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教与学的方式以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等还在深深的影响着中国现代的高等教育,后世当取其精华,为现代教育所用,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公民、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提供更为完善的教育环境和土壤。

注:

①语出:(清)曾国藩,刘坤,等.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二)。②语出:(先秦)论语·先进。

[1]朱为鸿.传统书院文化与现代大学文化创新[J].肇庆学院学报,2013,(1).

[2]谭甲文.宋代书院的管理模式探析[J].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

[3]黄若君.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8).

[4]续润华,李建强.美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0,(1).

[5]袁祖望.高等教育比较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6]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学报,1941,(1):4.

(责任编辑:李兴华)

G649.299

:A

:1671-752X(2014)04-0069-03

2014-07-17

张红艳(1981-),女,河南商丘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书院自学人文
朵云书院黄岩店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白鹿洞书院记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