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解读《道德经》的英译

2014-02-12孟洁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含义

孟洁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解读《道德经》的英译

孟洁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道德经》;文化负载词;哲学

一、文化负载词与《道德经》的研究

英语和汉语两个语种属于完全不同语系,因此在文化上必然存在差异和翻译障碍。谭载喜先生认为从事翻译工作的研究者,人身阅历以及价值观的迥异以及在文学功底的领悟层度的偏好,都是导致在用词上的空缺和表达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剑桥国际英语词典》中,文化的概念是指在历史阶段特色场景中的社会与社会内部形成的既有的生活模式和生活习惯,其中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都镜像在当时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之中。文化负载词是蕴含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文化现象的用词或用语,,涉及社会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从生态、宗教、物质等文化视角的各个方面。因此要想打破文化方面的交流障碍以及文化传播来填补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词汇的空缺,需要正确地翻译和理解文化负载词,从翻译的过程中认识到文化负载词的重要性。

《道德经》又称为《五千言》、《老子五千文》、《道德真经》等,它是用中国古代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观点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不断的演变,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部分。《道德经》是老子在东周春秋末年所著,共81章,其中“德经”有37章“道经”有44章,这部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首部保存完整的哲学思想著作。《道德经》对当代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意义重大,影响的领域包括社会学、哲学、政治学、诗歌等,同时也对当代的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心理学、宗教方面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西方人最初对老子的认识主要通过书籍翻译而来,早在唐朝时期,玄奘法师已经把装订成册的《道德经》翻译成梵文,传到了印度等南亚国家。从16世纪时期开始《道德经》被翻译为英文、德文、法文、日文、拉丁文等,翻译数量巨大,因此在西方国家《道德经》的翻译印刷数量仅次于《圣经》。通过《道德经》对文化负载词的比较研究,从同化到异化的不同角度分析,研究不同的翻译方法对译文的含义变化,减少在翻译的过程中对文化真正内在含义的流失。《道德经》作为中国首部保存完整的哲学思想的作品,它包括事物产生的词汇、发展的词汇等,本文从五大类文化方面,研究其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对比差异。

二、《道德经》中文化负载词翻译比较

(一)负载词中社会文化英译对比

文化负载词中镜射的社会文化更多是对社会习惯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反映,以及用句措辞当中反映这种行为。

知其雄,守其雌。

Waley:He who knows the male,yet cleaves to whatis female;

Legge:Who knows his manhood’s strength,yet still his female feebleness maintains;

正确的理解翻译文化负载词要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精通,这样才能理解很多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全面的理解后才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准确的描述其历史意义。在例句中,雌与雄从表面意思理解指性别差异,但是此处并不是简单指性别上的差异,联系上下文雄是指刚与强,雌是指柔与弱。Waley把雄、雌分别直译成Male和Female,显然是不正确的。Legge则是直译和解释的方法来表达雌、雄所暗含的意思。因此只有深入了解中国的古代文化才能准确的英译经书中的哲学道理。

(二)负载词中的生态文化英译对比

负载词中镜射的生态文化是指使用某种语言的人群所待的自然环境,用句措辞当中反映这种特色环境。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Waley:……

Legge:On occasions of festivity to be on the lefthand is the prized position;on occasions of mourning, the right hand.The second in command of the army has his place on the left;the general commanding inchief has his on the right;-his place,that is,isassigned to him as in the rites of mourning.

就外国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来讲,无法翻译这两句话的含义,省略造成了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缺失。而文中的“尚左”、“尚右”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重要仪式。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古代人们尊崇“左”尊崇“右”的不同情况,古代“左”“右”分别对应“阳”“阴”即阳生阴杀。而“凶事尚右”是老子反战思想的表现。而“上将军居右”指保持谦卑状态、谨慎严肃对待战争的真正君子,它指对战争中丧失生命或受到创伤的人予以同情。故将其尊为“右”位。Legge则做出了详细的翻译,使其翻译的译本更易懂,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但传递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而且也忠实于原作。

(三)负载词中的宗教文化英译对比

宗教文化伴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整个过程,是人类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负载词中镜射的宗教文化是指在宗教中形成的宗教规定用词措字。在翻译我国古代的道德经的时候要了解道教文化精髓方面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但西方人信仰基督教,往往会把基督教的一些用词措字强行迁移形成理解上的偏差。

道。

Waley:the Way

Legge:Tao

在《道德经》中“道”是古代思想的终极理念,在道德经中74次的被提及。道在哲学思想的核心,在作品中共出现74次。而“道”的含义有着多样的表达内涵:一、物种起源;二、自然规律;三、约束人类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准则。“道”暗含意思较多。而Waley通过用Way来代替“道”虽说这样可以避免麻烦,但是却对整体翻译造成了影响,也不能反映出“道”的复杂含义,在主要的概念不统一的前提下,文化负载词翻译对文化的传递中造成了误区。

(四)负载词中的物质文化英译对比

负载词中镜射的物质文化是指使用该民族语言的大众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物品、工具、产品等措词用句。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Waley:Tao is eternal,but has no fame(name); The Uncarved Block,though seemingly of small account,is greater than any thing thatis under heaven.

Legge:The Tao,considered as unchanging,has no name.Though in its primordial simplicity it may be small,the whole world dares not deal with(one embodying)itas a minister.

《道德经》中“朴”字在文中出现多次,例如:“见素抱朴”;“复归于朴”等表达的意思多有区别。在这些语句中“朴”不单单是指树木的意思,准确翻译中类似于“道”。Waley译为“Uncarved Block”,这个与原文表达的思想大相径庭。Legge则将“朴”的潜在含义是“simplicity”(简单)这个含义翻译出的,与“道”的意味很相似,这有利于读者较好的把握句子表达的内涵。

(五)文化负载词中的语言文化英译对比

负载词中镜射的语言文化是指在该民族中形成的语言逻辑与语言表达形式,特别是指与语音、语法有关的措词用语。

执大象,天下往。

Waley:He who holding the Great Form goesabout his work in the empire,can go about his work, yetdo not harm.

Legge:To him who holds in his hands the Great Image(of the invisible Tao),the whole world repairs.

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而英语讲究的是形合,不能省略主语。中国古代语言中常常隐掉主语。因此在例句中主语是被隐掉的。结合上下句子,这句话讲的是统治者掌握“道”普天下的百姓都会追随,百姓皆谓‘我自然’”的境地。Waley应人称代词“he”来作为两句的共同主语,而这句实际是指“执道,往”是不同主语。而Legge对译文掌握度体现非常好。

三、结语

在古汉语的典籍的翻译过程中,作品自身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古汉语典籍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的传承。它在思想、语言、文化方面都独具特色,不同于当代作品。如果说当代的作品翻译更关注沟通不同语种的文化、语言、受众群体,那么古汉语典籍还要考虑跨越时间的差异,了解古典籍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当时所处历史时期,这些都增加了《道德经》的翻译难度。总之,翻译不仅仅是两个不同语种之间的转换,而是东西方文化的知识传播,通过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研究让我们对道德经的翻译有更深的认识,并让世界各国人民能更好了解并学习《道德经》所蕴含的东方文化。

[1]谭载喜.翻译中的语义对比试析[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2]老子.道德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3]陈鼓应.大中华文库·老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周金萍)

H315.9

:A

:1671-752X(2014)04-0038-03

2014-06-17

孟洁(1980-),女,山西山阴人,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道德经英译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摘要英译
《道德经》的“中和”思想探究
敬业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易说道德经》
五星红旗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