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视角解读利蓓加

2014-02-12解燕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潘多拉名利场原型

解燕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视角解读利蓓加

解燕

(铜陵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创作的现实主义批判小说《名利场》中再现了诸多希腊神话的内容,作者将希腊神话中的“潘多拉的盒子”意象融入到小说创作中。文章利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小说人物利蓓加进行解读,得知利蓓加就是潘多拉这一意象原型的移入和置换,萨克雷的文学创作让后人们得以领略希腊神话的意义,并通过塑造正面形象让世人对未来抱有美好希望。

神话原型批评;希腊神话;潘多拉

萨克雷(Wi11iam Makepeace Thackeray)是英国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名利场》(Vanity Fair)是他的代表作品,出版后即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得到广泛流传。在杨必译本的序言中,杨绛写到:“利蓓加是萨克雷所唾骂的那种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没有仁爱的人,她志趣卑下、心地刻薄,一味地自私自利,全不择手段。”(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 2006)尽管小说凸显了利蓓加的种种劣迹,但是也突出描写她的才能机智、幽默动人;她从不向环境屈服,梦想靠自己的力量改变处境;她出身孤苦,步步挣扎。国内学者对《名利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名利场》译作的翻译技巧分析对比及其艺术魅力;2.对作品本身的挖掘,诸如,《名利场》的主题研究;对作者萨克雷生平的介绍;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萨克雷的女性观;从批判现实主义角度出发,探究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和社会价值观;3.对《名利场》进行互文性对比研究;4.从比较文学角度对利蓓加和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横向比较,挖掘历史环境、社会风气造成的形象差异的根源。本文将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名利场》进行解读,探讨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如何将希腊神话移用到作品中,如何以“潘多拉”为原型意象创作出利蓓加这一人物形象。

一、神话原型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源于英国古典学界的仪式学派,是20世纪五六十年流行于西方的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弗雷泽的文化人类学和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奠定了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则是该派别的确立者和主要代表。1957年他发表了《批评的解剖》,集中阐释了神话原型批评思想。所谓神话原型,是指以神话作为文学的原型。弗莱认为,文学起源于神话,神话中包含后代文学发展的一切形式与主题。文学起源于神话,因此文学才能历经千百年的意识形态变化仍然具有存在和传播的意义。在弗莱的西方文化背景中,神话主要指圣经神话故事和古代希腊神话故事。弗莱指出,“原型”就是在世界各国、历代的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经典形象”。原型可以是一个人物类型、一个叙事结构、一个自然景象、或是一种思想,它不拘泥于神话和宗教仪式的研究中,它是“移位的神话”(诺斯罗普·弗莱,《弗莱文论选集》,1995)。因此,各个不同时代的文学实质上是对神话原型的复现和转化,也就是说,文学是神话仪式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是神话的再生与复活,文学中的许多叙述结构实质上都与神话结构类似。

二、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对后世文学艺术影响极大,不少内容、形象成了欧洲文学的母题和原型,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毫不夸张地说,希腊神话是西方文明的始祖、是欧洲文学艺术的土壤。后世作家常从古希腊神话和《圣经》中获取灵感,“希腊神话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深刻影响着各类文学和艺术,众多诗人和作家承袭了广为人知的神话故事,把它们付诸文字,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创造和拓展了神话故事。”(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2002)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设法窃走了天火,偷偷地把它带给人类,火使人成为万物之灵。宙斯对他这种肆无忌惮的违抗行为大发雷霆。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私自盗火,宙斯首先命令火与锻冶神赫淮斯托斯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性——潘多拉;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佛洛狄忒淋上令男人疯狂的香味;智慧与工艺女神雅典娜为她打扮,替她穿戴衣服,头戴发带、项配珠链、娇美如新娘;神的使者赫尔墨斯传授她语言的天赋;但雅典娜拒绝给予她智慧,所以潘多拉的行动都是不经思考的。宙斯在这美丽的形象背后注入了恶毒的祸水。宙斯命令赫尔墨斯把她带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成为他的妻子。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等,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惊慌万分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三、《名利场》里的潘多拉

“潘多拉”意为“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她有出众的美貌,过人的智慧,却给人类带来祸患和磨难。在《名利场》中,萨克雷为我们呈现了利蓓加这一人物形象,她漂亮妩媚、机灵乖巧,却不择手段、冷酷自私。利蓓加也有一个箱子,即“盒子”,她带着她的箱子,凭着美貌和机智,投机冒险,猎取金钱,力图挤进上流社会。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审视利蓓加时,会发现萨克雷正是以潘多拉作为原型意象来创作这一人物的。

1.美貌与智慧为梯,跻身上流社会

利蓓加与潘多拉一样,美貌与智慧并存。首先,她很美丽。“她惯常低眉垂目,抬起眼来看人的时候,眼睛显得很特别,不但大,而且动人”。(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早在平克顿女校时,她的眼神就把克里斯泼牧师给“结果”了。在赛特笠的家里,她决定一试身手,勾引爱米莉亚的哥哥乔瑟夫——一位多金又胆小害羞的花花公子,于是她“举止端庄,一双绿眼睛望着地下。她穿了一身白衣服,露出雪白的肩膀;年纪轻轻的,越显得天真烂漫,活是个又娴静又纯洁的小姑娘。”(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后来她又与斯丹恩勋爵有染,“她只要预先知道勋爵要光临,一定会把自己修饰的十分俏丽,头发梳得一丝不乱,手帕、围身、披肩、软底鞋和许多女人用的零星东西都安排得整整齐齐。连坐着的姿势都有讲究,不但动人,而且显得自然。”其次,利蓓加智慧超群。利蓓加出身贫寒,父亲是个牢骚满腹、惯会喝酒打人的画师,还负债累累,母亲则是个唱歌剧的法国女人,这在维多利亚时代是个“下贱的行业”(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父母双亡,没给利蓓加留下分毫遗产,她只能选择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她日后能在社会上赖以攀登的几项技能:法语说的准确,且是巴黎口音,“这在当时确实是难得的才具”(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她还有着高超的钢琴技巧、动人的歌喉和优美的舞姿,她多才多艺,口角俏皮,她在平克顿学校发奋求学,很快得到上流社会小姐们具备的知识。在赛特笠小姐家里,利蓓加决定要靠自己的姿色和手腕收服乔瑟夫这位富有的东印度公司的收税官。可惜的是,赛特笠家的准女婿乔治·奥斯本的从中作梗,他可不愿自己的岳家有这么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做媳妇,使得利蓓加的第一次出征败北而归。悲惨的童年使利蓓加早熟,她对自己的情感有极强的控制力,她能随意脸红,能根据需要随意流泪,即使身处沉闷无聊的环境,也能不动声色,有极强的忍耐力和极好的伪装能力。到克劳莱庄园做家庭教师后,她遇到了罗登上尉,一位有钱有势的单身男人,在利蓓加的眼里,这可是很好的丈夫人选,于是她开始用自己迷人的本领诱惑罗登,最终这位花花公子不顾一切地与她结婚。在克劳莱庄园里,利蓓加俨然成为老毕脱爵士的心腹,凭借自己的心计和才干打理庄园的大小事物;她只身去伦敦与丈夫的一大群债主谈判周旋,用区区1500英镑摆平了丈夫的大笔债务;在嫂子吉恩夫人的引荐之下,她甚至进宫朝拜了国王;从此,她出入宫廷和豪贵府邸,混迹在时髦富有人士之间,出尽了风头。利蓓加用自己出众的美貌、过人的机敏才智、幽默风趣为梯,终于成功闯入了上流社会,过上了奢靡的生活。

2.打开“盒子”,为祸人间

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打开后,各种邪灵、不幸和灾难都飞了出来,从此人类饱受瘟疫、祸害的折磨。利蓓加也有这样一只箱子。从平克顿女校离开时,她带了一支箱子和艾米莉亚一起出发,萨克雷这样描述:“行李里面还有一只饱经风霜、又旧又破的小牛皮箱,上面整整齐齐的钉着夏泼小姐的名片”。(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利蓓加先是带着她的箱子把灾难带到赛特笠一家。因为出身贫寒,利蓓加从小饱尝艰辛的滋味,这使她为摆脱困境不择手段,爱情和婚姻在她眼里只是好用的工具:在赛特笠家里,她对肥胖蠢笨又虚荣的乔瑟夫百般勾引、卖弄风情,只是在乔治·奥斯本的阻挠下没有得逞,一番周折后,利蓓加和罗登上尉秘密结婚,导致罗登失去了财产的继承权。婚后生活窘迫,她和罗登合伙试图骗取老克劳莱小姐的钱财,让寂寞的老太太伤心地嚎啕大哭;她勾引视她如姐妹的爱米丽亚的丈夫乔治·奥斯本,弄得乔治差点要和她私奔,这给善良的爱米丽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利蓓加并没有就此停下她追逐金钱权势的脚步,继而勾搭上斯丹恩勋爵,罗登发现妻子与别人通奸后,痛苦难堪,气愤之下与她离婚。此时利蓓加已经身败名裂,在英国无法容身,只得在欧洲各国间流浪。再次遇到乔瑟夫后,利蓓加巧言令色骗得乔瑟夫的资助,最终她的自私冷酷害死了这位善良胆小的赛特笠先生。

萨克雷对利蓓加的箱子的第二次描述是她做家庭教师时。随着箱子一起降临毕脱爵士的庄园的是厄运和灾祸。在这里,她卖弄风情,试图利用自己的容貌与贵族挨上关系,以婚姻为跳板过上梦寐以求的上等人的生活。利蓓加最终诱得罗登上尉与她结婚,但却令他失去了继承权,利蓓加无法忍受婚后生活的窘迫,利用自己的姿色和交际手腕与上流社会的男人们调情纠缠。她对丈夫没有情感,罗登开赴前线打仗时,她打定主意不让无谓的离愁别绪扰乱自己穿衣打扮、跳舞交际的好心情;罗登进了监狱,她假装生病、实际是在与斯丹恩勋爵苟且,不去营救。罗登发现妻子与斯丹恩勋爵奸情后愤而离家,最终客死他乡。母性是女性生而俱来的一种本能,然而对利蓓加来说,儿子小罗登是她的负担和束缚,她对儿子的虚情假意竟也成了她试图拉近妯娌距离的工具。当儿子发现她的秘密后,她对儿子厌恶起来,觉得儿子是她人生路上的绊脚石。

在《名利场》里,潘多拉的盒子被置换成了利蓓加的箱子,利蓓加先是拎着她的箱子将灾难和不幸带给了赛特笠一家,接着又去祸害克劳莱庄园。利蓓加所到之处,不管是她的友人、爱人还是孩子,都受到伤害。萨克雷这是将“盒子”这一原始意象移用到了文学作品中。

3.希望尚存,光明仍在

希腊神话里,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而悄悄在盒子底层放入了一件美好的东西——“希望”,潘多拉在“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之前,就把盒子关上了。尽管潘多拉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灾难,但她还是把人间的希望保留在盒子里。《名利场》中,萨克雷为利蓓加安排了一个机关算尽、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结局,但还是为她留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一丝可以重返社会的希望。

利蓓加用尽手段,骗得了乔瑟夫的大笔遗产,从此“她热心宗教事业,经常上教堂”,“在所有大善士的名单上,总少不了她的名字。对于穷苦的卖橘子女孩儿,没人照顾的洗衣服女人,潦倒的煎饼贩子,她是一个靠得住的、慷慨的施主。为这些可怜人开的义卖会上,她总有份,每回守着摊子帮忙。”(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尽管丈夫罗登上尉已经去世,但是儿子小罗登继承了伯父的爵位头衔。因此,萨克雷还是为利蓓加留下了一条后路。

在《名利场》里,萨克雷展现了太多尔虞我诈、爱慕虚荣、追名逐利的场景,塑造了形形色色的阿谀谄媚、沽名钓誉的形象,但同时他也刻画了善良、正直、淳朴的人物形象。都宾上校善良、真诚、心胸宽广、慷慨豪爽,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他始终如一地爱着爱米丽亚,却把爱埋在心底,默默地帮助她,心甘情愿地为她充当保护神,都宾最终与爱米丽亚结婚,这正直善良的人得以“美梦成真”。罗登上尉原来是个嗜好吃喝赌钱的纨绔子弟,但结婚后他对利蓓加情真意切,“他咒骂自己从前太浪费太糊涂,懊悔欠下那么一大笔债,带累妻子从此没有出头的日子。他半夜和利蓓加谈起这些事,时常自叹自恨。”(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部队即将开拔前线时,他心事重重,忙着为利蓓加安排好一切,把自己所有值钱的财产都留给了妻子,“打定主意要省钱,穿的制服和戴的肩饰都是最旧最破烂的。他把新的留给撇在后方的妻子——说不定是他撇在后方的寡妇……临走的时候他把她抱起来,紧贴着他自己扑扑跳动的心,好一会才松手放她下来,然后紫涨了面皮,泪眼模糊的离了家。”(萨克雷《名利场》,杨必译,2006)此时的罗登已经蜕变为一个善良无私、爱护妻子的好丈夫。此外,爱米丽亚善良温顺、心地纯洁,富有同情心,真心实意对待利蓓加,她对丈夫忠诚,对孩子宽厚,甘愿自我牺牲;利蓓加为她有生以来第一个恩人——爱米丽亚做了一桩大好事:揭露乔治奥斯本的真实面目,促成爱米丽亚和都宾上尉的美好姻缘。萨克雷在作品的深层布置了这许多的希望,他是要告诉我们:不计名利、舍己为人、无私奉献是这世间最好的美德,宽厚、谦和、淳朴的人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快乐。

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社会是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上层社会充满了道德危机和腐败堕落,真正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然而萨克雷在讽刺批判残酷现实的同时,给我们展现了一些无私、良善的灵魂,让后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和希望。

四、结语

神话原型批评旨在挖掘出文学作品的神话渊源,找出积淀在其中的原始意象。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对利蓓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她就是萨克雷对希腊神话中潘多拉的移位和置换。萨克雷对“盒子”这一意象进行充分的挖掘,经由文学创作,使后世的读者们在阅读《名利场》的过程中领略这一原始意象的存在和意义,读者们的心灵也会回归到人类精神的家园——希腊神话。萨克雷在《名利场》中写尽世态炎凉,但也告诉读者们要记得希望尚在人间,世人应对未来抱有美好愿景。

[1]白小星.十九世纪英国的潘多拉[D].合肥:安徽大学,2010.

[2]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腊神话故事[M].陈德中,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诺斯罗普·弗莱.弗莱文论选集[C].吴持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上海:百花文艺出社,2006.

[5]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7.

[6]吴家荣.比较文学新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周金萍)

I561.074

:A

:1671-752X(2014)04-0035-03

2014-11-26

解燕(1985-),女,安徽肥西人,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硕士。

铜陵学院人才启动基金项目(编号:tlxyrc)。

猜你喜欢

潘多拉名利场原型
包裹的一切
上海夜色714定制影院 打开潘多拉的“魔盒”
名利场
名利场
名利场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科技的“潘多拉”
原型理论分析“门”
潘多拉手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