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抑郁症防治的初探
2014-02-12郭婕
郭 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抑郁症对人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呈现一种发病率持续走高和低龄化趋势。大学生群体因其特殊的身心特点以及各种外在环境压力,极易成为抑郁症的患病人群。抑郁症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它不仅给学生带来情绪上的困扰和躯体上的痛苦,影响其当下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会对大学生日后踏入社会造成迁延式的影响。因此,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抑郁症防治不仅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帮助,而且对丰富社会工作自身理论和实务有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抑郁症防治的优势
目前,各个大学对学生抑郁症的防治主要依赖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班级心理委员。相对以上群体的干预,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抑郁症的防治则更为综合,针对性更强,人本主义精神更为浓厚,是一种及时、积极、系统的疾病管理,不仅符合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要求,而且可以弥补临床治疗及学校心理咨询的不足。
(一)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要求
大学生大多数处于18-24岁这个年龄段,生理发展已经完成,具备成年人的体格特征,但是心理还未成熟。具体表现在:1.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认识能力的矛盾,自我认知在不断发展完善,但受个人认识的局限性及社会经验的不足,使许多大学生很难准确认识自己及客观把握所面对的世界。2.情绪、情感强烈,起伏波动大,特别是在社会事务、政治事务、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3.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很强烈,自我社会价值实现欲望与现有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极易产生情绪落差,降低自我效能感。4.大学生的性意识趋于成熟,一方面注重自身形象、个性的塑造,另一方面渴望博得异性的倾慕,这一过程容易出现不协调甚至是矛盾,时刻挑战大学生的心理防线。
大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一方面增加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对介入治疗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要求。社会工作者特别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和学校社会工作者不仅具备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技巧,同时熟知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具有学生工作经验,因此能够快速与学生建立治疗关系,确定既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又符合抑郁症症状的介入方案。相比精神科医生来说,社会工作者能更快速、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体身心需求。相比心理辅导员来说,社会工作者不仅致力于短期疾病康复,而且强调学生身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二)弥补临床治疗及学校心理咨询的不足
对于大学生抑郁症的介入,社会工作与临床治疗和学校心理咨询有着一定的区别。首先,从服务对象来说,它不仅关注抑郁症患者本身,同时要考虑其背后的社会、家庭因素;再者,从介入方法来说,它除了给患有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疾病治疗外,还要参与学校日常工作、联系学校与家庭,整合各种资源、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另外,从工作目标来说,它不只是单纯帮助有抑郁症的学生减轻或消除症状,还要帮助学生恢复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因此,社会工作的介入治疗是一种补充性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治疗,可以很好地弥补精神科医生和学校心理咨询师、辅导员在治疗过程的不足。
二、社会工作介入大学生抑郁症防治的方式
(一)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
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研究中,美国国家精神健康研究所在匹兹堡、华盛顿特区、俄克拉荷马市做过一项实验研究,发现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作用旗鼓相当,但对于轻度或中度的抑郁症以及对药物无反应或是不能用药的患者,心理治疗的作用更为突出。由于大学生抑郁症患者多为轻、中度,因此社会工作在介入大学生抑郁症治疗时可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人际治疗和认知治疗是两种常见的心理治疗手段,对由于人际关系紧张或认知偏差诱发抑郁症的患者十分有效。当然在应对大学生群体时,以上两种心理治疗手段也是较为普遍的干预方式。
1.人际治疗
(1)理论背景
人际治疗建立在阿道夫·梅耶的心理生物学观点和沙利文的人际理论之上,强调个体的环境适应和人际互动,认为抑郁症是由多种原因(基因、环境压力、人格)交织产生的,个体的症状反应也是千差万别、变化多端的。因此采取的是一种聚焦式的、当前取向的个人治疗,侧重于影响个体人际交往的各种生活经验、偏差行为、非理性信念。
(2)治疗目标
治疗是以缓解抑郁情绪、减轻躯体症状并且改善人际交往功能为目标。
(3)治疗过程
初始阶段,社会工作者先要了解学生的精神和人际交往状况,可以由学生自己描述也可咨询其家人或朋友,掌握学生的症状、过往病史、社会功能等信息;接下来,运用贝克抑郁调查表(由学生完成)、汉密尔顿抑郁等级量表(由工作者完成)并结合精神科医生的意见来诊断是否患有抑郁症,确诊后就可以介入治疗;接着要向学生解释何为抑郁症(症状、诱因、治疗手段)以及人际治疗的概念;最后还要由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及采取哪类抗抑郁药物。这一阶段主要是要与患者建立稳定的治疗关系,以及搜集症状出现期间的生活状况和人际情况。
中间阶段,社会工作者需从四个诱发抑郁症产生的因素(悲伤体验、角色转换、人际冲突、人际缺失)出发,协助学生了解自身症状与人际问题的关系,进而帮助学生从悲伤中走出来,重新建立新的兴趣和关系;帮助学生进行角色身份的转变、情绪的调整及自信心的建立;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的沟通模式;鼓励学生主动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最终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
结案阶段,评估治疗效果,预先告知学生治疗结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对治疗的感受,处理离别情绪。
(4)治疗技术
在人际治疗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一般会根据抑郁症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一定的技巧,比如在向学生了解症状信息时,可采用导向或非导向技术,对有明显痛苦体验的学生会采取情感鼓励技术。此外,还有澄清、示范、建议、决策、角色扮演等介入技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实务工作者根据不同学生的症状和表现灵活运用。
2.认知治疗
(1)理论背景
该治疗手段建立在Beck的抑郁认知理论之上,认为抑郁症的产生受患者错误甚至扭曲的自我认知和对外界负面解释的影响。虽然并未排除生物、环境、药物因素,但更为关注的是症状背后的思维模式。Beck认为,抑郁症患者更愿意对自己的遭遇做出负面的解释,并坚守其错误的认知。贝克对此解释为“抑郁者往往将那些不快、失望甚至中性事件看成灾难,并坚信自己认知的就是现实”。
(2)治疗目标
具体目标是减轻抑郁症状和预防其再次复发,并增强患者的愉悦体验。深层目标是改变患者不合理的信念和错误的认知模式,恢复其正常的心理社会功能,提高其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
(3)治疗过程
评估,治疗前要对学生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一般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自杀意图量表、贝克抑郁调查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以此搜集学生的过往经历、病史、人格特征、人际关系等信息。
面谈,次数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安排,重点是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治疗关系。面谈过程中,社工要向学生解释治疗方案的具体操作和可能的治疗效果,与案主一起制订活动计划,监督其执行并要求案主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打分。所有面谈都是彼此联系环环相扣的,每次面谈社工都要先了解学生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对上次面谈布置的功课进行评估,回顾前几次面谈讨论的议题,还要了解两次面谈期间学生经历的事件及相应的感受。在完成这些之后,社工要与案主一起讨论此次面谈的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并引导学生抒发不良情绪。社工对学生的所说、所作都不予置评,只是做好相应的记录,掌握学生错误的认知模式和抑郁间的关系,逐渐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负面的认知。面谈结束时,社工要对讨论成效进行总结陈述,并给学生布置会谈后的作业。
认知重构,通过上一阶段的引导,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认知上的偏差,此阶段社工的任务就是针对困扰学生的各种事件、经历、情绪、行为进行讨论,充分暴露其错误的认知,并与正确的认知进行比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此基础上通过社工的帮助,由学生自己改变一贯的错误思维模式和失调行为,重新建构正确的认知模式。
结案,评估治疗效果,处理离别情绪,与学生讨论结案后可能面对的问题及商议应对策略。
(4)治疗技术
认知治疗是一种环环相扣的结构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一些行之有效的介入技巧。比如,对于那些自我封闭型的抑郁症学生,可以使用活动日程表(activity schedule)和分级任务分配(graded task assignment)提高学生的情绪唤醒水平,使整个人更为积极主动。另外,角色扮演、认知演练、转移技巧也是常用的介入技术,能够有效地帮助抑郁症学生发现自己错误的认知并予以修正。当然,具体技巧的使用还要因人而异。
至于是否使用药物,社工需要咨询精神科医生,在其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抑郁药物配合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及躯体痛苦。
(二)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支持网络
学生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区,将三者整合起来共同致力于学生的心理问题或是精神障碍问题,作用将是十分明显的。可以打造以社会工作者为核心,学校为服务平台,家庭社区为支撑的双向沟通模式。一方面,通过社会工作者的连结作用,将家庭和社区的各种治疗资源整合至学校,为有需要的学生服务。另一方面,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监督作用,对实务工作者的介入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帮助其及时调整介入方案,保证介入过程的顺利进行。
1.家庭的精神支持
大学生虽然离开家庭,但是其成长过程中家庭关系对其心理的影响是迁延式的。根据Gerlsma的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状况、教养方式有明显的关系。父母离异、粗暴教养、过度的干涉与保护、缺乏关爱与支持等都会成为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的诱发因素。因此,父母对子女给予理解和情感支持,很大程度上会减少抑郁症发生的几率。另外,大学生抑郁症往往表现为悲观、内疚、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等症状,如果此时有家人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加治疗的积极效果。社会工作者要给予家庭成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指导,使其能够提供有效的精神支持。
2.社区的医疗跟进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对社区内的大学生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对于那些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的学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药物治疗,加强心理引导,帮助其摆脱抑郁情绪的困扰,减轻抑郁症发病的几率。为此,社会工作者要与社区精神科医生通力合作,达到有效的防治效果。
3.学校的心理咨询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学校心理咨询人员、班主任、辅导员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从而提高咨询的专业性、适切性。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可以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技巧为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提供咨询和引导。另一方面,班主任、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对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情况的了解,为专业人员提供准确客观的学生信息,方便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人员制定适合学生的介入方案,保证整个咨询过程的有效进行。
(三)建立心理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
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三级预防体系的构建,该体系以学校为平台,社工为核心,共同致力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和精神障碍的防治。
1.一级预防
以降低患病率为目标,所以其着力点在平时,一般在症状还未出现就实施干预,如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讲座,组织健康的文娱活动等。
2.二级预防
针对开始有症状反应但还未达到临床诊断标准的学生实施干预,防止问题恶化,降低实际发病率,如心理咨询、团体治疗、个案辅导。
3.三级预防
对已被诊断为抑郁症的大学生实施干预,缩短疾病的持续时间,恢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如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心理咨询人员和精神科医生的配合下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治疗。另外,对于那些有自杀、杀人倾向的严重抑郁症患者,要采取住院治疗,当症状减轻时,社会工作者可以再次介入,对其实施恢复和跟踪治疗。
综上所述,大学生抑郁症的防治,除了临床治疗和学校心理咨询外,社会工作的介入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相比学校心理辅导员,它不仅关注疾病本身,而且更关注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及社会生活。相对于精神科医生的被动治疗,它的介入就更为积极、系统、综合,不仅关注学生本身,更强调其所在家庭、社区、学校的融入。在具体的介入中,可以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法;同时联系家庭、学校、社区,发挥其在预防和治疗中的功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当然,建立心理疾病的三级预防体系防患于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
[1]章红英.大学生抑郁症的识别与防治[J].素质教育论坛,2007(7).
[2](美)Sands Roberta.精神健康:临床社会工作实践[M].何雪松,花菊香,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周勇.美国精神健康领域社会工作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四川大学学报,2010(3).
[4]周小杭.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干预研究[J].社会工作(理论),2008(10).
[5]张越.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