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教育探讨
2014-02-12杨敏
杨 敏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海南 海口 571100)
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日益强化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造就教育活动陷入“非人性化”的境地,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交往和对话的时代,个体单子式的“占有性”生存和发展方式正在逐步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以主体间性为基本特性的“类主体”的“共生性”逐步成为人的一种新型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关于人的主体性的研究,反映了现代人类对自身的本质力量、价值及发展前途的认识和关注,也是人类在各个实践领域中主体力量的提高而导致的人类对自身存在状态的一种反思。当代主体间性教育要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以主体间性为永恒的价值追求,在主体间性交往中注重个体生命的完整性存在。
一、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人性的回归
在当代,哲学表现为人学,整个社会科学都出现面向人的转向,追寻人的主体性,康德“人是目的”的理想正在变为现实。主体性是人之为主体的核心品质,主体性是一种现代的观念,它以人的力量反映着人的自我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相互影响。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1](p.344)可以看出,马克思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两个向度:一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二是“人对人的作用”,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实践活动。人是自然存在物和价值存在物的双重存在,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象性关系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的统一[2](p.43)。其中,人虽然是“自然的存在物”,但又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物,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人对自然关系的展开,是为了使自然界成为“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离开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就不可能对客体进行积极的改造。“主体—客体”的对象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涵盖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近代传统的社会实践活动观,本质上是一种“主体—客体”社会实践观,没有认识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交往关系。在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上的认识和实践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在结构中主体的单一性,非此及彼;另一个是在模式上忽视多极主体或主体间的结构关系。在社会中,真正的主体只有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即主体与主体的相互承认和尊重中才能存在。
主体性的危机不在于主体性本身的错误,而在于对主体性的不正确理解。20世纪的哲学家把主体间性作为超越和改造主体性的有力武器。
二、主体间性:当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话语框架中,“主体间性”表明了哲学范式由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主体间性”概念是胡塞尔最早提出的,他在遵循笛卡儿、康德所创立的“唯我论的认识论”的主体性哲学的基础上来阐释主体间性是“何以可能”的问题,试图通过“移情作用”和“类比统觉”来建构“主体间性的世界”。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基于认知性的主客关系来构筑主体与主性的关系理论。海德格尔把个体当作“此在”,“此在自己本来就是共同存在。”[3](p.140)他以存在论的思维方式来阐释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理论,“此在”中渗透了世界和他人。雅斯贝尔斯从交往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存在性交往”。马丁·布伯不是从传统的“自我”出发,而是从“我们”这一新的哲学理念出发,从人与人之间的“我—你”对话关系中把握人的存在本质。哈贝马斯认为,主体之间以语言或符号为媒介,以语言的有效性要求为基础,以达至相互理解、共识。他将研究视角从“纯粹精神”领域转向现实生活世界。以历史的眼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主体间性”的思想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逐步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现实的实践层面。
主体间性也称交互主体性、主体际性、主体通性、共主体性、主体间本位等。在哲学领域中,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规定,它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即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内在相关性和统一性。“主体间或主体际,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的关系。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模式,进入了主体与主体关系的模式。”[4](p.235)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规定着人的本质,主体间性不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在人之外的某种性质,它实际上是主体性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表现。主体间性超出了“主体——客体”的关系模式而进入到“主体——主体”的关系模式。从实质上看,主体间性是对人的主体性的扩展,其本质仍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不是此非即彼的关系,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超越。
三、从“认识你自己”到“成为你自己”
扈中平认为,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作为人的一种自我创造的活动本身就包含在人的这种主体性之中。
人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双重存在,人的一生应当是一个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的过程。现行的教育体制的弊端不利于人的潜能的发展。要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使教育顺应时代和人的现实要求进行变革。近代以来,受传统的“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和大工业生产模式的影响,现代教育把科学理性作为唯一理性,忽视了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个教育的本质。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片面强调学生受动的一面,抹杀了能动的一面,也束缚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传统教育理念导致教育“目中无人”,理性自身的危机和片面,人的精神世界、价值理性缺失,人的灵性丧失和人物化的命运,使哲学家发出 “人死了”的叹息。传统教育忽视主体性太深太久,关于主体性教育的实践仍远远落后于理论上的追求。
教育的过程是人的“解放”的过程,是探索、启蒙还是宣传、灌输;是平等对话、自由交流还是指示、命令;是丰富知识还是统一思想。教育世界不同于“物的世界”,教育活动是一个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是人对物的认识和改造的过程。因此,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过程。教育主体间性教育是对“人是教育出发点”这个命题的逻辑展开。教育理论的主题是人,我们只有在主体间性教育中才能找到真正的人。
四、教育领域的主体间性探讨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的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的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动其自由天性。”[5](p,19)
人是一个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类主体不同于没有人的个性的群体主体,而是将主体融入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在“大我”中显示独特的个人及其个性。主体间性教育,扬弃了群体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极端,同时吸收了它们的内核,既具有主体间的聚合性、整体性,又具有个体的独立性,它体现了类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和谐统一。主体间性教育立足在自由、民主、平等、交往的哲学理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拥有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和对未来的憧憬。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想:
(一)教学方式的整合
如何学的问题就是如何与周围世界建立关系的问题,是否建立一个有效的、个人化的生存方式,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趋向。从教学活动看,儒家的一些教学方法,如“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等是主体性教育的成功实践,以人的自我发展为根本追求,以至于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的意义。在教育方式上国外一些教育理论流派,针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缺失,提出了对话、交往、合作、交流和沟通的教育模式。这些教育思想观点虽然在理论基础、认识方法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上确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置于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
(二)师生关系的变革
师生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教师有自己的成人世界,学生有自己的学生世界。在学生的世界里,彼此学习、游戏与生活,在自由、平等的交往中寻求友谊。教师尊重学生世界,发挥自己应有的角色作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师生交往。在教育活动中,交往实践既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交际活动,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信息的交流,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超越狭隘的功利性目的,确立人际情感关系的主导地位,将师生互爱关系作为基础和重点,寓认知教学于情感交流之中。
(三)和谐环境的建构
个体是在竞争中存在的,整体却离不开和谐的环境。和谐环境主要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来建构:从学生的角度看,友爱、合作关系比竞争更适合成长。人在建构周围世界的同时也建构着自身,从单数的“我”走向复数的“我们”,离不开交往、合作、沟通。不能让学生成为场域的“囚犯”,在生活世界的教育中,一个目不识丁,不懂科学理论的文盲,可以依靠生活世界的教育获得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仅仅就“成为人”而言,缺少科学世界的教育不会对他产生根本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看,当教师的家庭问题、待遇问题、被社会认可的问题都不成问题,自然会把所以的精力都放在学生的身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靠教师去实现的,教师的主体地位是靠学校去实现的。对于从事塑造人的教师来说,如果他的动力不是来自于爱,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可怕的。
(四)教育差异的调整
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存在,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才会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交流、对话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去排除差别,而是为了理解差异,摆脱自我中心,在更高视界内达到融合,在交往中超越自我。在教育活动中引入“共生”的理念,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交往为定位,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地位、人的生活等人的存在性问题。“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具有差异性的交往活动中学会推己及人,学会对他人移情性的理解,体现主体间“我”与“你”的平等关系。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精神,尊重异质性和地域性,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培养“共生性”的健康人格。
人无完人,但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要追求 “完人”的境界;人有缺陷,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尽量弥补这缺陷。反思教育的现代性,教育必然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
: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
[2]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3.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40.
[4]郭湛.主体性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35.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