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通选课的几点思考——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2014-02-12洪永春
洪永春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关于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通选课的几点思考
——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洪永春
(通化师范学院 文学院,吉林 通化 134002)
上个世纪末,我们国家开始实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率先推出素质教育通选课方案,随之,地方高师院校纷纷效仿,但内涵理解上上出入较大。本文在梳理通选课由来的国内外背景的基础上,以具体的《文选》课程的实践为例,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通选课的现状及改革设想。
地方高师院校;文学;通选课;教学实践
国家教育部在1998年下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为此,各国都在采取各种办法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而,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正是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1]从文件内容上看,素质教育是世界性的话题,而我们国家的问题尤为紧迫和严重。2000年9月,北京大学结合自身实际正式推出了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它的参考蓝本是1978年哈佛的方案。他们将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并让各学院的优秀教师来授课,低年级学生入校后不分专业,选上通选课,由此来确定自己的兴趣及未来的专业选择。从此,通选课模式在全国主要高校普及开来。只是到了后来的地方院校通选课变了味儿,沦落为次一等级的选修课(末等选修课),名称也由通选课变为公共选修课,简称公选课,现已又恢复了原来的名称。给人的印象学校只要有类似的课程设置,有人承担课程讲授,有学生选修听课便可,似乎是走形式和不得已的点缀。管理上却是强制性的,不修满一定的学分,学生不予毕业。学生对于通选课的理解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类课程,只能硬着头皮选修,至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既然开设了通选课就要想想对策,让受教育者有所得、有所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一、地方高师院校文学类通选课的现状
首先,课程设置理念上的差距。中国大学除了少数名校在通选课的设置理念上与国外接轨,即把通选课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主课,到了三、四年级才分专业,如南京大学文史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就属此类。正如《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选课手册》中所讲:“它打通了原有的专业和学科分界,把现代学术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划分为几个最基本的领域,在这些领域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方式开设了一系列精品课程。相对而言,通选课有更明确更全面的素质教育目标,内容要精,方法求新,将来要承担真正学分制下的通识基础课角色,形成本科教学的通选——专业基础——专业相关选修三段制。”[2]可见,北京大学通选课程的设置不是出于摆设的权宜之计,而在于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工程。而不像地方高师院校仅把通选课作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修课程的延伸补充,且同样美其名曰拓展学生知识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理念上的差距,通选课沦为次一等级的选修课,校方管理层重视度不够不说,学生也自然不重视。从上课时间的安排上也可见一斑,基本上是教学效果比较差的7、8节和9、10节,甚至排到周六、周日上课。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的监督上也基本上是一个盲区。在学生眼里上通选课是为了凑毕业所需的学分,而不是进一步培养兴趣和提高修养。此外,这一层次学校的学生英语、计算机这两门课程就令他们疲于奔命,甚至不惜抢占和牺牲学习专业课的时间,导致专业课马马虎虎,60分万岁。专业课都处于被挤兑的现状,何来顾及通选课?在本人的通选课上总有做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课作业的学生,对此,只能表示理解,无语言表。余力的不足,学生只好做出舍卒保車的选择,不能不是一个重要原因所在。
其次,授课教师的层次参差不齐。美国大学要求通选课由各学院优秀教师来开课,而且以讨论课教学方法为主,重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例,许多教师名满北大,不仅仅是因其立足于本系的专业课教学,而是面向全校的通选课令其脱颖而出、声名远扬,钱理群、孔庆东等名教授便是这种情况。教授通选课和讲授专业课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即受业者不同,他们来自非专业的学生,彼此间专业跨度很大,兴趣点五花八门,水准也参差不齐。为此,承担通选课的教师仅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讲课艺术还不够,知识一定要丰富,兴趣点要广泛,且具备一定的组织教学能力,教学和管理两方面都要在行,两头都要硬。通选课课堂通常要么是听众甚多,认真听讲者却寥寥;要么是上课者寥寥,稀落得毫无气氛。而那种课堂爆满,听讲者聚精会神的理想状态少之又少。学生借故请假,各院系的假条管理也比较宽松,导致无故缺课、早退情况随处可见;从教者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求得双方两便,其实是共同的“堕落”,恶性循环显而易见。有一些学生求得了“真经”,专门选考勤松、能够轻松结业的课程,因为学分来得容易,自己也自在。此类学生的数量绝不在少数,似乎有蔓延的趋势,因为他们不断地向下一年级的师弟师妹义务传授 “真经”。通选课是必要的,但绝不该是这个样子。
第三,日趋边缘化的文学类通选课程
1.课程本身的边缘地位。首先,自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而来,铺天盖地的市场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高校的专业设置,所谓的热门专业和非热门专业之分也随之出笼。原来文科最好的中文专业不得不让位于外语、法学、经济、传播等实用专业,学生层次也要低于以上专业。其次,影像媒体铺天盖地,轻松地替代纸质媒体占据了学生的主要闲暇时间,从而使他们的阅读空间日渐逼仄。学生反映他们有限的阅读经验主要来自现行的中外流行小说,至于现代文学名著和古典文学名著少之又少。高校扩招导致原本资源稀薄的地方高师院校更加捉襟见肘,许多时髦专业纷纷上马,其实名实难副,引来学生、家长的不满。再则,学生就业走向市场,供大于求,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笔者在课堂上调查过学生对文学类通选课的看法,很多学生直言不讳地回答:没有用。他们的价值判断主要有两点:一不是专业课,二与社会需要(就业)不搭。读小说是中、小学生就可以做的事情,上大学学习怎样读小说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选修文学类通选课简直是不可理喻,只不过是凑毕业所需学分而已。他们不仅轻松地否定了该课程,连承担该课程的笔者也一并否定掉了。看来不仅仅是文学,而是整个人文学科遭遇到了滑铁卢。
2.中学语文教育的误区。作为大学生都清楚语文课是基础教育的主科,是升高中、入大学必考的三大主科之一,即或到了大学还有大学语文这样一门课程。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和应试训练,每位高考过来的学生想必记忆犹新,无法忘怀。近些年来,我国语文教科书的篇目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篇目新,文学色彩也很浓,显然加大了审美教育力度。而且教师的教学手段日新月益,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直感地吸收到大量信息。从笔者的课堂调查得知:文理科学生中平素有阅读习惯和真正喜欢文学的学生凤毛麟角。语文教育只起到了升学的工具目的,并没有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目的。当今中国的中、小学生每天要应对做不完的作业和数不清的试题,文学变成了一道道绞尽脑汁的问题,等于挤掉了最重要的审美环节。一旦升学目的达到,每个亲身体验者不深恶痛绝才怪呢?从差不多需要天天学的语文到“文学无用论”的实践结果,其间的逻辑悖反不能不是一个问题的说明,启人思考。笔者原以为文科生会喜欢,理科生会差一些,其实都错了。事实上就连中文专业的学生都不喜欢读小说,因为他们的专业选择不是源于兴趣和爱好,是基于所谓的需要,或其他什么原因。如果说怪罪中学的基础教育没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恐怕大学文学教育也一样苍白无力。援引受调查的一个女学生的话:“不知什么原因,就是懒得动脑筋想问题”,是不是应试教育透支了她们的脑神经,似乎再也没有这个必要了。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通选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针对文学类通选课的如上现状,笔者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中做了如下尝试,既保持了良好地教学秩序,又让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成绩各有所属,能够较圆满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首先,开课的第一天不要急于进入“正题”(教学进度),先通过点名了解一下学生及所在的专业;向学生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目的,意在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和欣赏习惯,提升综合素质和改善人文修养。文学的价值不在于工具性,而在于潜移默化的人文性。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在南京讲学和访问时,参观了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观毕,他深有感触地认为:“人是多方面的,大学生对于美和艺术有一些了解的话,这对他个人、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会有良好的影响。”[3]杨振宁的一席话切中事理,每个人都具有多方面的潜质和需求,为此,我们的教育要尽量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可能。文学教育恰好能调和感情,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能陶冶人们的心灵,使人变得高尚纯洁。教师的讲解和说明一定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避免留下千篇一律的专业腔,好让学生容易亲近和充满期待。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对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感想部分作简要的摘记,教师定期抽查学生的笔记,课程结束时把学生的笔记情况作为成绩考核的一个重要参照,以此培养学生勤动笔头,勤动脑筋的习惯。对学生的考勤要常态化,要让学生知晓出勤情况与结业成绩有关,知道请假、销假的基本常识和对教师的基本礼节。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接听电话。
其次,课程讲授上一改昔日一言堂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最初几次课,教师选几个典型的篇目师范讲授,内容按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家简历、思想内容、作品艺术成就等几方面进行。同时,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发言小组,每组承担一个篇目细读,组员分工协作做专题发言,以此教会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教师把每个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计录在册,作为平时成绩,对每个学生的发言作认真地总结,并细心解答学生的每个提问。课程结束时,要求每个发言学生完善自己的发言稿,以小组为单位装订成册交给老师,作为课程结业考核成绩。这种教学模式的好处在于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组员之间、小组之间形成一个协同向上的竞争态势,活跃课堂气氛。各小组往往是以专业来划分的,究其实是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竞争,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系、部。讨论式教学模式是该课程的主旋律,但不仅此而已,与学生的互动要贯穿始终,每次课的教学环节都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是师生对话中一步步构建出来的。授课的对象是学生,若课堂上学生处于“缺席”状态,课堂的意义显然要缩水。一次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同步状况。顺便提一下讨论课对学生人数有一个限定要求,那就是人数不宜过多,一个教学班最好不要超过30人,可实际上一般都是50人,有时还不止这些。
再次,授课内容灵活多样。听课的对象毕竟是非专业的学生,显然专业课的内容选择不适用于他们。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老师要精要地介绍一些有关社会历史、作家生活、文学思潮等方面的知识。因为不能像专业的学生那样按部就班地展开知识点,所以问题的切入点很重要,这就要求讲授者平时的阅读积累、生活视野和讲课艺术。尽量少用演绎式阐释法,开篇介绍一套西式理论,然后框套鲜活的文本,而是多用归纳式解读法,从鲜活文本细枝末节处的分析入手,最后验证理论的可行性。篇目的选择也要格外精心,既要选择那些能够代表不同历史时期最高成就的,也要选择一些能够拓宽学生思维,以及那些跨时空、跨文化比较研究价值的篇目,如陆文夫的《小巷深处》和苏童的《红粉》,王鲁彦的《菊英的出嫁》和李锐的《合坟》,李昂的《杀夫》和金仁顺的《盘瑟俚》,等等。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不同时期文学的特点,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以及域外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等。
最后,搞3-5次课堂小测验,作为平时成绩。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不同于古典文学,后者经过岁月的淘洗早已经典化,而当代文学作品尚需时间的考验,尚处于发现经典的进行时态。为此,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强调已有定评的结论之外,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对文本进行多重解读,只要言之成理便可。当堂小测验的实施便是出于此种考量。老师先不含倾向性地客观介绍一个文本,要求学生边听边做记录,然后按各自的理解写个小评论,要求当堂完成,下课交上来。灵活的小测验方式,有助于学生听课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即刻开动脑筋,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鲜活的思维触须。下一次课,老师对学生小评论作一下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正不足和偏颇,并谈教师自己的看法,结论最好是开放式的一家之言。以此,师生互通有无,教学相长。文学课教学尤其要允许学生发表见解,找出根据,言之成理。
笔者的以上教学实践已历三载,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不足之处也在所难免。今后要进一步加强是引进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享受到更直观、更生动的画面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吸纳到更多的信息,从而进一步丰富课堂,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当今社会毕竟是媒体时代,现在的“90后”学生成长已与媒体的发展息息相关,媒体不能不是学生接近文学的一个有效手段,尽管媒体不能完全代替纸质的文学。现当代有些作家、作品被广而告之,其头功却是影视化了的媒体制品。如电视剧《围城》与钱钟书;电影《红高粱》与莫言、《大红灯笼高高挂》与苏童、《金陵十三钗》与严歌苓,等等。
通选课堪忧的状况在目前的各个高校十分普遍,包括非师范的其他院校。它是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相互影响的综合产物。社会是个大环境,学校是小环境,二者关系息息相通,且无法阻断。为此,最关键的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通识教育作为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手段,而不是仅仅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甚至是形式化的点缀。纠正认识上的偏差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过程,毕竟我们的专才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校的职能部门在通选课的设置、教师的选用及课程的监管上要进一步注入心力,让该课程发挥应有的作用。但是若想根本性地解决通选课的问题,中国的大学也应该像发达国家的高校一样在社会大环境中要保持办学理念的相对独立性,既然学校无法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但至少可以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上有所作为。此外,学校有关部门要多组织校内外的学术讲座,借用名师效应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多举办大学生艺术节、科普宣传周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注入“通识”内涵。否则,大学就等同于偏离了以质量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弃了大学的责任和义务,素质教育将流于空谈。从现实而言,中国大学存在走向世界的问题;从将来而计,中国存在引领世界的问题。
[1]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998年2号文件.
[2]北京大学教务处.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选课手册[M].2010-2011.
[3]杨振宁.南大畅谈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0-04-27.
Thoughts on Literature Class Liberal Optional Courses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HONG Yong-chun
(College of Literature,Tonghua Normal University,Tonghua,Jilin 134002,China)
In the end of last century,our country began to implement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Peking University and other major universities pioneered the scheme of liberal optional courses,local normal colleges to follow suit.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Anthology course,the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orm of the local normal colleges'liberal optional courses.
local normal college;literature;liberal optional course;teaching practice
H319
A
1008—7974(2014)01—0130—04
2013-07-01
洪永春(1964-)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博士生。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项目编号:GH13530。
(责任编辑:章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