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2014-02-12潘鸿燕
潘鸿燕
(山西省煤炭工业社会保险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浅谈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
潘鸿燕
(山西省煤炭工业社会保险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开放程度正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成熟,这使得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生存力,就需要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强化。本文对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进行了综合性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创新对策。
经济;企业;创新管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刺激,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在不断成熟,这也就给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让企业能够朝着目标计划发展,那么企业就必须落实好经济管理,让企业本身能够应对市场变化,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以此让企业得到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发展空间。
一、创新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当前市场大环境来看,创新经济管理是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必要需求。目前经济市场发展极为迅速并且相关的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环境下,互联网经济以及技术知识经济成为了推动市场前行的新动力,若要应对这种环境,企业就必须要对当前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改革,而创新将是改革的唯一途径。通过创新企业经济管理,可以让企业的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企业的经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创新管理手段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对资金资源进行配置,让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得到提升,同时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可以得到优化,企业必将迈向更高的层次。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当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经开始对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缺乏创新性的导向造成了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只停留于表面而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缺乏专业性的经济管理人才
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性的经济管理人才,这主要是由于很多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实力不够,因此在人力资源上投入不足,这就造成了人才供应不足。目前互联网经济以及技术知识经济已经成为了新的增长点,而人力资源则是技术知识经济以及互联网经济的重要保障。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人才支持,必然会给企业实现长远目标带来影响,这将让企业的发展空间被压缩。
3.经济管理体系还有待完善
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管理取得成效的情况下才能够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但是部分企业在构建经济管理体系时却没有与市场动态以及市场需求达到契合,这就让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也让企业战略规划不能如期实现。
三、新时期背景下实现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有效对策
1.更新服务理念,提高创新意识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营销强调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同时也强调了服务质量。因此,为了让客户得到理想的服务,就需要企业对当前的服务理念进行更新,并将这种服务理念融入到企业运作当中,这将大大地提升企业经济管理水准。在上述情况下,企业必然会得到更多的客户量,保证市场营销的充实度。另外,企业应该形成一种创新机制以及创新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企业的正常运营中,这样将能够带来一个良好的创新管理氛围。当然,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将企业战略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与经济管理形成关联,要对创新员工给予鼓励,为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带来积极的引导效用。
2.优化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才
一直以来,“以人为本”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企业发展必定建立在人才的基础上,那么在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将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进去,让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归属感,采用柔性化管理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效率。企业应该始终将人才摆在第一位,这样才能让企业员工的整体积极性得到调动,同时让企业具备更加敏锐的反应度,从而降低企业承担的经济风险。
3.构建完善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必须靠制度来实施,加强制度的执行力才能够让企业管理得到更进一步的完善,企业也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企业维持运营秩序的重要保证。在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紧密贴合市场情况来实施,在企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相契合的情况下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优化,让员工具备工作活力。通过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绩效管理制度、创新决策机制以及创新激励机制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1]陈晓练,徐晓云.浅谈财务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111-113.
[2]赵刚.知识经济情境下财务管理的创新[J].科技信息,2011(6):79-81.
[3]李玉敏,田祥宇.创新: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J].生产力研究,2013(6):21-24.
F27
A
1673-0046(2014)3-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