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发挥

2014-02-12李庭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文明

李庭高

(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山西 太原 030001)

浅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的发挥

李庭高

(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员办事处,山西 太原 030001)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顺应时代变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督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下应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起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审计工作应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生态文明建设;作用

一、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应重点关注的主要内容

一是项目选址、占地等是否体现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总体思路。土地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就是通过揭示土地利用方式的粗放低效的问题,严把土地闸门,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重点关注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土地是否经过审批,有无“未批先占”“多占少用”“占而不用”“低效利用”等违法占地的问题;是否存在对土地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由此带来和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沙漠化、耕地占补不平衡、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过多等问题。

二是项目建设是否体现了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低,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消耗强度高,能源消费供需矛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软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促进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总的目标,就是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节能评估,并按项目管理权限报节能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所使用的材料、设备、工艺等是否符合相关建筑节能标准,有无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如大家所熟知的空心或实心黏土砖(即常见的红砖),因其破坏耕地、污染大气的显著危害,早已被国家明令禁用或限用,但因为其价格低廉,所以仍被不少建筑公司选择作为墙体材料使用。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揭示,促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使国家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三是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从源头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监督建设项目是否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评是否客观、公开和公平,是否存在为了经济利益弄虚作假,弱化环保措施和要求的行为;是否综合考虑了建设项目实施后对各种环境因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是否同时实施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是否对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检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书所制定的环保措施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是项目建设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需关注的一个重点内容。环评措施不落实,一方面会造成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会激化社会矛盾,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例如某干线机场改扩建项目,其环评报告提出对飞机噪音预测值大于85分贝的居住用房和大于80分贝的学校予以搬迁另行选址建设,75-85分贝之间的过渡地区采取隔声措施,但该项目完工后,未经环保验收即投入使用,而噪音污染所带来的搬迁和隔音措施处理问题长期搁置未能有效解决,已严重影响到当地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引发多次群众集体上访事件。

五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审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后的环境影响以及防范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并提出补救方案或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可选取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建设项目、重大市政工程,以及垃圾焚烧厂、污水处理厂等污染治理设施复杂的项目进行审计,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并追溯环境评估各环节的责任。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用发挥的几点思考

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以对历史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探索、稳步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在具体工作安排上,要体现融入意识,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审计工作方案,体现在审计内容之中;在组织方式上,要有整合意识,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审计格局的思路整合审计资源,发挥各专业审计优势,借用外部力量开展联合审计,提升审计成果;在技术方法上,要有创新意识,积极探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包括其他部门的监督检查手段与方法,为审计提供数据和线索。

二是努力提升业务素质,适应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工作新要求。生态文明设及多个学科,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调整审计队伍结构和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一方面通过有针对性、专业性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聘请在资源环保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提供专业鉴定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突破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瓶颈。

三是“事前审计”和“事后审计”相结合。一方面积极探索开展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计,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另一方面开展跟踪审计,对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等项目要积极试行跟踪审计,确保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源环保工作措施和规划得到落实,突出问题得到控制或纠正。

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工作,提升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水平。一方面在审计实践中,应注重研究总结,通过学术交流和课题研究等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解决好审什么及怎么审的问题,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审计模式;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并借鉴国外先进实践经验,努力拓展审计内容,提高审计成果层次。

五是充分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要以审计所发现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和管理漏洞为着力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考核评价、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责任追究和赔偿等能够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1]刘家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力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EB/OL][2013-06-17].http://finance.people. com.cn/n/2013/0617/c365263-21867813.html

F23

A

1673-0046(2014)3-0156-02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建设项目文明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请文明演绎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漫说文明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