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与均衡发展对策

2014-02-12郑迪松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秘差距城乡

郑迪松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与均衡发展对策

郑迪松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现状,包括专业实训场地和设备情况、学生升学和就业情况、课程设置和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对产生差距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优化地区专业布局,提高专业集中度;改革升学考试,督促中职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加大对乡镇中职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等。

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均衡发展;浙江省

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凸显的突出问题,城乡教育差距是其中最显著、最重要的差距之一。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这种差距尤为明显。本文在研究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的基础上,分析其成因,并提出均衡发展对策。

一、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现状

2013年9月至12月,我们走访了浙江省内有代表性的六所中职学校,对中职文秘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向23所学校(约占全省开设文秘类专业中职学校数的50%)的文秘专业教师发放了中职文秘专业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1.基本情况

(1)被调查学校分布。23所学校中,14所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学校位于县城或者乡镇(以下简称乡镇学校);9所生源主要来自城市,学校位于地级市城区(以下简称城市学校)。

(2)在校生规模。14所乡镇学校在校生共有1491人,校均107人;9所城市学校在校生共有1537人,校均171人。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城市学校每届达到2-3个班的情况比较普遍,而绝大部分乡镇学校每届仅招收一个班的学生。可见,城市学校中职文秘招生情况好于乡镇学校。

(3)专业教师背景。14位乡镇学校教师中,9人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教育),5人为文秘(教育);9位城市学校教师中,4人所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教育),5人为文秘(教育)。与乡镇学校相比,城市学校中职文秘专业教师所学与任教专业的对口度更高。

(4)专业教师数量、学历和职称情况。被调查城市学校专业教师校均为4人,乡镇学校为3人;绝大部分教师学历为本科,城市和乡镇学校间并无显著差异;城市学校校均高级职称、中级职称为1.2人、1.3人,乡镇学校校均为1人、1.2人。以上统计结果表明,城市学校中职文秘专业师资强于乡镇学校,而且由于职称跟任教年限往往有一定关系,可以推断城市学校中职文秘专业办学历史也可能较久。

2.专业实训场地和设备情况

实践教学在整个中职教学中占重要地位。中职教育的目的并非是仅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生源,相当比例的学生将在接受中职教育后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培养的学生除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满足企业对中职文秘人才的需要。而加强校内外实训场地建设,改革实训实验教学,是提高中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然选择。

调研中我们发现,城市和乡镇中职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约70%的城市学校文秘专业设有专业实训室,如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的文秘专业拥有秘书综合事务实训室、档案事务实训室、会议实务实训室、无纸化智能会议实训室、礼仪实训室,实训设备齐全,基本能够满足技能型文秘人才培养的实训要求。仅25%左右的乡镇学校中职文秘配有实训室,办学硬件条件较差。

3.学生升学和就业情况

中职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有着升学和就业的双重需求。乡镇学校中专业培养以升学(含本科、高职)为主的占79%,城市学校这个比例是67%。可见,目前浙江省中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仍然是以升学为主,教学安排也注重与招生考试相一致。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也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71%的乡镇学校学生家长和67%的城市学校学生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升到更高一级的学校读书,仅约三成的家长希望孩子完成学业后参加工作。

毕业生的流向也证明了学校的导向、家长的期望是符合学生实际的。23所学校的2013届毕业生中,55%的毕业生最终通过单考单招考试考入本科和高职院校深造,其中乡镇学校升学率为59%,城市学校为48%。总体来看,乡镇学校毕业生升学的比例高于城市学校。

4.课程设置和开展情况

随着浙江省中职课改的推进,文秘专业单考单招考试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部分学校能及时跟进,按照课改精神和要求开设相关课程,但城乡表现不一。以《信息、文书与档案管理》课程为例,由于该课程是全新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几乎从未涉及,对各中职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多数教师尤其是乡镇学校的专业教师对课改存有较多的疑虑,尤其对档案管理实践操作几乎一无所知。据统计,43%的乡镇学校和22%的城市学校目前尚未开设该课程,城乡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相比较而言,城市学校教师能较快地适应教学改革需要。

二、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差距成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见,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某些方面差距较为明显,对教育公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可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等角度分析。

1.政治经济因素

长期以来,国家在城市的投入远大于乡镇,公共资源的配置向城市倾斜明显,市场资源不断向城市集中,教育资源城乡间配置也不合理。“分级办学”的办学原则决定了城市中职办学经费由所在城市负担,因而投入充足,而乡镇中职学校经费由县乡支付,投入不足,城乡间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其结果是城市学校设备完善,学生通过训练专业技能普遍高于乡镇学生,如城市学校文秘专业毕业的学生能认识和操作基本的办公设备,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外语的运用能力也明显优于乡镇学校毕业生。

访谈中许多乡镇学校管理者表示,文秘专业之所以缺少实训室,是因为学校有许多项目需要开支,而自身经费有限,实在无力购置设备;而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实训专项经费的投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部分城市学校文秘专业经费投入非常有保障,个别学校甚至在为如何将经费在规定时间内花出去而犯愁。

财政投入的差距除了导致乡镇学校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之外,教师待遇也明显低于城市,这进一步导致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集中,乡镇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相比出现较大差距。

2.文化因素

这里所指的文化,主要指人们态度、观念和见解。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的普及(201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9.5%),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较大的变化,城市管理者和城市居民的转变尤为明显。如近年来杭州市教育局一直坚持市区普高与中职招生比例基本保持在1:1左右,就是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学生家长将孩子送到中职学习,明白考上高中、读大学并非学生成才的唯一道路。乡镇学生家长的观念尚停留在过去,在经济条件可以承担的情况下,仍然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在考普高吃力的情况下,曲线救国,先读中职,再考本科或高职,成为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此外,城市学生家长除了关注孩子文化课方面的学习外,还注重艺术、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乡镇学生家长由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往往只抓孩子文化课成绩,意识不到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3.社会环境因素

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学生不能仅在校园内活动,还要主动与社会对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城市中企业数量众多,服务行业发达,文秘专业学生很容易找到实践的机会,而乡镇社会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学生没有太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尤其对于文秘专业的中职生来说,实践机会非常缺乏。整体教育环境的差距,使得城市中职文秘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良好的社会活动意识、较好的心理素质,这在他们同时进入高职院校深造时对比非常明显。如有些城市学校文秘专业成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践基地,感兴趣的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参加实践基地的活动,在教师指导下承担企业提供的实践任务,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这在乡镇学校是不可想象的。

三、浙江省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均衡发展对策

教育是重大民生问题,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给社会公平和和谐带来了诸多问题。同时,差异的存在给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有效衔接造成了障碍,也会在客观上影响高职教育的有效开展。有鉴于此,必须针对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相应的措施,推动中职文秘教育城乡均衡发展。

1.优化地区专业布局,提高专业集中度

作为一个规模较小的专业,虽然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学校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温州等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已经比较集中,但从地区内部来看分布仍然过于分散,不利于集中精力打造优势专业。如宁波市区开设文秘专业的中职学校有宁波市北仑职业高级中学、宁波经贸学校、宁波市鄞州职业高级中学、宁波市甬江职业高级中学等四所,由于生源被分散,每所学校每届基本上仅一个班的规模;杭州富阳市也有两所学校开设文秘专业。

生源的分散造成师资、实训场地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继续加大调整力度,将文秘专业尽量集中到少数中职学校(地级市城区视规模集中到1~2所,县级市集中到1所)。专业集中有利于地区师资力量的集中,最大限度保障教育经费落实到实处,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改革升学考试,督促中职学校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尤其是乡镇中职学校都将升学作为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并以此作为卖点吸引家长将孩子送来就读。各学校文秘专业的教学方式以教师理论宣讲、学生死记硬背为主,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力较弱。政府和学校需要在改变家长观念上下工夫,加强宣传,逐渐让家长意识到中职学校也能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学生。

与此同时,为推动学校主动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注重学生升学的同时培养企事业单位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应改革单考单招考试内容和方式,减少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增加操作技能的考核。在考试改革的推动下,中职学校必然会加大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一旦学生通过学习提升了实践操作能力,就业竞争力也会随之提高,家长“必须让孩子上大学”的想法自然而然也会逐渐改变。

3.加大对乡镇中职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长期以来,文秘专业一直被认为是无需较大投入就能办学的专业,因此各中职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往往不重视对该专业的经费投入。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文秘专业的发展历程却表明,文秘专业也可以巨额投入,并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政府向该校文秘专业建设提供的经费累计已达数百万元,建设完成的实训场地宽敞,实训设施非常完善,已成功为社会培养了2000余名实用型初级文秘人才,输送的毕业生得到许多用人单位的好评。通过将文秘专业集中到少数中职学校,地方财政加大对这些学校的投入,改善实践条件,乡镇学校也能享受到办学条件提升带来的益处。

[1]闫林德.中职教育:路在何方——论中职教育的定位与科学发展[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8):66-68.

[2]温小勇,陈富,孔利华.生态系统视阈下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基础教育,2012(12):36-40.

[3]王梅清.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8):53-55.

[4]庞旭瑞.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差距的现状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4):52-55.

G64

A

1673-0046(2014)3-0084-03

201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中职城乡教育差距的高职人才培养衔接对策研究——以文秘专业为例》,课题编号:SCG390

猜你喜欢

文秘差距城乡
论当代企业文秘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城乡涌动创业潮
提升电力企业办公室文秘工作水平的途径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办公室文秘的重要作用以及工作策略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中职文秘专业游戏化学习软件设计与实现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