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2014-02-12贾小爽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队伍

贾小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贾小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的意义、问题及改进路径三个方面,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今后研究应立足于服务学生,结合队伍建设实际需求,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着手,充分挖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内在影响因素,以促进教师发展的角度思考队伍建设机制的构建原则、方法和路径,切实提高机制改革的有效性。

学生资助;队伍建设;研究述评

一、研究概况

我国系统开展高校学生资助管理的工作只有十余年时间,相关研究虽然逐年递增,但从理论水平、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等角度来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提出,我国高校学生助学制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人民助学金阶段;人民助学金与人民奖学金并存阶段;奖学金制度、学生贷款制度及助学金制度并存阶段。随着高校助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高校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以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方式为辅的资助体系。但是现有体系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还有学者详细地从国家、高校、社会、学生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完善体系的策略。另外,其他学者还对学生资助的原则,学生资助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学生资助与入学机会的关系,学生资助与诚信问题以及学生资助体系实施的效应进行了探讨。

在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相关研究方面,主要涉及队伍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首先是队伍建设的意义。学界普遍认同队伍建设对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学者提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它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其工作具有导向性、主体性、开放性的鲜明特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在高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政治上的导向作用、学习上的督促作用、工作上的示范作用、生活中的关照作用、人际关系上的协调作用。其次是队伍建设的问题。学者们对于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研究首先侧重于对其现状和问题的研究,其现状和问题表现为规模偏小、队伍不稳定、自身素质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性和职业性等方面。最后是队伍建设改进的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实战性培训;尽快构建学生工作队伍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快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步伐;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真正形成全员育人的局面。刘天、孔德鹏还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杨爱民研究了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合理运行的模式。另外一些学者们从管理观念和方式、管理制度和体制、管理设备和技术、管理队伍建设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相应的措施来加强队伍的建设。国外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研究的历史比较长,我国对高校中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多参照国外的一些经验。李韧竹参考了美国的学生资助经验来对我国学生资助提出了一些建议: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学生资助明朗化;学生资助体系以贷款为主,其他形式为辅;建立简单明确的学生资助体系。何鹏借鉴英国高校贷学金的管理方式,认为应成立专门的学生贷款机构来管理高校的资助资源。

二、研究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种问题也应运而生,高校贫困生人数的不断上升催生了学生资助的问题。通过对学生资助工作的研究,人们对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更加深刻,学生资助工作的理论也相对成熟,这对于今后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学者提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勤、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大学生资助体系不仅是助困,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受资助的同时,获得学习、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强国战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保障高校困难学生学习权益的重要途径,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和构建和谐校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也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但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却不尽如人意,滞后于学生资助工作发展的需求。虽然说要想使学生资助的功效更好地发挥,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化和系统性,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实证数据的缺乏、忽略师资队伍权利保障建设、淡化职业倦怠及相关老师职业规划愿景等因素,使最后对策建议只能停留在刚性的制度构建上,不能得到支持和实施。特别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学生个体特点等都随着时代变迁动态发展,资助工作本身亦需要得力师资予以支持,如何构建一支合格的资助工作队伍成为工作中的难题。虽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建设的通知》(教人[2006]6号)要求各高校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人员队伍建设,原则上按学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研究生在校生规模1:2500的比例,在现有编制内调剂落实编制,并配备相应的专职工作人员,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棘手的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例如,有学者提出:“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主要以经济资助为主,精神、学习、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帮扶尚需完善。要促进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正视他们在成才中的劣势、优势,资助与教育并举,构建可持续的成才机制:以精神扶助为先导,以经济资助为基础,以学习帮助为动力,以心理援助为保障,以素质拓展为载体”。

三、研究趋势展望

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进行研究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我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和努力目标下,更具有研究价值。高校学生资助队伍建设根本上是要服务学生,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一般是指身心处于不断发展并需帮助和引导的正在求学的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具有教育基本要素、指向中心、内在动力和影响整体面貌的教育地位,具有教育活动的咨询与参与、教育者情感寄托与回应、教育内容建构与认同和教育实效体现与追求的教育价值。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可加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转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视角。因此,结合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理论研究层面,改变传统研究脱离教师本体,关注工作本身的偏见,以教师为本,以为学生服务为出发点,从资助队伍本身的特点出发,在组织理论、教师权益保障、资助队伍专业化等方面深入探讨,对相关理论进行补充和改进,同时也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引作用。二是在实践层面,相关研究将继续深入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的相关探讨,这不仅可以为今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组织结构的完善提供借鉴,使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也有利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促进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和发展;同时给高校学生资助资源配置方式提供新的参考路径,以实现资助资源得到公平的分配,减少高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加快和谐校园的构建。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进入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困难。因此,今后的研究应从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入手,从教师权益和职业生涯规划角度,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究,重点挖掘高校资助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队伍建设相关理论站在教师权益保障视角进行新的阐释。

资助队伍建设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环节,势必影响到资助工作成效。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是调动师资本身的工作积极性,摈弃以往刚性制度式的构建模式,从教师流动相关法律规制、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倦怠等方面解决队伍建设专业化的问题,这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应该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从组织理论、教师权益保障、资助队伍专业化等角度出发,探寻以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理论问题的不足并进行完善;其次是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机构中的人员设置原则、标准和奖惩机制进行探究,拟定出符合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的可行意见;最后是在队伍建设思考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资助资源分配机制构建提出设想,实现资助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

[1]高艳丽,马彦周,高源.高校学生发展型资助模式构建探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2(6).

[2]张红.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可持续成才机制探析[J].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

[3]王立仁,吴林龙.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几点思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G64

A

1673-0046(2014)3-0082-02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资助队伍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