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2014-02-12陈遇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管理工作

刘 云,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刘 云,陈遇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问题日益突出,认真查找并分析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并创新现有的教育管理方法与机制,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学生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这一群体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关系着高校班风、学风、校风的优劣。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各高校重视并强化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高。受互联网、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高校党员的教育管理也出现了教育管理效果不理想、党员素质不高、内容设置缺乏深入研究、联系实际不够、师资队伍不足等普遍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质量受到严峻挑战。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改进并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成为今后一段时间高校学生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党员的综合素质降低,模范作用不明显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高校发展党员的数量呈现增多的趋势,但是质量并未明显提高,而且有下降趋势。有些高校在发展党员时过分看重学习成绩,轻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发展为党员的学生在文化课程的学习成绩方面往往名列前茅,但有部分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对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往往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对党的相关知识深入了解的想法,对党员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不甚了解。高校的这些做法使得一部分学生党员在组织、参与集体活动,活跃班级气氛方面的模范作用不明显,班级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育管理的内容、方式缺乏深入研究,联系实际不够

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初涉党的知识的学生来说,高校应在教育管理的内容、形式上加强改革与创新,确保党员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的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良好的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方式还比较陈旧,缺乏新颖性。教育管理工作仍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等单一说教模式进行单向灌输,缺乏互动,使一些入党积极分子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再者,对发挥现代化媒体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运用认识不足,忽视了当前学生普遍具有的“网络情结”,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三)高校师资队伍不足,教育管理缺乏专业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党员的发展数量以及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数量也随之增加,但很多高校从事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人员并未因此而增加。在学校层面主要由党委组织部的老师负责,在系院层面则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实际上,高校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基本上由各系院的专职辅导员负责,而辅导员平时管理的学生人数多,整日忙于学生工作的各种具体事务,如日常管理、评奖评优等,以及教学任务。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党员群体,目前从事高校学生党员工作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使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大打折扣,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业性也受到影响。

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根本原因——大学生党员自身因素的影响

少数大学生党员在入党时就带有不正确的目的和动机,在进行党的知识培训的时候又不关注,导致在入党后对党员意识、责任意识和身份认识不够明确,想法不够深入,对党员应当担负起的责任缺乏研究与思考。大学生在加入党组织的过程中内心的惯性思维较重,从众心理比较明显,在加入党组织之前对党的认识比较肤浅,甚至写入党申请书都是跟着同学写的,还有部分学生申请入党是父母的意愿,而非自身要求等等,在加入党组织之后对自我的角色责任认识不到位,党员意识不强烈,对身份的认识还不明确,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二)直接原因——高校校园教育缺失与失范的影响

高校作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应充分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帮助学生尽快从思想上、实践上入党,并做好党员的跟踪培养工作。目前,高校党组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党员发展、轻入党后教育管理的现象。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而忽视了综合素养的要求。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员的特点产生的新情况,开展教育管理活动方面存在模式单一、方式与方法滞后等问题,缺乏活力与吸引力,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在学生入党前后有差异,重理论,轻实践。党员的发展工作公开度不明显,程序单一,没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同时缺乏有力的监督。

(三)主要原因——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也受到网络、社会风气等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增加了大学生在文化教育的选择和迷茫,使学生党员对党员的责任意识逐步淡化,对自身的要求逐步放低。当然,党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削弱了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学生党员对党的组织活动持冷淡态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党的不信任,认为党员干部都是在为自己谋私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经济本位和利益最大化的特点不可避免地会使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使学生的入党动机功利化,以满足自我为中心,仅仅满足于组织上入党,不求思想上入党,从而混同于一般同学。

三、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实效的路径

(一)强化队伍,创新方式,确保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教师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质量。因此,要按照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职结合的要求,拓宽师资选聘渠道,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教育培训教师。设立“辅导员——班主任——导师”模式,营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的氛围。

培养大学生党员,光注重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还不够,教师的教育管理方式对提升党员素养也比较关键。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与变化,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目标与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大学生党员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表现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因此,各高校要将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相结合,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和大学生公寓这两个教育阵地,拓展教育管理路径,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实效。

(二)以人为本,注重教育管理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在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既教育管理好大学生党员,又尊重、帮助大学生党员,实现大学生党员的全面发展。党员的教育管理,首先要对党员开展系统的理论培训,对大学生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其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大学生党员实践经验少、社会阅历浅的特点,突出实践锻炼在教育管理中的比重,通过组织大学生党员深入到社会,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与组织生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认同,也能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经受锻炼,增强他们的党性修养,不断成长。

(三)健全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建立学生党员长效学习教育机制。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使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党性观念不断提高。各高校党组织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党员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考核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等。坚持集中培训学习制度、报告会制度、大学生党员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四落实,建立党员学习档案,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施大学生党员综合素质民主评议和跟踪评价制度。合理的考核制度可以有效促进大学生党员长期保持先进性。定期召开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对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以及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民主评议。深入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存在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与措施。同时定期召开非党员学生座谈会,听取非党员学生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掌握信息、反馈信息,管理并约束大学生党员的行为,并将评价结果与其评奖评优挂钩。

[1]李淳仁.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

[2]冯昆,张澍军.“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规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杨燕滨.构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长效机制[J].教育探索,2008(4).

G64

A

1673-0046(2014)3-0068-02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憨娃入党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