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014-02-12张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竞争力政治

张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0)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张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北京 102200)

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就业指导职能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话题。文章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联系,指出了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着重分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为辅助手段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现实举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竞争力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近年来国内高校的普遍性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受各方关注。激烈的就业形势不但影响了大学生毕业的内心情绪和就业价值观,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涌现新问题。如何顺应形势、紧跟时代,继续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就业素养的强化功能,已经成为高校研究与探讨的热门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以德育人”为根本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教学活动,思政政治教育注重对人生观、法制观、世界观、道德观和心理品质的教育。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邓思想等先进理论为指导,旨在完善学生的人格与品德,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独特个性,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适应社会需求。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指的是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机会时,能够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更快速地展示自身所能所长,优先获得企业或者其他用人单位垂青而得到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有内在与外在之分。内在竞争力指的是大学生的持续发展潜能,包含创新能力、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情操、心理素质以及持续学习能力;外在竞争力指的是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与任务中表达、调用自身内在竞争力的能力,包括适应能力、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虽然相对来说外在竞争力更为显性,更容易在求职过程中被用人单位所发觉与欣赏,但外在竞争力离不开内在竞争力的实际支持,并且后者其实才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优势的根本来源。从内在竞争力的涵义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水平、个人情操也是用人单位所考察的对象,但现实中这些决定学生未来长远发展的因素常常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的就是弥合学生在这一方面的短板。

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弱化因素分析

(一)就业价值观错位

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择业时的行为向导,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他们科学定位自己,明确自身所长所好,并避免受到其他繁杂的就业影响因素的干扰。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常常包含对就业市场和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生群体就业价值观偏激有关。不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一味地以眼前经济利益为上,忽视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对自身专业技能和实际能力也缺乏客观评判,导致热门城市人力供过于求,广大乡镇小城无人建设的严重失衡状况的出现。

(二)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及创新精神的不足

当下,大学生行为功利化现象愈发明显,很多学生不重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导致专业知识不过硬,专业技术堪忧。还有很多大学生初入职场却心智浮躁,不但做不到“做一行,爱一行”,更没有敬业精神可言,工作玩忽职守、频频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既不精业又不敬业的人实难为用人单位所青睐。同时,不少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跟不上,学习方法落后、工作手法守旧,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懂得如何将所学所得与岗位实际相结合,同样不利于就业竞争。

三、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养成中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

要做事,先做人。一个没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良好的道德理念,只懂得个人享乐的人是断然不会为岗位、单位奉献自身力量的,因此也无从获得社会和他人的信任与认可。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明确做人原则,树立先进的行为理念,克服私欲的主导,成为一个善察大观、能为大事、值得长期信赖的人。

(二)启迪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奋斗目标,建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从而脱离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的精神状态。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促使他们发展成敢想敢为的青年人。某种层面上,创新能力也是一种特殊的思考能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条,而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创新行为的持久热情与主动性。

(三)增强大学生的行动力

当下大学生多存在自主意识过度而合作能力欠缺的问题。但没有人的岗位是孤立的,企业要实现效益、行业要向前推进,必须依赖团队的通力合作与全体工作人员的默契配合。可以说,协作能力的不足、技能过于理论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求职者的就业竞争力。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市场需求之大观,引导他们顺时而变,克服自身弱点,以岗位需求为指向展开自我发展。

四、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发展的现实途径

(一)建立以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不可以泛泛地做、草草地做,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实效性,就必须建立起相应的配套体系,系统规划、科学统筹相关事宜。高校应当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能力训练专门设立起一个机构,并长期保障机构的经费和人员支持足够其良好运行。同时,要确保大学就业指导机构的人员配置合理,机构的人员的专业类型、学历及年龄结构应当符合部门运作的客观需求。最后,要建立起完善的考评机制,客观考察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的工作成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个人表现。考虑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考评结果不应该只有单纯的参考意义,而应当与一定的奖惩措施挂钩,为考评本身注入压力与活性。当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竞争力培养体系能够运用的方法工具非常多样,高校应当善用活用。校报、校园广播、校内联网电视等传统现代传播工具均可以为其所用,适当运用各种措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转变,市场就业态势也在不断变化,高校要持续更新、不断完善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保持其科学性与时效性。

(二)以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指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1.群体就业指导与个人指导并重

高校大学生群体性就业指导一般指的是以班或者年级为单位进行的针对大学生就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代表性问题而展开的教育指导活动。活动形式多为座谈会、模拟招聘会及专题会讲等。群体性就业指导是当下最为常见、最富实效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办法之一,它的优势在于面向群体、效率高、覆盖面广,缺点则在于个体针对性不强。大学生个人思想政治就业指导则指的是为调解不同个体间就业问题差异而专门针对学生个人或者少数几个人的就业指导活动。它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异性,个人指对性强。由于不同学生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出现的思想问题及其他类型问题不同,校方往往会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和学生个人心理特点采用不同方式进行一对一辅导。

群体性指导与个人指导各有所长,所适用的场合与对象也不尽相同,但二者总体上形成了一种互补关系。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就业指导及思想辅导时不应当过度倾向于任何一种,而应当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与高校数量庞大的学生人群相较,高校人力有限,客观条件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效率。而学生群体中确实会有一些个体无法通过单纯的群体性指导解决自身在就业竞争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群体性指导与个人指导应当巧搭配、巧使用。

2.适时展开全程教育、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

所谓全程教育,就是说从一开始就应当把就业教育的内容与精神融入到学生专业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在整个校园环境内形成一种重就业实践、重职业研究的大氛围,并在高校中坚持、传承下来。但全程教育要分层次、有侧重。比如,新生应当注意职业启蒙教育和心理承受能力辅导;二三年学生要注重综合能力养成并尽早明确职业规划;而对于毕业生,则应当较多地展开职业实践体验。

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则一般实施于大学生临近就业选择的毕业时期。此时的大学生初入求职氛围,思想焦虑感较为严重,情绪及价值判断能力相对不稳定,故高校应当在这一时期集中进行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心理辅导。展开毕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方式有很多,但要抓住这一时期的毕业生心理,一般来说专题讲座、校友见面会、模拟招聘会较受学生欢迎并具有实效。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的重心要放在学生择业观的构建上,帮助他们纠正一些错误的择业思想、在个人利益之外多强调他们对国家与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敦促他们以一种长远的大视角看待就业这个几乎会相伴他们大半生的问题。

(三)在高校德育教师团队中建立起高素质的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组建一个高能高效的德育教师团队是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当下高校培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是某一二人的工作,也非一时兴起就能做好,它需要整个学校,特别是整支高校德育教育队伍的群策群力。要对学生展开就业能力培养与指导,教师们自身必须熟知学生的专业特点、适用行业,还要熟悉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与法令,懂得市场的发展走向和客观的人才需求类型。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要走出课堂,多走进学生群体,走进招聘现场,走进企业人力资源部门。

高校在展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时,需要以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为目标,在强化他们的技能质素的同时努力提升其思想政治水平,多角度、多层面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是高校的一项长期工作,校方在展开工作时要密切联系实际,积极观察变化,主动积累经验,确保培养理念与方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感。

[1]刘冬雪,康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4):42,64.

[2]熊楚舒.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5):268-269.

[3]谷岩,张东洁.思想政治教育与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 (3):76-79.

[4]庞春阳,任鹏.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优化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良性互构[J].理论界,2012(9):187-188.

G64

A

1673-0046(2014)3-0060-02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竞争力政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