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人文学《根》的文化价值探析

2014-02-12黄冬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美国黑人黑人文化

黄冬梅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2)

17世纪开始,奴隶贩子通过捕捉烧杀掳掠等暴力手段使大批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成为辛苦劳作的黑人奴隶。至此奴隶制在美国生根发芽,他们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极其低下,特别是那些在田间终日劳动的黑奴,每天被迫劳动18-19个小时,被当做“耕畜”般使用。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达400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随着北方工业经济的发展,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手工作坊劳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黑人奴隶的生存环境和人权问题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了专门为黑人的权利而呼吁的黑人文学。如19世纪50年代的《汤姆叔叔的小屋》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露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对于北部的废奴运动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此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黑人种族与美国主流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仍然处于不平等地位,黑人种族争取平等和自由权利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美国联邦政府在协调各民族和少数族群利益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长进。2009年1月20日拥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巴拉克·奥巴马在国会山上宣誓就职美国第44任总统。2012年11月7日,奥巴马总统赢得连任。作为一个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奥巴马的当选对于美国种族歧视的消融具有标志性意义,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对黑人种族,对在美国生活的亚裔、拉丁裔等少数族群的未来生活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以黑人文学为代表的少数族群的文学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推进作用。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黑人有了两种身份,即美国人和黑人。他们在身份文化问题上陷入困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学文艺复兴运动开始倡导黑人作家用文学来呼唤美国黑人文化身份觉醒,正视自己本民族的存在,鼓励黑人作家探寻本民族之根,挖掘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历史渊源。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如火如荼。黑人充分意识到他们和白人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是平等的,包括政治权利。美国文坛上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黑人作家和黑人文学作品,《根》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根》是生长于美国本土的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利历经十二年走过三大洲50多个图书馆及档案资料室,不断地考察研究和寻根溯源后写的一部自传性半纪实小说,记叙了这个黑人大家族一共七代人在美国成长和经历的故事。全书可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先祖父昆达在故土冈比亚的田园生活。在小说的前三十三章里,作者用细腻浪漫的语言描绘了先祖父琨达被掳前在西非冈比亚嘉福村原始部落的田园般的生活。琨达在非洲丛林中长大,吃着妈妈精心准备的食物,和小伙伴及兄弟姐妹们自由玩耍,听着村里老人讲故事,生活淳朴、和谐、平静。部落里庆祝丰年的歌舞和祈祷、篝火前的长老会、初生婴儿的命名仪式以及森林里男孩子的成人训练仪式都在琨达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塑造了他勤劳、坚毅、顽强不屈的个性品质。

第二部分,先祖父昆达被掳为奴的反抗与坚持。由于白人的野蛮掳掠,先祖父琨达不幸被掳,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在奴隶船上,在白人农庄里,先祖父琨达一次又一次地逃跑,一次又一次地被抓回,最后被残忍地斩断脚筋,受到残酷的迫害。他再也回不非洲了,但是他仍然顽强地坚持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他意识到“白人干的最恶的事是不让黑人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不让他成为完全的人。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来听一句曼叮客语,或是其他的非洲语。当女儿降生时,他偷偷地用传统的非洲仪式给女儿命名,教女儿非洲的语言和讲述非洲家族的故事,希望埋下非洲的“根”,让子孙后代能够记住自己是非洲人,根在非洲。

第三部分,吉西、乔治汤姆的挣扎与自由。从第二代昆达的女儿吉西开始,这个黑人家族已经意识到他们已经没有办法逃出这块大陆了,但是争取自由的抗争从来没有结束。吉西被白人主人奸污生下的儿子乔治仍然被当做奴隶使用,乔治聪明机灵,能驯养斗鸡,他想努力工作赚钱赎出自己的妻子,但贪婪的主人(也即他的生父)背信弃义,他最后用酒灌醉了主人,砸开保险箱,取得了“自由证书”。乔治的儿子,这个家族的第四代汤姆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终于可以带领全家人找到了自由的居处,并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了土地。

第四部分,黑人家庭的努力和成就。从第五代开始,这个黑人家庭获得了受教育和自由经商的权利,部分成员获得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如作者作为第七代孙子,成长为著名作家,他的弟弟成了联邦新闻署副署长,父亲是名牌大学康乃尔大学的教授等。

作者以自己家族在美国的发展为主线,横跨四个世纪,记录了美国奴隶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以深沉的感情、丰富详实的资料、超凡的想象力、细腻优美的笔触,为人们塑造了昆达、吉西、乔治和汤姆等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热情讴歌了黑人种族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英勇顽强地保卫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努力追求平等与自由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由的憧憬热爱和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的艰苦顽强的斗争。虽然是年代久远和大跨度的故事叙述,但是故事还是相当真实地反映了美国黑人种族自17世纪以来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岁月和奴隶制度对黑人种族的摧残与折磨,感人至深也令人深省。谈到写作的目的,阿历克斯·哈利说:“我希望我的书能给所有的黑人一种感受,使他们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并且为此而感到骄傲。我们因为缺乏归属感而觉得身为黑人是可耻的,我现在所做的是把我们的‘根’归还给所有的黑人”。

根,既是生命的来源,也是人类精神和灵魂的来源。在这个范畴中,悠久的历史、坚定的信仰和灿烂的文化就是根,是表现自我,反对种族歧视,保持尊严和个性,争取平等和自由的强大武器。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根》在1976年出版后,即成为当年美国十大畅销书之首,而后被授予普利策特等奖。1977年,据之改编的十二集电视剧在美国首播时,2亿多人口的美国人有不少于1.3亿同时观看,创造了美国电视史新纪录,获得了美国最为著名的电视奖艾美奖的九个奖项。1977年4月,美国国家书籍奖金委员会把历史特等奖授予了《根》,以表彰这部“非虚构的历史作品”。鉴于《根》的巨大影响力,美国有270所大学采用《根》做教材,许多中学专门开设了《根》的研究课。甚至哈利的祖先在非洲冈比亚居住过的村落的旅游业也兴旺起来,成了游人如织的旅游胜地。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黑人小说家托妮·莫里森说:“黑人只有保持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才能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在各异质文明空前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只有民族的文化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文化、个性的文化,才是人类灵魂永久的居留地。《根》不仅触动了黑人的心灵,同时也触动了其他生活在美国的移民的心灵。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大国,其白人种族来自欧洲大陆,原住民印第安人被驱逐进居留地,文化几乎荡然无存,来自亚洲、拉丁美洲、澳洲等地的人们也在漂泊和彷徨。《根》通过波澜起伏、命运多舛的家族故事,强调了美国黑人文化的灵魂和传统,不仅鼓舞了黑人种族的斗志,也使更多的少数族群和边缘文化人群得以重新认识自我,看到各自的文化前景,并通过对本族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探讨重新找到生命的活力和尊严。人们开始怀念自己的祖先和故土,各民族的后裔都纷纷钻进档案馆、户口统计局去查询自己祖先的身份来历,一些人动手写自己的家史,寻访自己的根源和传统。《根》同时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一个更广阔的的问题:在美国这个移民大家庭,我们怎样才能带着自身的的特点,带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融入社会,整个社会制度的建立如何才能保证所有族裔和民族的平等和自由权利,使他们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繁荣昌盛。这既是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问题,对全世界的文化多元性、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有着积极广泛的现实意义。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随着世界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应充分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民族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2013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是中华民族久远的梦,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梦想的基石,我们应发挥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团结稳重、和谐统一的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而努力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人生价值。

[1](美)阿里克斯·哈利.根[M].杨晓川,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2]聂珍钊.《根》和非虚构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89(4).

[3]刘晓茜.美国小说根的时代背景[J].外国文学研究,1994(4).

[4]贲秋华.美国黑人文学初探[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89(1).

猜你喜欢

美国黑人黑人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20世纪前后美国黑人的真实处境
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的空间建构
黑人谈河流
THE JAZZ AGE
谁远谁近?
从《宠儿》透视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
善跑不擅游的黑人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