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改在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4-02-12沈咏军
沈咏军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一、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意义
1.提高技术应用型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终极出发点就是为了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与市场的对接度,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以及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有利于课程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主动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放低姿态与市场接轨,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教师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走教学——实践——教学的工学结合之路,把建筑一线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带回课堂,提升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积极转变思路,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3.解决建筑施工组织课堂教学中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通过对建筑施工组织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梳理,突出理论够用、技能适用的原则,提高教学内容的适用性、针对性。同时也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授课效果。
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改方案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基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指出的高职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专业目标岗位群的调查走访,本课程的教改从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到教材编写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体现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项目化教学的专业教学改革的思想。具体地讲,根据专业分析工作过程,提取目标岗位群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能力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与设计实践项目。
(一)教学内容体系设计
1.梳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能力目标
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率,《意见》已经给我们的高职教学指明了方向,即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本课程通过相关行业、企业调查,分析相关专业工作中的典型工作内容并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努力做到与工程实际接轨。同时结合建筑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梳理分析出本课程学习中应培养的职业能力,即为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优化及调整的能力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能力。为此,本课程的能力目标确定为如下三个:(1)能用横道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2)能用网络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3)能在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及编制方法的基础上,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在梳理好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来整合教学内容,确定知识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遵循理论教学服务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思路,依据能力目标来确定教学模块,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针对性。因此,教学模块也即设置为三块: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原理、施工组织设计理论。
2.从职业能力目标出发设计实训项目
为保证教学有效果,完成能力学习目标,还需要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理实一体、教学做实现一体化,放眼建筑工程实际工作,取材专业工作实践中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内容,设计了本课程的实训项目,即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本课程的单项能力项目分别为用横道图和网络图编制分部、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则是编制一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在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训项目来引领教学、贯穿教学。
3.探索考核体系,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考核不是目的,但考核可以反映教学效果,促使教学双方通过考核来发现漏洞,找到存在的问题。本课程采用了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并重的思路,即在每一个能力教学目标完成后就进行理论与技能的考核。
(二)完善系统的理论与技能教学内容设计,形成校本教材
教学内容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为深入持续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题组联合同类院校教材编写水平优秀的专业骨干教师,及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完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为固化理论与技能内容的设置,完成了校本教材的编写。
教材编写主要思路为两条线,第一条线是突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即基于本课程设计的三大能力目标(1)能用横道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2)能用网络图编制施工进度计划;(3)能在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标准及编制方法的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实训项目选取则基于各专业目标岗位群的典型工作内容,设置了两个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单项项目和一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综合项目。即选取典型的房屋结构类型即框架和砌体结构,一是运用横道图形式编制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度计划,二是运用网络图形式编制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度计划。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则是从本分院蒋晓燕主编的《建筑工程施工图实例图集》中选取一套宿舍楼工程图纸,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设工程法规与合同管理》两门课程的实训进行融汇,共同完成一个施工项目的摸拟招投标实训。另一条线是兼顾考证融合,理论上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以作为学生或社会人员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及岗位考试的参考教材。
(三)探索适合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法
建筑施工组织是一门专业性和综合性均很强的课程,要把教学内容落在实处,突破教学难点,课题组必须探索或者引入适合本课程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在具体的教学方法设计上,课题组采用项目教学法贯穿教学过程,一个能力目标,对应一个教学内容模块,设计一个实践项目,再辅以多媒体教学、软件操作教学、案例观摩、实际项目模拟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学习过程。能力目标决不是靠教师讲授就可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项目的训练,形成真正的教学做一体,才能让学生获得工作能力。本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课时占到40%以上。
三、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改效果
1.能力培养面向工作岗位,帮助学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如果按常规的思路授课,很容易在高职教学中成为学科体系教学的压缩版,同时该课程属于管理学科范畴,在教改的过程中如果套用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内容则会显得生硬呆板,那么采用从单项能力培养再进化到综合能力培养这条思路是本课程组认为比较合适的一条教改思路。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集中精力,瞄准教学目标,大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授课效率。通过几年来的教改实践,对毕业生的一年一度的回访中了解到,本课程的能力教学目标,如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的编制等技能可以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就用得上,相关软件应用得心应手。
2.教师是教改的基础,也是教改的受益者
在实施教改的过程中,教师无疑是基础,他们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教改的行动者。高职教师实施具体课程改革的思想基础,首先要对高职教学有一个正确的课程观,《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给我们的教改指明了工作的方向,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很重要的一点,要使教改成功,教师自身的能力结构需要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匹配,这就促使我们高职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才能跟上高职教学改革大潮。实际上,教改的进程与教师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本课程组通过几年来的教改,任课教师纷纷给自身加压,大多数教师提升了学历与职称,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参与了建筑企业管理等,专业能力上获得了长足进步。
[1]郭慧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开发职教教材[J].中国编辑,2009(4).
[2]许长斌.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2).
[3]韩秋黎,刘孟良.高职建设类课程项目化、模块化改革文献综述[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