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回顾和展望

2014-02-12白振瑞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4年4期
关键词:东线中俄油气

张 抗 白振瑞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政府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简称《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简称《合同》)。这是中俄能源战略合作中又一重大里程碑成果。根据双方商定,中俄进口管道天然气将从2018年起,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进行天然气供应,前5年的供气量为(50~300)×108m3,第6年起每年合同气量为380×108m3。资源主要来自俄恰扬金气田群和科维克金气田群,合同期累计30年。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是在中俄两国领导人关心下,在两国政府直接参与下,在双方企业长期共同努力下实现的,是中俄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体现了互信互利原则。当然,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以及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实施尚有个过程,相关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为此,笔者仅就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相关谈判历程予以回顾,并对中俄油气合作前景予以展望。

1 谈判历程

1.1 两阶段谈判形成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开始淨进口,而北邻的苏联解体后进入跌宕起伏的转型时代。是时,中俄两国开始了从俄远东地区向中国出口能源的探索。对中国来说,从俄亚洲部分的东部直接将油气输往经济发达急需油气进口的东部最合算,这就是所谓东线。在地质上的东西伯利亚地台南部和东缘已发现了一批油气田,其中初步探明储量较多的是贝加尔湖西岸以科维克金为代表的油气田群,萨哈自治共和国以恰扬金为代表的气田群。从俄亚洲部分西部西西伯利亚南部一批老油气田直接南输经阿尔泰入新疆的管线称为西线。当时该盆地的油气主要西输欧洲,俄方认为如有富裕可向中国出口。显然,双方对西线的重视程度都不如东线。

以科维克金为代表的油气田群不仅距中国最近且探明储量足以供第一期管线所需。掌握这批油气田的俄私营公司尤科斯和外国公司积极寻求向中国出口,因为其气价要比在俄罗斯国内消费高出许多。从这里经蒙古南下到北京距离不长且沿线施工条件也较好,管线建设和营运成本较低。谈判进行较顺利,几个回合签署了一系列换文。

本世纪初俄罗斯进入“普京时代”后其内外政策发生一系列变化。天然气工业几乎完全被国家控制的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um)所掌握。于是,东线输气从线路、气量、气价、贷款到建设经营方式都得从头谈起。如果说,石油谈判经历了曲折历程,那么对天然气就可以说是曲折加艰苦的马拉松越野赛[1]。

近年来,由于经济政治情况的变化,往往是两国领导人先于谈判者形成推进合作的原则共识,推动了谈判进度有所加快。于是,近20年的谈判终于形成了协议框架。从线路上说,现今的东线需从科维克金先向东北行800 km到萨哈自治共和国的恰扬金气田群,拐向东南1 700 km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上的别洛戈尔斯克,再折西南180 km跨过黑龙江进入我国黑河,继取西南向经大庆至北京。为何舍近求远、舍弦而绕大弧,显然有出于俄方的良苦用心。从输气量上说,东线要求2018年通气,每年增输50×108m3,至2022年输气300×108m3,2023年起达到年输气380×108m3,合同年限30年,涉及金额据说可达4 560亿美元。于是业界有了4千亿美元的“世纪合同”一说。

1.2 临签字前达成价格方案

外交界早就预定今年5月亚信会期间普京总统正式访华,且传出最抢眼的动作将是两国天然气合同签约之说。客观地说,正是乌克兰变局促进了俄加强与中国战略合作以及加快开拓亚洲能源出口的需求[2]。为此,谈判进程必须加快。此前,长期影响谈判的双方气价上较大的差额已有所减少,但到5月20日晚仍有一定差距[3],可以说仍差“临门一脚”。据说谈判在最高决策者的关注下彻夜进行直到次日凌晨,两国元首终于在5月21日见证了签约仪式。两国政府主管签署《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相对应公司的总裁签署《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

天然气价格上确定了长期合同与油价挂钩的所谓欧洲模式,在其定价公式中的某些参数约束下气价与油价有一定相关性的起伏。据说在关键时刻俄方由普京亲自确定某些参数值以促谈判成功。按照商业合同惯例此公式和气价可以保密而不公布,但综合多种因素可以推断此合同的总体价格可能为350.8美元/103m3。依此并以现行汇率(1美元折合6.15元人民币)计算折合人民币2.16元/m3。这一价格略高于中亚气的进口价(约320美元/103m3),低于俄输欧天然气的平均价(约380.5美元/103m3)[4]。此价折合成液化天然气价约为12美元/MMBtu,比欧盟进口价高1~2美元/MMBtu,却大大低于东亚进口价(日本2013年均价为17.5美元/103m3)[5]。美林银行考虑到供气量是逐步上升的,结合其他参数变化推断实际气价有可能达380美元/103m3,依此计则相当于俄输欧天然气的平均价。可以说,双方在气价上均向对方作了让步。笔者认为,特别应考虑到的是俄开发远东油气田,其生产和运输的实际成本远高于早已向欧输气的西西伯利亚,也明显高于中亚。纵横比较可以说,合同的气价是互谅互让双赢互利的。

在谈判中俄曾提出中方给予俄方高额优惠贷款等金融支持的要求。对此,双方未达成协议。最后,中方答应向俄方支付250亿美元预付款。

1.3 《备忘录》和《合同》存在的不确定性

在漫长的合同期中气价仍可有一定的起伏,甚至某些定价参数也可有所修改。这在国际合同中是有先例可循的。因此,双方今后仍可有涉及气价的谈判。令笔者担心的是俄方能否如期足量供气。东线要求2018年通气并完成相当的输气量,工期仅为4年。此短期内要完成俄境内2 680 km管线及相应设施,最少要完成恰扬金气田产能建设、相应的天然气处理设施和凝析油利用设施。众所周知,沿线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却需跨过若干河流山峦、原始森林,且每年适宜施工的工期较短,施工甚为困难。椐普京讲为此需资金550亿美元(经验证明,预算往往明显偏低)。在乌克兰危机后外资和本国资金急剧出逃,使本来资金短缺的俄方更显捉襟见肘。中方预付的250亿美元预付款仅开发恰扬金气田群并铺设其通往黑河的管线,资金亦明显短缺。加上长期存在的技术人员、工人不足,设备落后,如果仍像过去那样对中方前往承包工程的公司多加刁难,是否能按合同规定期限输气很令人担忧。据外电报道,俄方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东西伯利亚糟糕的油气开发环境,Gazprum不可能在2020年前准备好对华出口足量天然气。刚刚代表Gazprum与中国公司签完合同的米勒总裁就说:“将在4至6年后开始对华供气”。此表态也印证了对工期的担心[4]。

业内人士注意到,俄罗斯还扬言在2017年通过管道向韩国供气。俄罗斯能产出那么多的气吗?

2 谈判经历的启示

2.1 东线线路绕行的原因

前已述及,最初拟定的东线基本上是走直线的“弦”,而现在的东线却是绕大圈子的“弧”,他们的起点都是本区储量最大较易开发的科维克金气田。为何舍近求远,这都源于俄方的要求。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三。其一,俄工业和能源部部长2005年曾声明,科维克金气田的气将全部用于俄国内需求。其实质是不愿把其中含有的相当数量的氦气(这是种航天和高科技研究必需的稀有惰性气体)供外国提取利用,而俄至今也还没能掌握具经济可行性的提氦技术。而按现在的路线和供气方案,该气田虽是起点却可延后至2022年前后投入开发。这就为其提氦技求的成熟争取了时间。其二,管线绕经恰扬金油气田群可大力促进该区的油气勘察开发与经济发展。而该油气田群又与东西伯利亚东北缘维尔霍扬斯克油气区带相呼应,进而使这两油气区的油气方便地通过此管线外输。这就走活了开发俄远东区的这盘棋。不言而喻,为绕道而需的更多资金要由争取获得第一批气的中国帮助俄分担。为此,俄在谈判中多次提出巨额贷款,可能今后仍要提出此问题。其三,绕道而行为将来向东至符垃迪沃斯托克,进而为向韩、日供气创造了条件。这与当年输油管线线路更改有异曲同功之处。

2.2 坚定合作信心,抓住有利时机促成双赢

长期参与和关注油气进口的人们都注意到两个有些矛盾的事实。一方面是俄罗斯有巨大资源潜力并欲以其开发出口谋发展,而中国具备帮助其实现这一要求的资金、高技术素质的施工力量和巨大的市场。这种明显的互补性和相邻之地利使得双方几乎可成为“最佳市场组合”,这种地缘经济关系可以构成两国经济战略性合作的基础[6]。另一方面是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加之双方都处在经济转型体制改革的变化中,达成能源合作协议进而实现管线高效运行却往往是一波三折,需付出艰苦努力,甚至要经历长期的谈判。此中可以出现因政府干预而使前期谈判成果搁置甚至无效的情况,也可出现政府首脑先行达成“备忘录”,而具体协议却在此后敲定,甚至有所反复的现象。显然,政府的政策对国际油气关系的影响很大。

近20年的经验给予我们启示:一方面应从战略大局出发坚定睦邻合作的大方向,在艰苦的谈判中锲而不舍地积累和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要抓住有利时机(特别在对方合作的需求强烈时)迅速推进,达成协议。东线输气管线是这一方式的良好案例之一。

3 中俄油气合作展望

3.1 可成为重要的进口源

仅就天然气来说,东线如能在2023年或稍后达到输气量380×108m3,届时西线亦可完成年输气100×108m3的相关建设。如中石油(CNPC)与诺瓦泰克的合同兑现,2017年可从俄北极地区亚马尔进口液化气300×104t(约41×108m3)。中方持有20%股份的这一合作项目可续签合同,由于预拟向欧洲,特别是美国的出口量将被迫大量减少,我国可明显加大其进口量。再加上中亚从2018年就达到的350×108m3进口,就可保障从北、西方向进口天然气870×108m3。随着合作勘探开发的进展,有望实施东线扩大至年输气(480~600)×108m3(可按500×108m3框算)的第二期方案,从中亚的年输气有望扩大至850×108m3。西线最少保持年输气100×108m3,如果欧洲仍保持目前的需求量降势,再加上西西伯利亚南部向深层的开拓,有向我国年输气(150~200)×108m3的可能。这样,从北、西方向管线进口天然气就有可能达1 500×108m3左右,即框算可达1.5×108toe。

与此同时,可期望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进口石油亦有相应扩大(见另文)。有了从北、西两方向的管输油气,不仅有利于实现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战略构想,而且使我国在进口油气(包括LNG)价格上增加了不少主动权。

3.2 世界油气格局变化有利于推动中俄油气合作

进入新世纪,世界油气供销形势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页岩气革命又为这一变化添薪加柴,使更多的人认识、承认了这种格局所带来的根本性变化。其一,供需宽平衡、供略大于需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即使在许多产油国有不正常减产情况下仍有大量畗余产能便是个有力例证[7]。这使得在油气输出国与进口国间互相依赖的关系中进口国完全被动的局面有所变化,前者要更多的为出口的油气去向操心并未雨绸缪,寻求稳定的买主,特别是进口量递增的大客户;而后者有了相对的主动权和使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可能。其二,世界油气生产、消费中心变化并趋向多元化。20世纪形成的油气格局表现为主要生产—出口地是中东及前苏联的乌拉尔山两侧,消费—进口区主要在欧美。而今后主要产区增加了大西洋两侧的北美、南美和西非,俄罗斯乌拉尔山两侧油气产量大幅度下降,美国、加拿大、巴西将在如世界油气出口中居越来越高的份额。北美和欧洲油气消费量呈降势,东亚至南亚的弧形带在油气消费进口中的份额持续增大,成为新的中心。生产—消费中心的多元化在天然气方面表现更为明显。除原有产地—出口区外,北美、东非、东地中海、澳大利亚等地都是欧洲、东亚—南亚等进口区潜在的进口源区[8]。

这种越来越明显的总体格局的改变不能不对俄罗斯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主要靠油气出口拉动经济发展并主要靠向欧洲出口的局面必须做重大调整,增加向东的经贸往来和油气出口是必然的选择。在政治上对俄步步紧逼的欧美—北约为了政治、经济上的主动必然要削弱俄对其油气供应,进而摆脱俄对欧洲能源上的控制。乌克兰的动乱也只是使这个转变过程更加凸显而已。全球供销格局变化和区域上欧对俄油气进口的減少这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冲击着俄传统的油气出口区域构成格局。长期的经济困境、曲折反复的发展道路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俄的经济难以再续走老路。为了生存和发展,俄罗斯会逐渐认识和适应这些变化,更加主动地加强与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油气、经济合作[9]。中国也应本着双赢互利原则,创新认识、审时度势,加快与俄罗斯合作的步伐。

3.3 从油气出发推动全面经济合作

近年来,在俄罗斯的主动要求下合作发展到能源和资源的多个领域。在上游勘探开发方面,中国石化(Sinopec)经过复杂的股份购买转让而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油)共有了乌德穆尔特石袖公司,接着中国石油(CNPC)又与俄石油共同组建东方能源有限公司,进入了两个有良好远景区块的勘探开发,继而签订了联合勘探开发萨哈林3号区块的协议。特别是2013年中国石油进入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公司,参与其具有天然气1.3×1012m3、油逾6 000×104t储量区块的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直到年产LNG1 650×104t的一体化项目[10]。显然,俄不允许中国国家石油公司进入其“战略性”油气田的禁令已经被打破。在下游方面,继中俄合资在天津建设1 500×104t的大型炼厂后,2014年中国石化又与俄西布尔公签约在上海工业园区建设年产5×104t的丁腈橡胶厂,满足俄方积极向高端石化领域发展的要求。

俄罗斯一直要求与中国在油气以外的其他能源领域展开合作,除逐步扩大了双方在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在下游的炼厂和油化工上合作外,近年来双方还签署了煤炭、电力、核电、矿业等方面的一系列合同。以电力为例,俄罗斯多次要求向中国输电以消纳其富余的电量。中国在东北已建成3条跨界输电线路,其中2012年投用的500 kV阿(穆尔)黑(河)直流输电网是中国外购电电压最高容量最大的输变电工程,至今已累计购电118×108kW·h。从外贸总量上看,中国已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贸易额达900亿美元,双方都有信心到2020年使外贸额翻番的计划提前实现。

3.4 推进中俄全面合作是长期的战略目标

从国际格局上看,美国和欧盟以及他们的军事组织北约从未停止过向俄罗斯的紧逼,乌克兰动乱只是最新的表现。美国的战略东移正在处心积虑地对中国施压、制造麻烦,企图遏制中国的快速崛起。这就迫使中俄两国加强战略合作,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经济发展[11-12]。

“远亲不如近邻”,在中国与邻国互利互助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战略中,与中国有最长的边界线的俄罗斯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的影响,俄罗斯的赞同和支持会对中蒙关系、中国与中亚各国关系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合作使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有了重要保障。而中国与这些邻国最典型的经济互补性又为其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中俄油气合作的进展发人深思亦令人振奋。我们看到,能源合作既是经济合作的突破口、带头羊,又是双方贸易构成的主体之一。从油气项目入手可以有力推动能源和经济的全面、深入的合作,而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使两国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更加坚实,进而向更高层次发展,为世界的和平稳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1]程春华.新形势下中俄油气合作特点及思路[J].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52-67.

[2]曾涛,查金才.乌克兰危机对世界能源行业的影响[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3):1-6.

[3]江旋.中俄天然气超级大合同接近“收官”[N].第一财经日报,2014-05-21.

[4]于欢,仝晓波.中俄天然气合作顺势而成[N].中国能源报,2014-05-26.

[5]庞昌伟.中俄天然气合作找到战略平衡点[N].中国能源报,2014-05-26.

[6]张抗.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211-314.

[7]张抗,罗云峰.从剩余产能看新世纪世界石油供需形势[J]. 中外能源,2014,19(4):1-5.

[8]张抗.美国能源独和页岩气革命的深刻影响[J].中外能源,2012,17(2):1-16.

[9]刘乾.俄罗斯能源战略与对外能源政策调整解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4):30-38.

[10]冯保国.中俄油气合作需思路创新[J].国际石油经济,2014,22(3):73-81.

[11]王海运.俄罗斯对外能源关系变化及中俄能源合作[J].国际石油经济,2013,21(6):47-51.

[12]熊伟,冯琦,牛新.基于地缘政治的中俄油气战略合作研究[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4,8(2):1-4.

猜你喜欢

东线中俄油气
中俄今起海上联演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东线混战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