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时代的县级图书馆发展对策刍议
2014-02-12彭姚
彭姚
(安福县图书馆,江西 安福 343200)
数字阅读是指利用网络、手机、手持式阅读器等数字化媒介获取信息的认知过程和交流信息的互动过程。百度百科将数字阅读的含义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阅读对象的数字化,即阅读的内容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如电子书、网络小说、电子地图、数码照片、博客、网页、影视、动画等;二是阅读方式的数字化,即阅读的载体、终端不是平面的纸张,而是带屏幕显示的电子仪器,如PC电脑、PDA、MP4、手机、专用阅读器等。数字阅读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在线阅读(即网络阅读)和移动阅读(手机阅读、专用手持阅读器阅读、笔记本电脑阅读、电纸书阅读等)。
相对于纸质文献的传统阅读,数字阅读展示出惊人的增长速度。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统计数据里,无论是理论研究中还是人们的感知里,无一不反映着这种变化。那么,数字阅读带给县级图书馆怎样的冲击?在数字阅读时代来临下县级图书馆该有什么作为?笔者拟对这两个问题做初步的探讨。
1 我国数字阅读现状及其特点
随着数字出版物的不断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数字阅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2012年国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国民数字媒介阅读率上升,传统书报刊阅读率在下降,并且预测数字化阅读将有可能成为未来主流阅读方式。我国数字阅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数字阅读方式迅速普及
手机阅读2007年才开始启动,手持阅读器又在2008年启动,两者均呈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这两种阅读方式由于使用方便,搜索信息快捷,其发展空间绝不亚于网络阅读。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戴上耳机就能听小说,坐在家里就能逛数字图书馆……在数字化阅读时代,纸质图书阅读已经不再是阅读的唯一方式,网络、手机、PDA都可以成为阅读的媒介,这些新兴的数字阅读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群的追捧,并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2 数字阅读技术日新月异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进步,笔记本电脑、手机、PDA、E-book 阅读器、E-ink 电纸书等各种形式的数字化阅读工具层出不穷,图书、报刊等信息载体几乎都有了数字化的面孔。数字出版物的格式也日益多样化,比较常见的有TXT格式、HTML 格式、PDF 格式、AZW(Kindle)格式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数字阅读与出版技术行业,如亚马逊、索尼、谷歌等。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通讯营运商也加入了数字阅读技术的竞争,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都在建设自己的数字阅读平台。
1.3 数字出版市场爆发性成长
数字阅读的需求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的双轮驱动下,中国数字出版行业发展迅猛。相关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总产值已经达1 935.49亿元。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强势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增长点。而紧跟传统出版物出版频率、不断更新的各类学术型数据库如CNKI、万方数据等,也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读者群和较为完善的产业链。
2 数字阅读带给县级图书馆之困
阅读从纸质时代进入了纸质与数字并存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客观现实。那么,县级图书馆面对日益流失的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不能不注意到这些变化对自身的冲击和影响,不要让数字阅读成为冲垮基层图书馆工作人员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2.1 加剧了县级图书馆发展的忧虑
传统阅读方式的转变无疑加剧了图书馆读者的流失状况。县级图书馆原本就存在发展资金困难、人才资源匮乏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现在又面临数字化阅读浪潮的冲击,的确让图书馆人员不乏忧心忡忡,给县级图书馆馆带来发展的巨大压力。
2.2 县级图书馆馆藏结构转变艰难
随着数字出版资源的剧增和大量电子书的涌现,尤其是读者日益增长的数字阅读需求,纸质文献不该再是图书馆馆藏的唯一资源选择,要求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而数字资源相对于传统文献的“高贵之身”只能让县级图书馆望洋兴叹。
2.3 县级图书馆设施“升级”压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技术进步,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等新型便捷的阅读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使阅读行为不再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阅读变得更加便捷。从2008年到现在,数字阅读人数呈逐年不断上升态势,数字阅读这一庞大群体的产生,已对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深刻影响。
2.4 传统服务模式转型需求
数字阅读正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用户行为的变化对图书馆产生重要影响,将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数字阅读时代对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读者希望在网络享受到图书馆借阅服务;读者希望在图书馆能增加“自助”的服务方式,实现借阅便利性等。
2.5 对数字化人才渴求更加迫切
数字阅读时代要求馆员具备计算机网络知识、信息检索技术,能熟练掌握图书馆应用软件使用方法,能承担起为读者进行导航服务的能力。而县级图书馆一直面临着“人少事多”的困扰,人才一直是县级图书馆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数字化人才。县级图书馆馆员面临严峻的职业挑战,县级图书馆对数字化人才的渴求比以往更加迫切。
3 县级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成千上万的80后和90后形成了数字化、移动式的学习和工作方式,一些中老年人,也逐渐习惯用电脑、手机等信息工具获取文献知识。面对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县级图书馆如何有所作为,应对挑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着手。
3.1 摒弃“无为”思想,积极应对挑战
县级图书馆无论在经费投入、馆藏数量、建筑面积和人力资源上都是业界中所谓的 “小馆”,也正因如此,许多县级图书馆自艾自怜,还依然处于“等、靠、要”的思维,面对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感到无能为力。其实不然,县级图书馆作为基层图书馆的中坚力量,在我国图书馆服务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县域有着中心图书馆的地位,理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的图书馆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馆藏数量和建筑面积甚至服务人员数量都不是主要因素,而会更加依赖管理和服务的创新。县级图书馆可以积极融入到市馆、省馆的服务体系构建中,从而推动县域自身的服务体系构建。县级图书馆可以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区域文化,进行特色主题服务的策划和创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只要县级图书馆认清位置,抓住机遇,主动出击,就能够大有作为。
3.2 抓住发展机遇,构建服务网络
数字阅读时代的来临虽然导致传统阅读的衰退,但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印刷纸本随时随地即可阅读,不需要任何设备来辅助。纸本阅读是健康的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最基本的阅读方式。人们之所以越来越青睐于数字阅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便捷性。试想如果有一个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网络设施,图书馆服务就在读者的身边,图书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局面又会怎样呢?
随着国家愈来愈重视文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布局,按合理的“就近服务标准”在乡、镇、村广设图书馆或图书服务点,建立起覆盖县域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3.3 融入时代,用数字化武装图书馆
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很难实现信息的及时更新和交流同步。县级图书馆应该迎接时代的挑战,加速信息化进程,走向数字化、网络化,让数字技术在图书馆广泛应用。县级图书馆首先应该打造门户网站,要在网络上有自己的阵地,有自己的虚拟场所,这也是开展图书馆网络服务的必要条件。图书馆可以在网站内建立网上图书馆,方便读者通过网络OPAC检索查询借阅;开设网络学习平台,通过购买、制作具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的数字软件,让读者通过网络这个平台在家中或馆内学习掌握知识,丰富生活。
其次要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大力发展县级图书馆以下乡镇馆的电子阅览室建设,提供电子阅览室服务。电子阅览室是一个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是数字阅读时代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一个丰富多彩、形式生动、实用惠民的资源服务窗口。
3.4 推出数字信息服务,提升服务层次
数字阅读时代下的读者的兴趣、爱好、习惯、需求及信息使用行为有着不同以往的特点,因此,县级图书馆应该分析和考虑这些变化和区别,在基于传统纸质文献服务的基础上,开展力所能及的数字信息服务,满足读者的数字信息需求。
县级图书馆可以提供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回答读者在使用图书馆各种联机目录和电子目录时提出的咨询。可以通过FAQ的方式将一些读者经常咨询的问题及其解答分类整理后放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可以利用电子邮件(E-mail)、电子公告板(BBS)的方式进行读者与馆员的互动;可以采取在线即时聊天(QQ)、网页推送(Page Pushing)等同步交互方式即时解答读者的咨询。
县级图书馆可以推出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智能检索和信息推送等功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县级图书馆可以按照读者的定制需求,将资源库中的最新信息用电子邮件及时通知读者,或者基于RSS技术,将大量经过读者筛选的信息聚合推送给读者。
3.5 推广全民阅读,发挥图书馆导读作用
在数字阅读如日中天的今天,图书馆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数字阅读服务的步伐,也要看到它不足的一面。无论电脑还是手机,扑面而来的数字信息是海量、繁杂而良莠不齐的,其不良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对鉴别判断能力不是很强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因此,服务于基层读者的县级图书馆应该承担起数字阅读的导读工作,分析、判断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引导读者正确利用好网络资源,发挥图书馆的导读功能。县级图书馆应该认同和响应2013年全国图书馆年会上发布的浦东共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全民阅读活动中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参与、组织并大力宣传全民阅读活动,比如组织各类读书沙龙活动,开展图书评价活动,推出图书推介书目,举办作品鉴赏讲座、书展等。
[1]唐小美,李湘萍.数字化阅读:开启阅读新时代[N].广西日报,2009-11-11(11).
[2]王世伟.中国公关图书馆中的“大馆”与“小馆”[M]//城市图书馆研究:第一卷第一辑,2012:6-12.
[3]王春萍.电子书及其对图书馆影响的思考[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2):12-14.
[4]颜映君.新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对策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5):76-78.
[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摘录[EB/OL].[2013-12-17].http://www.chinaxwcb.com/2013-07/11/content_272462.htm.
[6]甘林.基层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建设[J].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