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我国古陶瓷研究历程述略*
2014-02-12王星
王 星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42001)
陶器的发明和使用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一部陶瓷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回顾人们认识陶瓷的历程并总结研究成果,这也是从侧面了解和对其认知的过程。对古陶瓷历程的梳理,有助于古陶瓷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
截至目前,汉代以前的文献中,尚未发现有关陶瓷内容的记载,直到汉代,出现一些零星的记载。据统计,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陶瓷内容的文献共42条[1]。这些文献中,大多数涉及陶瓷的内容仅是一个名词、一两句话,反映出来的信息较少。到了唐宋时期,文献中关于陶瓷的记载明显丰富起来,各类官私修史志、私修文集和笔记以及文人诗词等文字资料的大量涌现也为陶瓷文献的发展提供重要条件,不仅在文献种类、数量上有了大幅度增加,而且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据统计,唐宋时期涉及陶瓷内容的文献有506种[1]。元明清时期是古陶瓷文献快速发展时期,其显著特征是系统介绍古陶瓷文献的诞生。这类文献包括陶瓷专著或者书中有章节系统的记述陶瓷。
综上所述,古陶瓷文献的发展经历了从无意识的零星记载到有意识的侧面记载再到系统性、总结性记载这样一个不断扩展、不断纵深的发展历程。各时期关于陶瓷的记载基本上代表了所处时代人们对陶瓷认识的最高水平。古陶瓷文献就是人们对陶瓷认识水平、经验成果的集中体现。古代社会,人们对陶瓷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和陶瓷业的发展是一致的。陶瓷业的发展为人们对陶瓷的认识提供条件,而对陶瓷认识水平的提高又可促进陶瓷业的发展。
因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从汉代到清代中期,人们对陶瓷的认识方法没有突破,只是对一些现象的记述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古陶瓷研究,不过这些文献记载为古陶瓷研究的探索有重要意义。
1 以陶瓷把玩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探索阶段
从清朝晚期到民国初期(19世纪40年代年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历时80余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影响国内,加上中国社会长期的动荡,在这种背景下古玩业日渐兴旺。古陶瓷鉴赏和交易也随之悄然发展起来,与之对应的古陶瓷认知的所谓“口眼之学”大行其道。“这类方法没有一个准确的名称,其基本特征是在古董交易中逐渐摸索、总结出古器物鉴定经验,即重眼力,重传授”。这些知识,只偏重器物本身,对器物的历史背景、社会关系等重要问题基本不涉及,因此,“往往是缘物而发,见木不见林,片面不成系统”[2],这类人或者是重于鉴赏、把玩的收藏者,或者是专门买卖文物的古董商,或者兼有以上2种身份。古董商式“口眼之学”,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的对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科学化、系统化,为古陶瓷研究所用。
受这种古董鉴赏、买卖行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瓷学著述,如许之衡的《饮流斋说瓷》[3],此书综合前人认识和自己见闻,代表了清末民国初年瓷学认识的最高水平;陈浏的《匋雅》[4],对晚清民国初年北京陶瓷市场情况有所记载;赵汝珍的《古玩指南》[5],从鉴赏角度介绍古代器物的专著,有专门的部分涉及瓷器。
以陶瓷把玩和交易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探索阶段,虽然常常不被重视,但是这个阶段孕育出来一批勇于开拓、博学多才的新人,他们的新思维、新方法预示着一个新的古陶瓷研究阶段的到来。
2 以陶瓷考古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开始于以近代考古学方法及自然科学方法引入古陶瓷研究的19世纪20年代,是陶瓷考古的探索时期;后期以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龙泉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为标志;结束于20世纪80时年代初《中国陶瓷史》[6]的问世,后期为陶瓷考古的发展期。前、后两期合称中国古代陶瓷研究的发展阶段,现代考古学田野调查发掘方法和科技考古手段的运用是这个阶段古陶瓷研究的显著特征。
2.1 陶瓷考古的萌芽期(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40年后期)
随着近代考古学思潮的传入,我国的古陶瓷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创新。从19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古陶瓷研究进入陶瓷考古的萌芽期。这个时期的3位著名的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对我国古陶瓷研究进行了探索,并做出重大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这个时期我国古陶瓷研究的最高水平。
1)陈万里(1892~1969年)。陈万里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把近代考古学方法引进古陶瓷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他首先走出书斋,来到野外,把那些散落在古窑废址上的陶瓷碎片当成宝贵的研究资料,结合文献进行研究。从1928年起,他搜集到大量陶片,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开辟了一条古陶瓷研究的新途径。他被誉为中国古陶瓷科学研究的“导乎先路的拓荒者”[7],“中国瓷器研究的拓荒者”[8]。他在调查窑址的基础上,结合传世陶瓷以及文献资料进行古陶瓷研究,其代表作为《越器图录》[9]、《瓷器与浙江》[10]等。他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瓷器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2)周仁(1892~1973年)。周仁先生通过理化试验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分析古陶瓷胎釉化学成分及烧造工艺,并进行相关科学实验,使我国古代陶瓷工艺的一些发明得到了科学证实,对一些失传已久的名窑名器进行了试验和恢复,对我国古代陶瓷工艺进行了比较科学的试验和总结。自然科学方法的引进,开辟了一条古陶瓷研究的新路径,为我国古陶瓷研究向纵深发展和提高我国古陶瓷研究的科学水平创造了条件。
3)吴金鼎(1901~1948年)。吴金鼎先生在1938年出版的《中国史前陶器》[11]一书中,提出研究陶器6个大的方面即质地、厚度、颜色、制法、表皮处理和纹饰。在6个方面之下又分为不同的条目,如制法一项,又分为手制、轮制、模制及拍打4种。他指出,陶器的研究必须结合质料、技术和艺术,要在历史地位和工艺地位中找到陶器的位置。吴金鼎先生“把陶器的室内研究推向一个与历史条件和工艺相互作用的新高度”[12]这样系统科学的研究思维对后世陶器乃至所有文物的研究都有范式性的意义。
这个时期,在古陶瓷研究的方法和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取得具有奠基意义的重要成果。同时,陈万里、周仁、吴金鼎等的新的研究方法直接传授或间接影响了一大批古陶瓷研究爱好者。多数成为建国后,新中国古陶瓷研究的领军人物,如冯先铭、李炳辉、刘秉诚、李家治等。另外,陈万里、周仁两位先生,建国后依然从事古陶瓷研究工作,他们承前启后为古陶瓷研究的发展阶段做出卓越贡献。然而,社会动荡、研究力量分散等原因限制了更多成果的问世,中国古陶瓷研究的自然科技和考古学理论理论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因此,这个时期处在陶瓷考古的探索期。
2.2 陶瓷考古的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中国考古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古陶瓷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进入这个时期的代表性事件为,1956年起对浙江省内一系列古窑址(龙泉窑址)科学地调查、发掘和研究 ,苏秉琦先生在“第三次中国考古学年会大会”中指出:对龙泉窑址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陶瓷考古大规模崛起的标志”,而且是一个“良好的开始”。这一时期古陶瓷研究的成果以下分别从陶瓷田野考古、陶瓷科技考古以及专题研究等方面归纳。
2.2.1 陶瓷田野考古成果突出
建国后古窑址的科学考古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故宫博物院不间断地派专家到各地进行古窑址调查,冯先铭、叶喆民、李炳辉、李知宴、冯小琦等专家几乎跑遍了全国陶瓷古窑址[15],取得了突出成果。另外,结合墓葬等其他一些考古发掘的成果也推动了古陶瓷研究。
1)初步了解历代窑址分布概况。全国17个省、2个自治区都发现了古窑址。原始瓷器主要发现在在浙江绍兴和肖山;六朝瓷器也是浙江发现最多,其次为四川;唐代窑址在13个省有发现,江南地区八省,北方5省。从出土物看南青北白的说法,基本正确;宋代发现瓷窑分布16个省和一个自治区。从出土材料看,宋代瓷窑大致形成8个体系,北方分别为定窑、磁州窑、钧窑、耀州窑4个窑系,南方形成景德镇、越窑、龙泉窑、建窑4个窑系[16]。另外,窑系之间相互交流的状况在出土陶瓷上也有明显的反映。
2)解决了大量传世陶瓷和其他考古出土陶瓷的具体窑口。经过30年的调查发现,积累了大量窑口的碎片标本,通过综合对比碎片标本、其他考古出土陶瓷器以及传世陶瓷,并且相互验证,不同程度上解决了传世陶瓷和其他考古出土陶瓷的具体窑口。
此外,古陶瓷田野考古还纠正了一些文献记载的错误,填补了一些时期古陶瓷文献记载的历史空白。
2.2.2 陶瓷科技考古向纵深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周仁先生的建议和周恩来总理、郭沫若院长的赞助下,在原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内成立了中国古陶瓷研究小组。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周仁先生的带领下,该所成为这一时期陶瓷科技考古研究的主要基地,对古陶瓷科技的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我国历代名窑的理化特征、烧造工艺进行了科学总结,使得古陶瓷技术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得到破解;以瓷器胎、釉结构的分析为依据,为古陶瓷鉴定真伪、窑口以及各窑系之间的相互影响提供了最有力的、最科学的依据。《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17]是周仁等关于中国古陶瓷研究的14篇论文,这些论文是这一时期我国古陶瓷科学研究的最集中成果。除此之外,还有《景德镇瓷器的研究》[18]、《我国古代陶瓷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19]、《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20]等专著和论文,这些资料代表了这个时期古陶瓷科技研究最高成就,将古陶瓷研究推向纵深发展。
2.2.3 专题研究进展明显
陶瓷田野考古和陶瓷科技考古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专题的研究,这一时期关于我国古陶瓷进行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讨论,并得出阶段性的成果,推动我国古陶瓷研究向前发展。
1)关于中国瓷器起源与形成过程的讨论。经过近30年的讨论,关于中国瓷器起源与形成过程,基本形成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白陶就是“原始素烧瓷器”,商代青釉器可称为“原始瓷器”,秦汉之际的青釉器应称为“早期青瓷器”[21];另一种认为,真正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商周时期的带釉陶是“硬质釉陶”或“原始瓷器”,并非是真正瓷器[22~23]。最后,陶瓷田野考古和陶瓷科技考古的研究者达成共识,“我国瓷器是在东汉时期形成的,从商代出现原始瓷器到东汉时期形成,其间经历了1600多年的的漫长时期”[16]。
2)关于我国青花瓷器起源问题的讨论。这一时期青花瓷器起源主要有三说:唐代说、宋代说、元代说[24]。过去学者多主张青花瓷器是受了波斯影响才出现的,起源于元代。但在1957~1983年,多次在唐、宋文化层中出土青花瓷片,因此主流观点也在变化。1985年《扬州新发现的唐代青花瓷片概述》[25]中,提出青花瓷器起源于唐代的观点,这一观点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
3)关于“官”和“新官”款瓷器产地的讨论。陶瓷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中,从内蒙古、辽宁、河北、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的唐、五代、宋、辽时期的墓葬和塔基中发现一批在器底阴刻“官”或“新官”字款的瓷器。除出土以外,国内外也收藏不少传世品。出土的以及传世的绝大部分为白瓷。由于出土地点不同,对于其产地等问题也产生了不同意见。这一时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湖南出土的“官”字款白瓷盒为湖南生产,其余“官”和“新官”字款白瓷均为定窑产品[26];二是,全国所见的的“官”和“新官”字款白瓷,都是北方窑场所烧,分别为五代或者更早时期河北曲阳定窑和辽国初期赤峰缸瓦窑的产品[27]。
这一时期无论是陶瓷田野考古、陶瓷科技考古还是古陶瓷相关专题的讨论,均取得了丰硕成果,陶瓷考古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
这60年古陶瓷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基本上理清了我国古陶瓷发展的脉络,这一成就为编写我国陶瓷发展历史提供了可能,《中国古陶瓷史》便应运而生。“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第一次全面、科学地阐述了我国陶器瓷器发展的历史,是中国古陶瓷研究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是1980年以前中国古陶瓷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28]”。同时,《中国陶瓷史》在编写过程中对陶瓷考古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为古陶瓷研究繁荣阶段的到来,做了重要探索。
3 以古陶瓷综合研究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陶瓷研究的繁荣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学术事业由复苏到发展,地区间、国家间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古陶瓷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其阶段特征、收获如下:
3.1 阶段特征
3.1.1 综合研究备受重视
这个时期古陶瓷的综合研究已成为一大趋势。这种综合包括古陶瓷相关学科间的综合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古陶瓷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多种理论、方法共同应用于古陶瓷研究等。古陶瓷综合研究是这个阶段古陶瓷研究的主要特征。
3.1.2 研究力量日益壮大
1)古陶瓷研究会的成立和壮大。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和中国古陶研究会,1991年10月社团成立时,两会合并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研究会举办了一些学术活动并出版研究成果,为推动陶瓷研究做了重要贡献。
2)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积极开展陶瓷科技考古研究。如,北京大学考古系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古实验室、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研究工作不但取得了显著成果而且培养了更多科研人才。
3.2 主要收获
3.2.1 陶瓷田野考古
1)基本上掌握了我国古窑址的分布保存状况。在前30年古窑址调查发掘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相关工作。这一时期的窑址发掘不仅仅只是配合基本建设,有时为了课题研究主动进行的。
2)汝窑的发现与研究。1987年上半年上海博物馆根据线索派员到河南宝丰县清凉寺调查,确认该地为汝窑窑址,并于当年撰写了调查报告[28]。1987年10月起,河南文物工作者,对该窑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北宋天青釉汝瓷20余件,并确认清凉寺不仅为北宋宫廷御用瓷器,也兼烧民用瓷,并出版《汝窑新发现》[29]发掘报告。2000年发掘出土一批烧制御用汝瓷的窑炉及作坊等设施,出土一批以前汝瓷中没有的新型器,并从地层上确定了天青釉汝瓷的烧造年代晚于本地民用青瓷这一关系[30]。
3)秘色瓷的发现与研究。秘色瓷在唐宋以来的文献中有记载,但长期以来关于秘色瓷含义的界定、出现的确切年代、以及烧造地点没有达成共识。1987年4月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14件青瓷器并为《献物账》所证实为秘色瓷,不仅为研究越窑秘色瓷的烧造年代提供了材料,而且明确这类器物的真正面目[31]。1995年在上海召开的“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对秘色瓷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产生了一些新观点,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32]。1998~1999年越窑寺龙口窑址的发掘,对秘色瓷的命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秘色瓷只是一个名称并作为商品的牌号,随着越窑匣钵的出现而产生,后来随时代的发展逐渐成为越窑青瓷的代名词。它并非官窑所产,而是民窑烧造的贡瓷[33]。
4)耀州窑的发掘与研究。198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立“铜川工作站”,从此对窑址展开了长达11年的考古发掘。揭示了该窑址从唐、五代、宋、金到元明5个文化层,确定了其800多年的烧造历史[34]。新发现了唐代三彩器、琉璃瓦、青瓷、花釉瓷和彩绘瓷,这些发现填补了西安地区唐三彩的空白;找到了“官”款青瓷;澄清了传世“东窑器”[35]的问题,并开展了关于所谓“柴窑”相关讨论[36~38]。
3.2.2 陶瓷科技考古
1)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中国古陶瓷胎釉化学成分数据库。李家治、罗宏杰、高力明等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中国古陶瓷胎釉化学成分数据库”,后经过不断补充,使胎釉的化学组成总数超过了700个。该数据库成为当时已知的国内、乃至国际上规模最大、数据最齐全的中国古陶瓷化学成分数据库。
2)了解了工艺发展史中由陶至瓷的中间环节,从理化角度确认了中国古陶瓷沿着“陶——印纹硬陶——原始瓷——瓷”,这条主线发展的,清楚了陶瓷工艺发展史链条上的所有环节。
3)给出了中国古瓷中钙系釉类型的划分标准,并研究了中国青白瓷钙釉演变规律。
4)用判别分析技术建立判别函数,对陶瓷器烧造年代和窑口进行断代或断源[41]。
3.2.3 相关研究研究和讨论
1)古陶瓷外销问题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外销瓷实物材料增多,外销瓷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一大热门课题。如,对唐扬州城址的调查和发掘出土了大批国外所发现的陶瓷品种,证实扬州在当时是国内外销瓷输出的重要港口之一。此外,学者们还将晚唐至北宋初期流传到东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的中国外销瓷归纳为“四组合”,即长沙窑瓷器、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及广东地区的青瓷[42]。1980年,福建德化召开了德化窑学术讨论会,并成立了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1987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水下考古机构——水下考古研究室,从1989年起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广东台山南海一号沉船的调查,福建连江定海湾白礁等地沉船的调查与发掘,近年来又在西沙一带调查收获了大批我国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外销瓷标本,对研究自唐代以来逐渐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即陶瓷之路 )提供了原始材料[43]。1989年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出光美术馆联合举办的“陶瓷之路”展,进一步展示了中国古陶瓷对外传播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成果,同时也是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古外销陶瓷方面的一次重要合作[44]。总之,多年来我国的研究者已在外销陶瓷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探讨的问题包括外销陶瓷的产地、窑口、类型、釉色和输出港口、路线、范围及产品内外销产品的比较、外销陶瓷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外销陶瓷对国外制瓷业的影响等,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丰富了陶瓷外销史。
2)关于“大明年造”瓷器年代问题的讨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从“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发现谈“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45]一文的发表,引发了“大明年造(制)”款瓷器年代问题的讨论。其主要观点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当在明洪武至宣德年间;另一种观点认为,“大明年造(制)”款根本不是官窑款,它的存在时间也不在至正至宣德之间的明代早期,恰恰相反,它是嘉靖至明末民窑通用的一个简化款式。目前,讨论暂告一段落,后一种观点得到多数人的赞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问题将会得到最终解决。
另外,此阶段在陶瓷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的基础上,结合陶瓷科技考古的理化测试等手段,编写了一批高水平的古窑址调查、发掘报告,这是这个阶段古陶瓷研究成果的反应和综合研究的体现。
然而,这一时期古陶综合研究的程度还不够,因而这个阶段至今为止还未结束。古陶瓷研究的道路还很漫长,前景也很广阔,还需要更多科技手段的运用、更多调查发掘工作的进行,更多综合型人才的加入。
4 结语
笔者将近代以来各时期古陶瓷研究的方法、成果进行梳理,并按照研究方法和研究程度将古陶瓷研究历程分为三段四期,即探索阶段(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中期代到80年代初期)、繁荣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其中发展阶段又分为两个时期:陶瓷考古萌芽期(20世纪20年中期代到40年代末)、陶瓷考古发展期(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
1 马志伟,等.中国古陶瓷文献著述内容特征及其原由探析[J].中国陶瓷,2011(10):41~42,45
2 刘毅.关于中国古陶瓷研究的几点思考[J].考古与文物,2000(4):72~78
3 (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
4 (清)陈浏.匋雅[O].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
5 赵汝珍.古玩指南[M].北京:中国书店,1984
6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7 罗常培.《〈瓷器与浙江〉序》[M].北京:中华书局,1964
8 李炳辉.中国瓷器研究的开拓者——陈万里先生[J].紫禁城,1986(6):2~3
9 陈万里.越器图录[M].北京:中华书局,1937
10 陈万里.瓷器与浙江[M].北京:中华书局,1946
11 Wu G D.Prehistoric Pottery in China.Kegan Paul,Londonm,1938
12 宋伯胤.对古陶瓷研究的反思[J].考古,1987(9):842~847
13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龙泉东区窑址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4 浙江省博物馆.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15 章宏伟.中国古陶瓷研究的成就与动态[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6):12~17
16 冯先铭.三十年来我国陶瓷考古的收获[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0(1):3~27,57
17 周仁,等.中国古陶瓷研究论文集[C].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2
18 周仁.景德镇瓷器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19 李家治.我国古代陶器和瓷器工艺发展过程的研究[J].考古,1978(3):179~188
20 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78(3):190~198
21 安金槐.对我国瓷器起源问题的初步探讨[J].考古,1978(3):189~194
22 李家治.我国瓷器出现时期的研究[J].硅酸盐学报,1978(3):190~198
23 叶宏明,曹鹤鸣.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看法[J].文物,1978(10):84~87
24 冯先铭.有关青花起源的几个问题[J].文物,1980(5):5~10
25 文化部文物局扬州培训中心.扬州新发现唐代青花瓷片概述[J].文物1985(10):62~67
26 李辉柄.关于“官”、“新官”款白瓷产地问题的探讨[J].文物,1984(12):58~64
27 冯永谦.“官”和“新官”字款瓷器之研究.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R].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8 汪庆正,等.汝窑的发现[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29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汝窑新发现[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1
30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宝丰清凉寺汝窑址2000年发掘简报[J].文物,2001(11):4~22
31 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J].文物,1988(10):1
32 陆明华.95“越窑、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文博,1995(6):5~14
33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等.寺龙口越窑址[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34 樵振西.耀州窑遗址考古收获[J].文博,1999(4):12~15
35 谢明良.东窑小记[J].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992(3):19~21
36 禚振西.汝窑、柴窑与耀州窑的几个问题[J].考古与文物,1989(6):90~96
37 禚振西.柴窑探微[J].收藏家,2001(8):2~9
38 谢明良.耀州窑遗址五代青瓷的年代问题——从所谓“柴窑”谈起[J].台北:故宫学术季刊,1998(2):31~33
39 彭善国.辽代陶瓷的考古学研究[M].沈阳: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40 刘涛.宋辽金纪年瓷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41 高力明.中国古陶瓷研究工作的新进展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陶瓷工业,1995(2):4~6,16
42 马文宽.长沙窑瓷装饰艺术中的某些伊斯兰风格[J].文物,1993(5):87~95
43 马文宽.中国古瓷考古与研究五十年[J].考古,1999(9):83~90
44 出光美术馆、故宫博物院.陶瓷之路——中国、日本、中东、欧洲之间的陶瓷交流[M].东京:出光美术馆,1989
45 张英.从“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发现谈“大明年造(制)”款瓷器的年代[J].文物,1994(2):62~71,91
46 欧阳世彬.从景德镇官窑的书款制度看岱吉屯“至正年制”"彩瓷碗的年代及其他[J].文物,1997(5):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