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质量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工会作用

2014-02-12

关键词:中国工会工会职工

施 宏

(江苏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南京市 210013)

社会质量理论,兴起于上世际九十年代中期的欧洲,它是社会学家探寻建立一整套超越政治意识形态的社会客观考核指标。该理论认为,只有充分提升公民福利、充分发掘个人发展潜能,并使其充分参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生活,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和谐社会。所谓社会质量,主要指社会经济保障(socio-economic security)、社会凝聚(social cohesion )、社会包容(social inclusion)和社会赋权(social empowerment)这四要素,它可以说是社会各组织发挥作用的四大空间。我国学者和政策分析者从二十一世纪初起开始对该理论进行本土化移植,它似乎也可用来分析当今中国工会之社会作用。这是因为,中国职工乃是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其生活质量状况,实在与社会质量息息相关,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和维护者,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无疑具有极大的作为空间。

一、探究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的作用之意义

我国现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价值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人们的种种社会实践,都是在探寻如何建成一个使人人都得到幸福的高质量和谐社会。但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用GDP作为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经济上去后,很多人却丧失了幸福感,因此近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小康社会的衡量指标中加入了幸福指数,这是符合历史潮流、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

中国工会也正经历着一种转型的考验,有人受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影响,认为工会越是强大,对劳动力市场自由的破坏力就越大,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有人认为,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工会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在此种质疑声中,运用社会质量理论来对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方面的独特作用进行研究,无疑对明确中国工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存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任何一个组织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不断认清其社会价值之所在。明确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的作用,这应该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中国社会城镇化加速,人口老龄化加快,贫富差距扩大化、利益群体矛盾突出,这些问题正导致社会分配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在此种变化中,如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如何保障使职工的权益不受侵犯,如何使其生活质量能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不断提升,乃是摆在中国工会面前的一道时代考题,它需要中国工会运用社会质量理论,予以合理有效而又有说服力的解答。

二、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所能发挥的作用空间

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发挥作用的空间,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体现于促进 “社会赋权”对职工的可及性上。社会质量理论认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一定潜能(知识、技能、经验等),且其潜能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有了这种实现,人们才能掌控自己生活,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从而达到社会和谐。我国改革开放至今,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社会阶层差距拉大、阶层相对固化等问题。与公务员、知识精英等阶层相比,普通职工阶层中的个体获得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参与社会管理经验的机率要少得多,这从各级人大代表中企业一线职工占比中便可窥一斑。普通职工群体缺少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及发展空间,既不利于保障职工的社会权利、认知权利,也不利于在不断变迁的社会中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所以,提升职工群众的知识、技能以及全面参与社会互动的能力、热情,对保障职工群体的社会权利、促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这是摆在中国工会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

二是体现于促进社会经济保障的实施与落实上。高质量的社会,要求社会能为其所有成员提供足够的社会经济保障,使其免于贫困和其它形式的物质剥夺。而高质量的有偿就业,则是保障人们生活水准和获得各种资源之前提。中国工会除通过充分参与国家、地方立法来确保提升职工群体所拥有的社会经济保障权益外,还可通过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直接维护职工的劳动报酬权益,同时也可通过技能培训来促进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而获得社会经济保障。

三是体现于促进职工群体的社会融入方面。社会融入又称社会包容,它是指社会各阶层在重要的经济制度中所享有的平等权,所考察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市场、健康服务、住房市场、教育等制度对公民是否具有可及性。在这方面,中国工会一直在做着自己独有的贡献,它在国家政策、法律制定方面的参与度及影响力,是其它任何国家工会所无法比拟的。如在《劳动合同法》的制定及修改过程中,中国工会充分主张职工权益,使多项有利于职工群众的条款最终得以确立;又如在劳务派遣工问题上,中国工会力主严格限定“临时性、短期性、可替代性”岗位范围和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劳务派遣工群体所享有的平等权。

四是体现于有效增强社会凝聚力上。中国工会具有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它通过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参加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监督企业执行劳动法律、在企业、社区建设“职工之家”等活动,将职工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有效增强了职工群体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三、中国工会在提升社会质量上应注意的事项

首先,中国工会应致力于提升自身参政、议政,参与社会管理的能力。和谐社会是通过合理范围内的国家权力运作、社会自治的有效展开以及这两者的相互配合与合作来实现的。原有的权力高度集中、政府统管一切的社会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现实要求。所以,我国政府正在进行社会管理创新,其核心内容就是由管治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事务管理将更多通过社会各利益主体间的协商共决来进行。因此,代表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群众性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中国工会作为我国职工群众利益的唯一合法代表,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和相对最为成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它必将成为社会管理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这就需要工会必须为此做好充足准备,在参与社会管理事务中扮演好职工群众的代言人,和其他群众性组织一起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其次,中国工会应进一步致力于推动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工会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这在保障职工社会经济保障权的实现、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职工的社会融入感等方面,都有着别的社会组织所无法替代之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民主协商制度,而企业民主管理、集体协商工作正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有利于其民主参与意识的树立,他们通过公共的合法的渠道对自身利益进行理性表达与争取,自身能力也将得到有效锻炼,这乃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所应有的社会成员素质保障。

再次,中国工会应进一步致力于社区工会作用的充分发挥。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职工经历了从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工会所承担的促进社会凝聚的功能,也将向社区工会转移。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将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大显著变化:一是第三产业中众多中小型非公企业将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二是劳动力流动性将进一步增大。由于许多小微企业缺乏组建工会的基础,劳动者队伍将呈分散化趋势。而分散的劳动力若长期处于无组织状态,则其利益抗争将呈碎片化,对社会凝聚将是一种极大伤害。因此,组建社区工会,将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分散、零星劳动者的组织化,增强这类职工群体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凝聚,避免他们被边缘化。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工会,应以扶贫帮困和促进就业为重点,引导职工互助互济,这对提升社会质量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另外,中国工会还应进一步致力于教育职能的充分履行。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步伐正在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一线工人正面临巨大失业风险。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对社会事务参与度低,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从短板理论来说,社会质量的高低和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高低呈正相关。因此,这就需要工会承担起全面提升职工素质、确保职工群体在社会经济急剧变迁面前有能力全面参与的责任。中国各级工会已在举行技能大比武、岗位争先创优等活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还应通过购买社会培训等各种形式为职工提供全方位的再教育机会。

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崛起的世纪,这种崛起不仅是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更重要的是将彻底改变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将踏上建设高质量的和谐社会旅程,在此过程中,中国工会无疑将有自己巨大的作为空间。

[1]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EB/OL]. http://www.cssn.cn.2013-01-01.

[2]张海东.社会质量研究:理论方法与经验[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张海东.从发展道路到社会质量:社会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J].江海学刊,2012(3).

[4]张燕生.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N].人民日报,2013-08-18.

[5]李平.工会在促进改善民生中的作用[J].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6] 郭红岩.试论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对民主政治进程的推动[J].理论月刊,2007(2).

[7]章友德.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工会组织的角色扮演与社会和谐[J].上海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中国工会工会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数读·工会
职工书画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三十二)
数读·工会
数读·工会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二十七)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演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