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014-02-12天津市宝坻区大钟镇初级中学岳树政

天津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背影作文教师

■天津市宝坻区大钟镇初级中学 岳树政

在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天津市宝坻区大钟镇初级中学 岳树政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做到既切实“减负”,又能确保学生成绩不受影响呢?笔者认为,首要的任务是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语文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是必须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积极性很高,能够开拓思维,充分挖掘智力潜能,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会从多角度考虑,多途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下面就自己教学中的一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巧于教学设计,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关键在教师,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一节课。

以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为例。刚开始,我只是很笼统地告诉学生活动主题是“民间采风”,任务是要用导游身份向游客介绍我们的家乡“大钟镇”。我把全班分为六个小组——交通运输、风味小吃、民俗趣闻、旅游观光、群星璀璨、文化教育。任务布置后,学生就纷纷议论开了:大钟镇巴掌大的地方,有什么风可采的?谁会到大钟来旅游啊?大钟一点儿也不好……对此,我只是笑而不语,我想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找感受。课余时间,我找到各小组负责人了解进展情况,解答困惑,指导他们高效地分工合作。随着采风工作的推进,渐渐地我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他们不再消极悲观,而是变得主动热情了。有学生说:“老师,我从来不知道大钟镇还有这么多名人。大钟镇还有这么多风景名胜。”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将活动主题正式定为了“钟灵毓秀”。本次活动课分三大板块:大钟欢迎您,大钟风情知多少,共祝愿大钟好。第一个板块分四个小组,由各小组自行决定成果展示的形式,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赛谁最富创意。第二板块,由教师负责将各组资料进行筛选加工,设计了几组抢答题,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第三板块,在活动即将结束之际,各代表队依次说一句祝福大钟的话。在这一板块,学生说得都很动情。

大家准备了不下十天,但成果展示却只是一节课,因此学生们必须对众多的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加工,在有限的时间里富有创意地将最精彩的内容以最精彩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次采风,无论是从实践角度,还是从语文学习、写作角度;无论是从乡土风情的认知角度,还是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角度;无论是从情感态度角度,还是从价值观角度,学生的收获都是颇丰的。

二、注重问题导学,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强化问题意识是成功开展自主学习的切入点。传统的教学中,提问的权力大多属于教师,一般是让学生学“答”,这就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应从学“问”开始,而不是“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抓住一些有利时机提出问题。这样,促使学生在勤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好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求知的需要,是创新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所谓“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关注未来、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的良好愿望,是学生创新品质的良好体现,我们在回答这些问题时,不要只注重答案,而要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帮助他们发展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在文章中寻疑,进而质疑答疑,允许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合作,力求使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

比如,在课上,我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一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中心,由“问我”变为“我问”,由注重理解接受转向注重自主思维,答题时不必考虑“出格”与否,也不囿于答案的唯一性;即使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也让学生探幽析微,把目光聚焦在得出答案的过程上。为了能“显出”被全班肯定的有价值的问答,每个学生都能心无旁骛地钻研文本。当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时,再参与语言的交锋、思想的对抗,这样探究兴趣自然浓厚,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应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引导学生体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使文章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必须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学”,让他们去感知、领悟、想象。教师只去引导,引导学生体验,让学生“看到”“听到”,最好要让学生真正能够“体验到”。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体验到”文章中的人物,为作者而动情,能够因他们的痛苦而痛苦,为他们的悲哀而落泪,为他们的欢乐而开怀,为他们的希望而期待。

比如,我在上朱自清《背影》一课时,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我引导学生读文中开篇的描写,学生看到了一个灰色的场景,惨淡的背景,萧条的家境,父亲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给我买橘子的,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父亲、与作者的距离。然后学生们自主学习刻画背影的句子,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从“穿、攀、爬、微倾、努力、蹒跚”等词语,体会到了父亲买橘子的艰难,以至于后来父亲买完橘子回来后,我赶紧去搀他。当我问到“为什么去搀?”学生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感动。”此时学生们的心不仅“体验到”了父亲的心,也体验到了作者的心。文中车站送别和读父来信中再现父亲的背影,学生们都能自觉地体会其中的深意。课堂中处处弥漫着感动,有的学生泪光盈盈,真正体会到了父子情深。课将结束,教师小结,对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效果大加表扬。

我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让学生自问提这样几个问题:读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和我想的一样?哪些地方出乎我的意料?怎样出乎我的意料?我的预期是什么?出乎我的意料的地方我觉得出彩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反思,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反思,让学生对课文理解之后进行反思,就是让学生反思文章为什么能感动自己。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作品写得感人吗?第二,是什么打动了我?第三,为什么打动我?比如,在讲完《背影》一课时,就可以如上所述让学生反思,然后请学生们回忆自己的生活,仿照《背影》写一下自己的亲人,也选取独特的视角。作文交上来,学生们都写得十分精彩,因为课上,学生们都看到了《背影》实际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每个人生活中都有,都有感动的瞬间。所以这次作文交得特别及时,连平时最不爱写作文的学生也交了。我第一个打开他的作文:《我的妈妈》,文中说的是每年除夕之夜,妈妈都包一个红糖馅的饺子,说是“幸运饺子”,谁吃到就意味着谁一年“走红运,幸运”。每年都是我吃到,今年我特意弄了一个记号,盛饺子的时候放在妈妈的碗里,心想今年一定让妈妈走红运。吃饭的时候,我就想看到妈妈惊喜的表情,无意间我一咬就吃到了,这时妈妈高兴地说又是我儿子吃到幸运饺子了,此时我满含泪光。看了这篇作文后,我感慨万千:只要用心体味生活,任何人都能写出令人感动的文章。作文讲评课上,我请他读了自己的作文,同学们听了都非常感动,同时向他投来钦佩的目光,他也十分自豪,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也因此倍受鼓舞。

自主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巧妙的设计下,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导下,有启思有质疑有体验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学生各种能力也会百倍的提高,以适应减负的需要,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 邵 莹)

猜你喜欢

背影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两个背影
背影
背影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