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2014-02-12赵红利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2期
关键词:房性乙组甲组

赵红利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新疆塔城 834700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临床分析

赵红利

新疆塔城地区人民医院功能科心电图室,新疆塔城 834700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44例患者作为甲组,将同期接收的老年其他疾病44例患者作为乙组。对甲组和乙组的心电图进行分析,并对比。结果甲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乙组,最高心率较高,最低心率较低,窦性、交界性、房性、传导阻滞、室性、ST-T改变病例较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必须重视心电图检查,加强早期诊断。

老年糖尿病;心电图;改变

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胰岛素分泌作用受损或分泌缺陷,促使该病患者出现高血糖,表现为多尿、多食、多饮、消瘦和疲乏无力等症状。该病易引起心血管病变。心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的相关反应,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加强对老年患者心电图改变特点的分析,有利于提高对糖尿病引起心脏损伤的正确认识[1]。为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现搜集2012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44例患者,对其心电图改变特点进行总结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接收的老年糖尿病44例患者作为甲组,将同期接收的老年其他疾病44例作为乙组。甲组平均年龄是(75.36± 2.03)岁,年龄范围是67~89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5例、19例,平均病程是(11.01±4.5)年,病程范围是1.8~22年。乙组平均年龄是(76.07±1.69)岁,年龄范围是66~88岁,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是24例、20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甲组和乙组进行心电图检查。仪器选择ECG-6511心电机,指导患者在检查前休息15 min,保持静息状态,检查时采取卧位,对其进行12导联心电图。同时对两组进行生化项目检查,包括血脂、肝肾功能等。

比较甲组和乙组心电图改变情况。

1.3 统计方法

对该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电图异常

甲组44例中,41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93.18%;乙组44例中,19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43.18%;两组中部分患者伴有多种心电图改变。甲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乙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异常情况对比

甲组平均心率是(79±14)次/min,最高心率是(114±7)次/ min,最低心率是(51±9)次/min;21例窦性,占51.22%,其中14例窦速,8例窦缓,1例病窦;9例交界性,占21.95%;其中7例早搏,2例心动过速;37例房性,占84.09%,其中26例房早,7例房速,4例房颤房扑;21例传导阻滞,占51.22%,其中9例房室传导阻滞,10例束支传导阻滞,2例室内阻滞;36例室性,占87.80%,其中33例室早,3例室速;25例ST段压低,占60.98%;22例T波低平或倒置,占53.66%。乙组平均心率是(78±10)次/min,最高心率是(97±9)次/min,最低心率是(66±7)次/min;4例窦性,占21.05%,其中2例窦速,1例窦缓,1例病窦;1例交界性,占5.26%,表现为早搏;4例房性,占21.05%,其中2例房早,1例房速,1例房颤房扑;2例传导阻滞,占10.53%,其中1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束支传导阻滞;6例室性,占31.58%,其中5例室早,1例室速;3例ST段压低,占15.79%;2例T波地平或倒置,占10.53%。与乙组相比,甲组最高心率较高,最低心率较低,窦性、交界性、房性、传导阻滞、室性、ST-T改变病例较多,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高血糖会对心脏、神经、眼、肾、血管等组织功能造成一定障碍,产生慢性损害,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多病共存,一旦患有糖尿病,病程较长,更易引起多系统器官的慢性损害[2]。在该研究中,对甲组糖尿病老年患者和乙组其他疾病老年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甲组41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93.18%;乙组19例心电图异常,异常率为43.18%。甲组明显较高,表明该病患者心电图改变的发生率较高。甲组患者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在心率、窦性、交界性、房性、传导阻滞、ST-T改变、室性等。对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机制进行分析,考虑与自主神经损害、心肌病变、代谢异常、高血糖、微量元素缺乏、血液流变学及动力学异常、低血糖、血管活性物质等方面有关,在上述机制作用下,易引起心电图改变。然而,糖尿病引起的心肌梗死、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等并发症也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改变。

综上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电图改变发生率较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早期诊断。

[1]王金祥.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13(10):47-48.

[2]孟素芳.糖尿病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9(22):74-75.

R587

A

1672-4062(2014)06(b)-0033-01

2014-03-20)

猜你喜欢

房性乙组甲组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稳心复脉汤联合心律平治疗房性心律失常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