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生还是奸佞

2014-02-11段钱龙

百家讲坛 2014年9期
关键词:王旦封禅宋真宗

段钱龙

当宋真宗朝最著名的文臣陈彭年去世的时候,宋真宗亲自驾临陈家,痛哭许久,并对宰相感慨:“说起博学多才,当今世上极少有人能够和彭年相比。自从彭年来到朕的身边,他日夜操劳,勤于国事,从来没有请过假。朕多次提醒彭年,希望他多休息,注意保养身体。可是彭年天性勤勉谨慎,做起事来更加拼命……”说完,再三叹息,流泪不已。

作为最高领导,宋真宗给了陈彭年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忧国忘身、才德兼备、罕有其比的好官。可是,时人笔记却评价陈彭年“奸谄”,把他和著名奸臣王钦若、丁谓等人并称“五鬼”。当时人们还给陈彭年起了个臭名昭著的绰号——“九尾野狐”。

皇帝和史家的评价为何如此悬殊呢?

陈彭年博学多才,他编订的《广韵》是中国历史上流传最广也最为重要的一部韵书;他实际执笔、最后定稿的《册府元龟》是宋代四大类书之一;他编订的祭祀礼仪朝会制度成为历朝典范……可谓有宋一代最博学的史学家、学者之一。

他的学问并非天成,而是来自苦学。陈彭年是家中独子,读书几近痴狂。母亲看到他日夜苦读,身体消瘦,于心不忍,就禁止他晚上读书,让他早点休息。他却在母亲睡下之后,偷偷溜到其他房间继续读书。

苦学很快就有了回报。13岁时,陈彭年就写了一篇长达万言的巨作《皇纲论》,畅谈自己对儒家典籍的见解。其立论高远,让江南儒林大为震惊。小陈声名鹊起,连南唐国主李煜都听说了他的大名,后来还把他召入王宫,让次子向他学习。

宋平南唐后,小陈遇到了江南第一名士徐铉。徐铉也对他大加赞赏,主动把他收到门下,亲自指点他写文章。徐铉在南唐担任翰林学士,入宋之后出任散骑常侍,是宋初文坛数一数二的风流人物。有这样的名师指点,小陈的文章一日千里。20出头,参加科举考试时,他的文章已经在全国优秀举子中极负盛名。那一年,宋太宗为表示欢庆,特许民间大宴饮。小陈在人群中看到国家太平的景象,心潮澎湃,文思涌动。他骑着毛驴,从东华门走到皇宫门口,短短一段路程,随口就吟诵出几千字的华丽文章。一时间,百姓交口传诵,士林为之倾倒。

考中进士后,陈彭年到地方担任司法官员。几年间,他政绩卓著,深受器重。负责纠察官员风纪的御史中丞特意禀奏皇帝,说陈彭年颇有才具,堪为大用。于是宋太宗将陈彭年调到京城,担任大理寺(最高法院)法官。

尤为难得的是,在才高八斗、施政有方之外,陈彭年还为官清廉,从不贪污受贿。母亲去世,他照例在家守丧三年。而已经为官近十年的他,竟然没有半点积蓄,日常开支还要仰仗一个忠诚的老仆人做买卖来周济。就是在那样穷困的日子里,陈彭年也日夜苦读,手不释卷。

宋真宗即位后,陈彭年出任金州知州。39岁的陈彭年有才学,更有抱负。他在司法部门任职多年,又有着相对丰富的地方从政经历,对当时的弊政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主动上书,建议真宗,身为帝王既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又要目光长远,推行长期的强国之策。陈彭年提出了五项建议:设置谏官,整顿官场风纪,挑选精通律法的官员到地方任职;简化五代以来烦琐的律法;裁撤多余的部门和官员;提拔官员不徇私情,多听从公众的意见。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金州献策”。

收到奏章,宋真宗非常高兴,下令将陈彭年作为“贤良方正”的人才调到京城。但陈彭年并不想借上书邀取美名、获得官爵。他回禀说,金州有数十万民众,事务繁重,自己要在地方多历练几年,等任期满后再前往京城。这下宋真宗对陈彭年的印象就更好了,几番劝说,终于在三年后将陈彭年调入京城。

来到京城之后,宋真宗量才录用,让陈彭年负责修《起居注》。这时,陈彭年虽然不过是从六品官员,却可以时刻陪王伴驾,是皇帝的贴身秘书,可谓一步登天。一次,宋真宗提问:“墨智、墨允为何人?”在场的那些翰林学士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宋真宗回头问角落里的陈彭年,陈彭年叩头回禀:“墨智、墨允是伯夷、叔齐的别名。”在场的都是大儒,有人就不服气,追问陈彭年凭什么这么说。陈彭年不卑不亢地回答:“这个典故出自《春秋·少阳篇》。”还交代,这句话出现在哪一种版本的第几页第几行。宋真宗立刻命人到国家图书馆把不同版本的《春秋》都搬过来。结果证明,陈彭年所说完全正确。在场所有人都被彻底折服了。

翰林院首席学士杨亿原本负责编修《册府元龟》,每次写好两三卷,就会把书稿呈交真宗御览。几天后,杨亿总会发现发回来的书稿上不少地方有修改的痕迹,多时竟然有几十处,附注的典籍出处竟然比杨亿知道的还清楚。杨亿有些惭愧,又有些怀疑。宋真宗乃一国之君,日理万机,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时间钻研故纸堆?杨亿就偷偷询问关系好的宦官。有个知情人告诉杨亿:每次你提交书稿,宋真宗都会把书稿交给陈彭年看!常常是杨亿花几个月写的书稿,陈彭年加个夜班就全部改完了。而经过他修订的书稿,几乎是一个字都不能再改动的。

杨亿苦思对策。老这么下去,脸面没处放啊……最后他想出一招,去禀奏真宗:久闻陈彭年博闻强识,文章出众,请求您批准让陈彭年也参与编书工作!宋真宗答应了。从此之后,杨亿、陈彭年二人共同提交书稿,而发回来的书稿再也没有一处被修改了。

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在枢密使王钦若的挑唆下大搞封禅,以祭拜天地神明的方式宣扬自己的功德。封禅是历代帝王梦寐以求的大事,以前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和唐玄宗举行过。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仪式究竟要如何举行,许多大臣都茫然失措。最后,编订封禅礼仪这个烦琐而重大的任务就落到了号称“博学第一”的陈彭年身上。陈彭年不负所托,几乎所有礼仪都能够找到出处,让所有人都挑不出半点毛病。因为出色完成政治任務,陈彭年荣升工部郎中兼集贤殿修撰。五年之后,更出任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

不过,随着官职越来越大,陈彭年的名声反而越来越臭。

那一年,陈彭年担任科举主考官。如何才能更好主持本次科考?陈彭年殚精竭虑苦思多日,提交了一份改革科举弊政的报告。当他将方案送交中书省的时候,宰相王旦只看了标题,就把报告扔到了地上,还痛斥他一朝主持工作,就变更百年法度。陈彭年不得已,直接把报告呈递给了宋真宗。

原来,当时的科举选拔非常注重场外舆论。早在考试开始前,一些朝中大佬就会为相熟举子四处游说。常常是考试还没有开始,拔擢名额就已经内定。陈彭年认为,既然是以科举方式进行官员选拔,那就必须以考场内的文章说话。而宰相王旦反对的理由是:单纯的考试方式很不好,不考虑名声德行,只以一篇文章定高下,选出来的官员必定是有才无德之人。陈彭年反驳:“国家既然举办科举考试,怎能不以文章本身而以场外评价作为标准呢!”宋真宗左右权衡,最后还是同意了陈彭年的主张。

为了防止作弊,陈彭年又规定,从今以后,考卷必须糊上姓名和籍贯,由专门的抄手用规定字体把考生文章誊抄一遍,再由考官阅卷,严防考官和考生勾结舞弊。这几项措施和其他许多改革规定一样,大都被后世王朝沿用。

不久,新科进士名单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令人意外的是,有一个落榜举子正是陈彭年的外甥。外甥很不高兴,找到舅舅诉苦。陈彭年告诉他,自己身为考官,当然要秉公处理,落榜是因为他的文章不行,自己也帮不上忙。外甥非常恼火,在皇榜旁边发了张帖子痛骂舅舅:“取他权势欺明主,落却亲情卖至公。千万孤寒齐下泪,斯言无路达尧聪。”外甥认为,陈彭年为了获得公正的美名,刻意打压自己,以录取朝中那些权门子弟。一夕之间,京城官场疯传此诗,人人都嘲笑陈彭年绝情。陈彭年羞愤之下,拿着那张帖子到了皇宫,请求宋真宗批准重新进行考试,还自己一个清白。宋真宗再三表示自己相信陈彭年,可陈彭年就是不答应。最后,宋真宗只得委派他人组织那些举子重新考试。结果,再次录取的名单和陈彭,年当初录取的名单几乎一致,而陈彭年的外甥依然落榜。

可人们总是容易相信那些负面消息。污点一旦出现,再想恢复清白,根本就不可能。一些官员当面奉承说,陈大人果然公正,背后却少不了痛骂陈彭年冷血无情,为求升官把外甥也给卖了。

而陈彭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附和封祥。

以寇准为首的清流派官员极力反对虚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封禅活动,加上主张封禅的枢密使王钦若是为人奸诈、热衷权术、打击政敌不遗余力的小人,在这两个原因的作用下,负责封禅礼仪工作的陈彭年自然也就成了讨好皇帝、阿附奸佞的昏官佞臣了。

有一天,身为翰林学士的陈彭年有公务去中书省拜谒宰相王旦。王旦听到通传,想也不想,让人转告陈彭年,自己没空,有事情找副相禀奏。第二天,副相把陈彭年留下的公文转交给王旦审批,王旦却闭上眼睛,看也不看,就扔到废纸篓里了。副相很为难地说:“彭年是来商讨国政的,您这样做不妥吧?”王旦不屑地说:“无非是谈论封禅祭祀,以换取功名富贵罢了。”王旦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义愤填膺,但其实他本人就是封禅工作的重要推手。

大中祥符初年,承天门上忽然出现一匹白绢,上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文字。有的官员说是天书,一时间流言四起。宋真宗召集百官商议对策,正是宰相王旦带头说:“如今天书降世,必是皇帝盛德感动上苍!”有文官反对:“孔夫子有云‘天何言哉!老天都不说话,又怎么会有天书呢?”结果第二天,王旦就把那位文官罢黜了。

可是,史家却认为,王旦是在被宋真宗胁迫的情况下,无可奈何才支持封禅工作的;陈彭年则是主动跳进烂泥塘中,或者说,他本身就污秽不堪。很多时候,古人评价政治人物,不是看这个人才华如何、政绩如何,而是德行如何、站队如何。既然陈彭年赞同封禅是大节有亏,其他种种优点,遂成浮云。

其实,陈彭年就是一个爱读书、爱写书、爱钻研典章制度的书生。

他感念宋真宗对自己的信任,工作可谓殚精竭虑,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常常几天不睡觉,整月在官衙不回家,甚至大热天汗流浃背也坚持泡在衙门里加班,没时间回去洗澡换衣服。一次,宋真宗强令他回家洗澡,他洗澡后立刻又前往书房。看到路边落花满地,问管家这是什么花,管家说是石榴花。陈彭年疑惑地问:“冬天怎么会有石榴花呢?”管家说:“您上次回家还是去年,如今已经入夏,是四月份了。”陈彭年哑然失笑。

他当初进入翰林院时,院中还有杨亿等两位前辈学士,这两人也都是一时名流。等杨亿生病告假、另一位前辈病逝之后,宋真宗也曾重新任命几位翰林学士,可是对他们草拟的奏章总是不够满意。结果,陈彭年只能一个人做起了三个人的工作,不但要负责烦琐的编订典籍的工作,还要负责皇帝诏命的起草。

身为副宰相,陈彭年是典型的牛人。在中书省上班的时候,常常是十多个官员同时向他禀奏公务,而陈彭年手中写着公文,口中传达各种指示,眨眼间就办好了几十件事情。回到家中,还要接待满屋子的宾客朋友,有些是请教公务,有些是讨论文章……每天忙得团团转。半夜时分,宋真宗还可能传密诏让他进宫询问事情。

再有才、再能干,他也是个人。时间一久,陈彭年的身体就垮了。一开始,陈彭年偶尔会出现见到几个小孙子叫错名字、拿着点心却半天忘了吃的尴尬事。后来,陈彭年的记性越来越差,堂堂副宰相上朝的时候竟然把帽子也戴错了、官服也穿反了。宋真宗明白他的苦处,多次要求他保重身体。有些官员却嘲笑他为了功名富贵连小命都不要了。

天禧元年(1017年)正月,陈彭年负责筹划百官朝拜天书工作,几天忙下来,根本没有休息。正月初九,满眼血丝的陈彭年参与朝拜礼仪,跪拜了几个小时。礼毕,他去上厕所。也许是起身太急,陈彭年忽然一头栽倒在地。宋真宗得到禀奏,立即让御医陪同陈彭年回家治疗,自己则一早一晚都在关注他的病情。几天后,陈彭年略微好转。为了表示恩宠,宋真宗特意为他加封兵部侍郎职衔,陈彭年上表辞让,宋真宗不同意。然而,陈彭年终因积劳成疾,于二月初病逝。

就在病逝的前一天,陈彭年还在抱病工作。为了及时处理更多政务,他写字极快,用毛笔一天可以写上万字,但字迹比较潦草,除了一个常年跟随的下属外,其他人根本认不出来。听闻他离世的消息,宋真宗悲痛之余,让人到陈家搜寻陈彭年平时撰写的文章,居然找到了二十多卷。宋真宗思念陈彭年,特意晋封那个认得陈彭年字的官员,让他参与整理和誊抄工作。因病修养的翰林学士杨亿奉命进行校对,不久他奏报,陈彭年生前撰写的这些作品,所有文辞的引述出处没有一个字的错误。宋真宗再一次流泪感叹:像陈彭年这样博闻强识、才华卓越的官员本就少有,像他这样一生勤谨、到最后一刻也毫不松懈的人更是罕见!可惜他怎么才57岁就离開了朕!

陈彭年贵为朝廷副相,俸禄优厚,可他拿到工资,从来不买田地宅院,而是花钱买书,继续学习。宋真宗到陈家拜访,发现府上图书典籍随处可见,器具陈设却简陋不堪。听说陈彭年生前没有凭借权势给儿子安排工作,去世之后家中没有收入来源,子孙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宋真宗专门赏赐了陈家人,并封陈彭年的几个子孙为官,使他们可以领取俸禄,以免受冻挨饿。

一朝副相身后如此惨淡,一代文豪痴迷文字却毁誉参半,功过是非,实在让人慨叹,

编辑/葡萄

猜你喜欢

王旦封禅宋真宗
汉武帝封禅
泰山封禅
王旦的气量
王旦之清
王旦之清
封禅述略
背后说人“好话”的王旦
宋真宗为什么被皇后关禁闭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
宋真宗遭遇“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