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素质教育要求 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2014-02-11陆霄
陆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2
摘 要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不断向纵深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也必须相应进行改革才能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根据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体育教学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生活需要,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确立健康体育观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这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方法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的水平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深化。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体育教学也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发展进行相应改革。体育工作者只有在善于总结过去应试教育的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放眼未来,转变观念,认真研究,从而切实把握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体育教学中进行探索,在实践中寻求突破口,才能使体育教学工作适应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将从分析传统体育教育旧模式的弊端入手,进而对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体育教育的新方法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传统体育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体育教师自身固有习惯的影响
体育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不自觉中形成一种具有自身特点的固定教学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也会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如在准备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都是这样一种固定程式。这样时间长了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
(二)课堂结构固定化的不良影响
受过去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悖于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要求
(一)教育在改革
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
(二)传统的模式不适应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尤其是对七八十年代的青少年,起到了很强的效应。但是,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在现今的社会中,教师面对的是在优越环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少年儿童,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因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本来可以利用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但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条条框框,无形中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使课的形式单调,同时也把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情地限制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传统的授课模式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好,更重要的是把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教授给他们,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掌握方法,通过正确的身心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掌握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传统的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生长并形成的一种固定模式,片面强调了身体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和教育,不能以大多数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这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任务是不相符的。
三、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探索体育教学新方法。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新理念
在以往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往往主要要求学生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然而时代在前进,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不合乎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时代的要求,表现出不够全面与科学。因为这种观念忽视了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而这些方面又对一个人的一生将起着很大的作用。由于现代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应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及丰富的文化知识。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当今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此,在如今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提出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这样一个观点,不仅要求身体,而且还要求其心理以及其它方面都健康。所以,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就应时刻将增进学生各方面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确立健康体育观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加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最高标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二节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是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的讓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当然,在培养他们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得让学生掌握从事长期体育锻炼所需要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以上做的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让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体育教学方法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寓教于乐和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向发展。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教材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美、德等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力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使每节课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特点,在教育改革中走出适合素质教育的体育教学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