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气排球运动的研究综述
2014-02-11毕恩梅
毕恩梅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1-000-01
摘 要 排球运动于1895年诞生于美国,到如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了一个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气排球。气排球运动是由我国铁路职工首创并发展成为正式群众竞赛项目的。
关键词 气排球 发展
一、气排球的特征与发展
(一)气排球运动的特征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比赛难度小、强度低、趣味性较浓和观赏性较高的综合性有氧运动项目。它深受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1]。球体大而柔软,重量轻,球速慢。气排球由柔软的塑料制成,呈黄色。气排球的重量轻,体积比普通排球稍大且柔软,它的重量、直径分别是硬排球的40%和125%,因而球飞行度慢,打气排球时易找到击球点。场地简易,规则宽松气排球场地为12×6(米)的长方形,网高男子2米、女子1.8米,与羽毛球场地相差不大,建在室内、外均可。目前,专门的气排球场很少,一般利用羽毛球场地进行比赛。
(二)气排球的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成立了气排球协会,初步形成了有组织、有管理的气排球管理运行机制。福建省自1993年在福州部分高校离退休职工开展比赛之后,传遍福建八闽大地。莆田市气排球最早的根据地是在莆田县体委游泳池旁和莆田县供销社院内开始。1994~2001年是莆田开展气排球的初期。2004年,成都市排球运动协会工作人员观看了成都市铁路局举办的气排球比赛,认为气排球比赛不只适合中老年人运动,也适合小学生,气排球球体的性质减少了小学生学习硬排球的难度,可以通过开展气排球运动来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在2004年举行了小学生气排球比赛。到目前为止已经3年。同时为其它即将普及推广气排球运动的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二、气排球的比赛方法与规则分析
(一)气排球的比赛方法:我国气排球项目的比赛规则与方法,简明易行,利于公平竞赛,方便普及与提高,方便参与。比赛组织形式:一个队最多可有6名队员,一名教练员(可兼队员),一名领队,上场5人。比赛可分男、女组及不同年龄组进行。场地与器材,气排球比赛场地长12m宽6m,四周至少有2m的无障碍区,并且在场地上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5m的无障碍空间。场地地面应是平坦、水平的,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队员的隐患。球重100——120g,由柔软的塑胶制成。球网高度男子为2m女子1.8m。
(二)基本规则:采用每球得分制,每局21分,先胜两局的队为胜1场;每方队员轮换发球限定1次;方场区距中线2m的平行线称为限制线,队员在限制线外方可起跳扣球,队员在限制线内对高于球网上沿的球不能扣球或高压吊球,只许将球传入对方场区并必须具有向上的弧度过网;气排球其他方面的规则细节相应与硬排相类似。拦网:后排队员不能参与拦网,拦网时手腕和前臂不允许主动下压不能拦对方的发球和来自前场区队员的过网球。
(三)气排球的特点:1.安全性:安全性是相对而言的,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不可能是绝对安全的,然而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安全性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2.竞技性:体育运动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竞技性,体育的竞技性可以培养参与群体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参与群体的协作精神,可以激发参与群体的运动能力。3.推广性:气排球运动是由我国老年人发起的一项运动。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运动。
三、气排球运动价值
(一)健身价值
气排球是一项综合性的与有氧运动有联系的项目,它能激发和改善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延缓各器官的衰老,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是适合于老、中、青、少各年龄段人群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
(二)娱乐价值
由于球体柔软,手感好,伤害少,消除了对硬式排球的恐惧心理;同时气排球飞行速度较慢,使人容易找到空间感觉,并且它对技术要求不像普通排球要求那么高,人人都可以打,也打得起来。
四、我国气排球运动社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气排球教练员、裁判员无法满足社会化的需求
目前,除湖南省以外,国内现有的其他省、市气排球教练员、裁判员大多是兼职和离退休的人员,他们很少经过正规的技术学习,也就很难适应这个全面追求科学健身的时代。
(二)气排球运动缺乏明星效应
因为他们的出现,能促使人们对该项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以其为榜样和目标,积极参与到该项运动中去。例如篮球巨星乔丹、足球天才马拉多纳、排球名将路易斯等等,他们对各自运动项目的推广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所做出的贡献都是无与伦比的。气排球运动同样需要明星效应。
五、结论
加大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体育彩票的收益,积极支持各地气排球场地、器材的建设,促进气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的开展。平时要多组织群众多训练,还要选一批素质、技术好的队员组织成一支代表队,加强训练,以便以点带面,来不断提高气排球技术,提高群众参加气排球运动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姚鲆,等.气排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推广前景[J].体育科学研究.2007(6):25-27.
[2] 谢卓锋.张圣波.浅谈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及在中学推广的价值[J].运动.2010(5):119-120.
[3] 任天平.浅析气排球运动的锻炼审美价值[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8):247-248.
[4] 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849-85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