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国际战略中的反霸维和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4-02-11陈和香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广东深圳518034
□陈和香(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哲学教研部,广东 深圳 518034)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世界上公认的国际战略大师,他们的反霸维和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一贯认为,霸权主义既是国际形势紧张动荡的根源,也是世界和平与安全最大的威胁,因而他一向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外交的主要任务,并主张中国永远不做超级大国,永不称霸。在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认为霸权主义是造成世界动乱不安的总根子,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同时也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中国永不称霸。认真研究毛泽东邓小平这一思想,可以看出,他们这一深邃的思想,是对当前流行的“中国威胁论”的有力驳斥,有助于我国更好地贯彻和平外交政策。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中国的一贯政策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是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根本目标。邓小平曾指出:“毛泽东思想在世界上是同反霸权主义的斗争分不开的。”[1]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遏制加孤立政策,拼凑半月形反华包围圈。同时美国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加紧对世界各地进行侵略和扩张,并以经济和技术援助为名,控制他国的内政和外交,妄图实现其称霸全世界的野心。对于美国的这一霸权主义行径,毛泽东给予了无情揭露。1964年1月,他对《人民日报》记者发表谈话中提出:“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2]“美帝国主义称霸全世界的侵略计划,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到约翰逊,是一脉相承的。”[3]
为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主张对帝国主义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说:“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4]由此出发,他主张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奋斗,并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策略,反对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敌人。他提出:“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全世界各大洲的人民要联合起来,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要联合起来,所有受到美国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要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5]
20世纪60年代以后,苏联逐步走上霸权主义扩张道路,开始同美国全面争夺世界霸权,插手中东战争和安哥拉内战,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甚至直接武装入侵阿富汗。两个超级大国在军事上严重对抗和互相争夺,使得“热点”地区不断升温,局部战争和冲突频频发生,给世界和平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毛泽东十分关注,他把苏联称为“社会帝国主义”,对苏联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深刻揭露,并在他的三个世界理论中,把苏联和美国同放在第一世界,针对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呈现的苏攻美守态势及苏联的霸权主义对中国以及世界和平的威胁,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战略,联合美国在内的国家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进入新时期以后,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这一思想,进一步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中国外交的主要任务之一。1984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巴西总统菲格雷多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主要是两句话。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另一句话是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6]可以说,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邓小平逝世前,他都反复强调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值得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仍然高举反对霸权主义的旗帜,但在做法上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根据美苏争霸态势和中美苏关系的变化,我们反霸斗争的主要对象特指的是某个或某些国家,使反霸斗争经历了从重点反美、到同时反对美苏、再到侧重反苏的过程。并且,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我们同所要着重打击的实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搞得很僵,基本上处于断绝关系的状态。在新时期,邓小平在把我国国际战略调整为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战略的同时,调整了国际统一战线中反霸斗争的对象,其显著特点是对事不对国,提出谁搞霸权主义就反对谁,但同谁都来往的战略原则。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反对霸权主义,但不再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国家,而主要是针对其霸权行径,谁搞霸权就反对谁,这样就避免了与搞霸权主义的国家在国际关系上陷入对抗状态。邓小平对反霸斗争对象和策略的调整,使我们的反霸斗争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既不因为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立场而不同搞霸权主义的国家发展关系,也不因要同别国发展关系而放弃反对霸权主义。这一改变显示出中国的国际战略正不断走向成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扬。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制裁,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企图让我国步苏联、东欧的后尘,放弃社会主义道路。对此,邓小平处变不惊,力挽狂澜,强调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决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时他还强调:“我们坚持一个方针:同苏联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美国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同日本、欧洲国家也继续打交道,搞好关系。这一方针,一天都没有动摇过。”[7]正是以这一策略为指导,我们在反对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行径,同他们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的同时,继续加强同西方国家的交往,并且利用它们之间的矛盾打破他们对我国的联合制裁,赢得了反霸斗争的新胜利。
二、提出反对霸权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依据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首先是建立在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基础上的。主权平等是一项基本的国际法准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不论大小、富贫、强弱一律平等,都具有独立自主的国家主权,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其国家利益和权利无一例外地都应受到尊重,各国都有权参与和解决共同关心的国际事务。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现在说说大国小国的问题。我们认为,国家不应该分大小。我们反对大国有特别的权利,因为这样就把大国和小国放在不平等的地位。大国高一级,小国低一级,这是帝国主义的理论。一个国家不论多么小,即使它的人口只有几十万或者甚至几万,它同另外一个有几万万人口的国家,也应该是完全平等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不是空话。既然说平等,大国就不应该损害小国,不应该在经济上剥削小国,在政治上压迫小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政策和思想强加在小国身上。……不论大国小国,互相之间都应该是平等的、民主的、友好的和互助互利的关系,而不是不平等的和互相损害的关系。”[8]与此相反,霸权主义所奉行的是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的强权政治。它们无视别国的利益和权力,妄图垄断和操纵国际事务,这与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是格格不入的。因而为了实现主权平等原则,毛泽东和邓小平必然反对霸权主义。
毛泽东和邓小平对霸权主义的否定,还在于他们对于战争根源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私有制和阶级的存在是战争的主要根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列宁深刻分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指出:“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其目的与其说是直接为了自己,不如说是为了削弱对方,破坏对方的霸权。”[9]并指出:“‘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10]20世纪世界大战的爆发证明了列宁这一论断的正确性。但是,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许多变化,列宁所论证的帝国主义特征也有重大发展变化,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接连不断,甚至还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和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这要求马克思主义者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战争根源理论加以深化。
毛泽东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认为美苏争霸是造成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并由邓小平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阐明了他的这一思想:美国和苏联是“新的世界战争的策源地。它们两家都拥有大量核武器。它们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在国外派驻重兵,到处搞军事基地,威胁着所有国家的独立和安全。它们都不断对其他国家进行控制、颠覆、干涉和侵略。它们都对别国进行经济剥削,掠夺别国的财富,攫取别国的资源。”[11]这也是邓小平后来所指出的:“中国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领导的时候,就强调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并认为霸权主义是战争的根源。”[12]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根源,把人们对当代战争根源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给后人以极大的启示。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这一思想,并在认真考察当代世界战略格局和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更深刻和准确地揭示了现代战争的根源。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一针见血地指出:“霸权主义是世界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是危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的根源。”[13]后来他又多次谈到:“现在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是霸权主义”[14],“战争是同霸权连结在一起的。”[15]
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的论断,不仅揭示了当代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而且还是一种政治观念上的变革。它揭示了帝国主义与霸权主义之间的关系。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帝国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霸权主义则是一种国家行为,是国家的对外政策倾向,因而无论是帝国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推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不能仅仅从社会制度或阶级属性上寻找现代战争的根源,而是要深入考察各个国家是否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
邓小平作出的这一分析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苏联与美国在全世界争夺霸权,并武装侵略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是二战后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新问题。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内消灭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对外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反对民族压迫,反对强权政治和一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这就从本质上消灭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社会根源。但社会主义国家脱胎于旧社会,许多历史传统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可以说,苏联对外政策中所表现出来的霸权主义政策,有其形成的历史和思想根源。苏联是推翻沙皇俄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几百年大俄罗斯扩张主义的历史传统,对社会的影响是很深的。列宁对此有一定的批判,但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其在国内的影响。斯大林对沙俄侵略扩张政策并未予以彻底清算,反而在实践中犯大国沙文主义错误,为苏联后来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种下了祸根。因而邓小平用霸权主义这个中性词去取代毛泽东的“社会帝国主义”的提法,这使我们认识到,不能因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而认定霸权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不能因为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而不去反对它的霸权主义政策,为反对霸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用霸权主义来概括现代战争的根源,实际上还暗含了反对全球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邓小平指出:“在国际上,不仅有全球霸权主义,也有地区霸权主义。”[16]二战以来特别是两极格局解体以后,某些地区性强国,凭借其在地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实力,在一定的地区推行霸权主义的扩张政策,或是在超级大国的支持或怂恿下,或是利用本国或本地区的民族、宗教等情绪,不断制造事端,向邻国挑起武装冲突或局部战争,成为该地区动乱的祸根,是导致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的重要策源地。因此,我们提出:“霸权主义就是推行对外侵略扩张的政策,谋求一个地区或者世界上的霸权。辨别一个国家是不是搞霸权主义,不是看它的面积、人口和兵力多少,而是要看它执行的是什么样的对外政策。”[17]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行径,既反对全球霸权主义,又反对地区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小平在深刻揭示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后,坚定地指出:“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18]“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也就是维护世界和平。”[19]不反对霸权主义,允许霸权主义者横行霸道,维护世界和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中国永不称霸
毛泽东和邓小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也反对一切国家推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这是中国还处于贫穷落后时提出的政策,那么,等中国强大起来后,会不会称霸世界呢?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后,一些国家别有用心炮制并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作为幅员最大、军力最强、发展最快的亚洲大国,在美苏两霸控制亚洲局面被打破,出现力量真空时,必将力图填补“力量真空”,与美国、日本争夺亚洲的统治地位。这一无中生有的谬论使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一些疑虑,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实际上,毛泽东邓小平早就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声明,作出了中国永不称霸的承诺,是对这一谬论最有力的回击。
中国长期遭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欺凌,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中国人民曾经同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面临着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威胁,因而中国不仅非常珍惜自己的民族独立,而且也尊重别国独立自主的权利。针对中国是个大国,容易产生大国主义的倾向,毛泽东就反复强调:“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20]鉴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的同时,反复强调,中国不但现在不称霸,就是将来经济上强大起来了,也不应该称霸。
1974年4月,邓小平在向全世界阐述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同时,将毛泽东的“中国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作超级大国”的思想公之于世,还表示:“如果中国有朝一日变了颜色,变成一个超级大国,也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到处欺负人家,侵略人家,剥削人家,那么,世界人民就应当给中国戴上一顶社会帝国主义的帽子,就应当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中国人民一道,打倒它。”[21]1978年5月7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的谈话中指出:他上述讲话“是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制定的对外政策,我们要用来教育子孙后代。”并再次强调:即使中国将来发展了,“如果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就不能实行霸权主义,仍然属于第三世界。如果那时中国翘起尾巴来了,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指手画脚,那就会把自己开除出第三世界的‘界籍’,肯定就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一九七四年我在联大特别会议上作了一篇讲话,讲的就是这个内容。”[22]此后,他多次强调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永不称霸,永不作超级大国。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无数外交实践也充分证明,毛泽东、邓小平“永不称霸”的思想并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或策略手段,而是中国的一贯立场。我们在国外没有一兵一卒。在新中国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们毅然决定抗美援朝,而当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就全部撤离朝鲜,并没有因为中国所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而要求过任何特权,也从不干涉其内部事务。中国政府一向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边界争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1979年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中,当给予侵略者以应得惩罚后,中国军队也立即全部撤回中国境内,没有在别国土地上留一兵一卒。我国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也是世界上独有的,我国的专家在国外不仅不搞特殊待遇,甚至比亚非国家本国技术人员的待遇还要低得多。发展核武器以来,我国马上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任何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主张彻底销毁和全面禁止使用核武器。在新时期,为了维护世界和平,邓小平提出了裁减军备与和平解决地区冲突的建议和主张,反对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他还决定我国率先裁减100万军队员额,并把大量的军用生产改为民用生产,把军用铁路、港口和机场转为民用或军民合用。
这些历史事实都证明我国不搞霸权主义,而是以实际行动来推动世界和平的进程。我国对国际事务是采取极端负责态度的,我国是维护和平的坚定力量,而不是一有机会就搞扩张,搞势力范围。社会主义中国是讲信义、重原则的,我们所奉行的反对霸权主义和永不称霸的原则,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的。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会对中国的立场抱以赞许的态度,而所谓“中国威胁论”的谬论也会在这些事实面前不攻自灭。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仍处于新旧格局转变的关键时期,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各种政治力量分化重组加剧,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上述坚定立场和政治原则,坚决果敢地反对和抵制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1][2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2.112.
[2][3][5]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4.355.355.
[4][20]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6.157.
[6][7][12][18][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6.359.104.56.104.
[8]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8.
[9][10]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53.740.
[11][21]邓小平团长在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上的发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13.
[13]新华社.邓副总理会见并欢宴图哈米特使 重申坚决支持埃及、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民的正义斗争,强烈谴责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坚持侵略的顽固立场[N].人民日报,1979—3—1,(1).
[14]新华社.邓小平会见孔切时重申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N].人民日报,1984—5—13,(1).
[15]新华社.邓小平会见尼迈里时强调 经济改革和干部年轻化是我国战略决策[N].人民日报,1984—12—14,(1).
[16]新华社.邓副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指出 越苏条约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N].人民日报,1978—11—9,(1).
[17]人民日报评论员.维护世界和平必须反对霸权主义[N].人民日报,198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