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探析
2014-02-11拓万亮安晓平
拓万亮 安晓平
(1 塔里木大学体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尔 843300)(2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曾有学者对柯尔克孜猎鹰文化进行过细致的研究,为本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这些研究普遍忽视了猎鹰文化作为原生态文化的活形态的特征,这正是本课题的研究中将着重把握的。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把柯尔克孜猎鹰文化置于活形态的语境中加以考证,在研究中我们更关注柯尔克孜猎鹰文化的生态环境。本研究揭示其真实的传承现状,并试图找出可行性传承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立足点的并不仅是一般意义上文化遗产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汲取并更新保留柯尔克孜民族民间文化的优秀基因。
1 柯尔克孜猎鹰文化背景
柯尔克孜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久远的民族,早在汉代就出现在历史典籍中,史称坚昆,原居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清代称为“布鲁特”,意为“高原牧人”,柯尔克孜先民世代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之上,世代以游牧生活为主,被誉为“高原上的史诗民族”。 柯尔克孜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山是柯尔克孜人的父亲,水是柯尔克孜人的母亲”, 可以说高原、高山孕育了也柯尔克孜极富内涵的民族文化。
柯尔克孜族从事游牧狩猎业历史悠久,狩猎业是柯尔克孜族的民族传统产业,是先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古代主要依靠狩猎为生,除此之外兼以打鱼、放牧,西迁至天山后,历代居在被峡谷、高山、戈壁、沙漠、分割零落的草原之上。而猎鹰这种民族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地域特色及社会经济基础应运而生的。
柯尔克孜人历代漫长的游牧经历,给猎鹰运动奠定了稳固坚定的基础,对鹰的崇拜为它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鹰隼是一种体格庞大,雄健勇猛动物的,他们翱翔于天际之间,威震苍穹,威武凌厉。这一形象让柯尔克孜族先民心生景仰敬畏。在中国许多游牧民族的原始观念中,以自然崇拜为中心,信仰超自然的力量。鹰被柯尔克孜认为不可侵犯的圣物,因此,形成了超越时空限制的“鹰灵崇拜”。柯尔克孜族的先民认为,人死后灵与肉体分离,灵魂会返回到灵魂树上,等待转世以获新生,这些必须有神的使者“鹰”来引导完成。柯尔克孜民间史诗《玛纳斯》中,不少演唱版本都有圣鹰把英雄非凡的灵魂引向人间的情节。在柯族人民心中,鹰可以为人类避凶趋吉带来福祉。著名的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曾回忆演唱《玛纳斯》为人治病的经历,他说:“病人的灵魂是被狗妖缠住,所以我就唱了有关玛纳斯神犬阿克太甘和神鹰阿克雄卡尔的章节,把她身上的妖魔赶走了。”
2 柯尔克孜猎鹰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2.1 猎鹰这种古老的民族文化至今以口头传承的形式在在广大柯克孜族聚居区流传。那里有活跃猎鹰师的身影,。这我们研究的研究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柯尔克孜猎鹰活动包括捕鹰、驯鹰、放鹰三个方面的内容
2.1.1 捕鹰
柯尔克孜人民将飞禽分为直喙和曲喙两大类。直喙的飞禽性情温顺、多吃谷物,经常见到有天鹅、鸿雁、鹧鸪等。曲喙飞禽性情凶猛,多以肉食为主。它们有着强有力的钩子一样的嘴,生有一付尖锐锋利的利爪,体型硕大,大型的猎鹰的身长达到一米以上,展开双翼约两米以上的宽度,视力极佳,并且飞行速度飞快,能以大约每小时200公里的速度俯冲向猎物。柯尔克孜人从事猎鹰已有千余年历史,他们熟悉鹰性,猎鹰则驯自鹰、鹞、隼、雕四类猛禽中的优种。柯尔克孜人驯鹰中所需的鹰,通常靠两种方式。一是网捕。在鹰经常飞越的山林中的谷口,布上用马尾毛结成的网,在网中放上鲜肉作为诱饵,当鹰隼扑网捕食时,猎人收网,鹰便会被捕获,驯鹰者这种鹰称为“野鹰”。二是巢捕。鹰隼会将巢筑于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的石缝之中,被称之为“高巢”。由于柯尔克孜族居住的地方多为山多树少的砂渍草原地带,猎手们取得“高巢”里的雏鹰,难度极大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他们先将绳索系在自己腰部,从山顶慢慢下移,到了鹰巢便,成鹰外出,取出雏鹰,然后爬下悬崖,整个过程艰苦异常,同时伴有极大风险,这样获得的的幼鹰称为“巢鹰”。通常,经验丰富的驯鹰者都采用巢捕获取猎鹰,因为巢捕方法获取多为羽翼未丰的幼鹰,更易驯养,多能驯出上好的猎鹰。但然人心痛的是由于操作难度较大巢捕方式的传承已几近濒危。
2.2.2 驯鹰
捕到之后,就要进入驯养鹰隼驯鹰阶段。首先从熬鹰开始。这是一个消磨鹰隼意志的过程。先将鹰的一只腿,用细长柔软的皮条拴住,将其置于叫木制的鹰架上,然后将皮条的系在鹰架中央位置。鹰架两头各系一条细韧的绳子,系在毡房的木栅栏上。驯鹰人之后就昼夜不懈地时时晃动绳子,使立于鹰架的鹰无法打盹睡觉,鹰隼往往由于过分疲劳会从鹰架上掉,这时驯鹰人会用凉水喷洒其头部时它清醒,之后再将其置于鹰架上重复上述过程多次。在熬鹰时不能够喂它肉类食品,只能喂些盐水以保证鹰不会虚脱。鹰龄大小不同,熬鹰时间的长短也不同,刚换毛一两次约二岁以上的小鹰,时间20天左右即可结束敖鹰;换毛三次以上的成年鹰,大约要驯30天左右或更长的时间。熬鹰的目的是消磨鹰隼野性,同时在疲劳和饥饿的双重磨难下,耗去其体内过多脂肪,使其形体更加轻盈矫健,为接下来的驯养及捕猎做好准备。熬鹰后是进入驯捕阶段,驯捕先从“遛鹰”开始。在阿合奇县的高原上,常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健壮的柯族男子右臂上架着鹰,骑马或步行往或返于帐篷之间, 或人流穿梭的路边。遛鹰可拉近鹰与人间的感情,使鹰信任主人,并与之和谐相处;同时能使驯服的鹰隼能够适应喧嚣的环境以及人畜的干扰。
驯鹰会设置猎鹰模拟训练,驯鹰者助手或徒弟手中拿着细绳,一端系条狐狸尾巴或带毛的鸟腿快速向前奔跑,有时也在皮毛中塞满草做成旱獭模型,驯鹰师架着鹰紧随其后,并有节奏的喊着“咔! 咔!、别克!别克”用以吸引猎鹰的注意,当它的天然的野性被激起后,放开猎鹰。待鹰捕到之前提到的“猎物”后,驯鹰者立刻用事先备好的“白食”将其喂饱,所谓“白食”就是用温水浸泡后去除淤血,再切成小块的新鲜马肉或者牛肉。这样的训练每天至少持续三次,随着训练时间的持续,训练距离也会越拉越大,鹰也会因此越飞越高。
如此持续大概十五天的时间,猎鹰就便具备了初级捕猎并能够安全返回的能力。
2.3.3 放鹰
最后进行的就是放鹰过程了,柯尔克孜人们放鹰大多选择在秋末冬初的时节。 初雪放晴过后,便是放鹰的最好时机。
猎鹰出猎前需要进食,但喂食需把握尺度,不能喂饱,但也不能太少,假如猎鹰过饱,放飞后,会失去捕猎欲望,不关注猎物,甚至有的鹰会飞向岩石上休息,不肯飞回;假如猎鹰太过饥饿,则抓捕猎物时,由于体力不支,飞不高也看不清猎物,假如遇到大型猎物,它会因为力气不足,难以成功抓捕甚至受到伤害。
出猎前,驯鹰师会给猎鹰带上眼罩,这样遇到猎物时,猎鹰会更加产生更加敏锐的洞察力,一只上好的猎鹰即使被关起,也能感觉到上空飞临的猎物。待鹰的野性被完全激起后,再摘去其眼罩,这时便会发现猎鹰目露伶俐凶光,它此刻会不断转动身体,扇动双翼。瞬间,然后直冲云霄,随着猎物高飞低翔,这是在给猎物的心理造成惊恐,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经验的驯鹰师对我们讲,猎鹰中有一种长有白色羽毛的雌鹰被称作做“突一温”,是上好的鹰种,身形矫健勇猛。假如它在上空盘旋,看见它的大雁、红鸭等甚至吓得鼓不动翅膀,而纷纷坠落地下。地上的狐狸等看到它也会倒地,四脚朝天坐以待毙。最后猎鹰俯冲直下,抓住猎物,飞到主人身旁。这时主人会给它“白食”作为奖励,之后再继续新一轮的捕猎。
猎鹰中有一种被称作做“突一温”白色羽毛的雌鹰,是上佳的鹰种,形体矫健,威武勇猛。假如它在上空盘旋飞行,看见它的大雁、红鸭等甚至吓得无法飞行,而纷纷坠地。地上的狐狸等看到它也会倒地,四脚朝天坐以待毙。最后猎鹰俯冲直下,抓住猎物。以前,猎鹰假如遇到狼、麇鹿、盘羊这类形体较大的野兽时时,将会展开激烈的搏斗。有一个先决条件是,猎人选好时机及地形,再将鹰放出捕猎,捕捉到猎物后,猎鹰会先叼起它,之后飞上十余米的高空把它摔死。假如在较平的地势上放鹰,由于猎物太重,鹰有没有一个起飞的助力点,很难将其叼起,更别提飞越十几米的高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猎鹰可能会受到意外伤害。所以,猎人必须能够审时度势,在地势落差大的地方放飞猎鹰。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善,如今的柯尔克孜人民已不在过纯游牧生活方式,过上了农牧结合以牧为主,相对定居、富裕稳定的生活很多狩猎的民间习俗在柯尔克孜人民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已逐渐减少。然而,像猎鹰这样具有悠久文化底蕴,早已深深根植于民族血脉之中的民族体育项目,依然具有无法替代的坚定地位。现在的柯尔克孜人民依然从事养鹰、驯鹰的活动,猎鹰依然是柯尔克孜人普及程度高、最具趣味性的一种强身健体的活动,成为柯尔克孜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的民间体育项目。柯尔克孜族猎鹰,这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正以全新的姿态步入现代文明殿堂。
2.2 柯尔克孜猎鹰文化功能
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而言,柯尔克孜族人大多聚居于部落,部落是与生活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单位,每一个部落都有其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是环绕在民族信仰与身体活动之中的。一个部落身体活动的演变可以形成一部活生生历史记录与文化的演绎,如果能够把民族身体文化塑造起来,即可作为建构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基础。民族的文化内涵与核心价值,更可以唤醒居民对其传统文化的重视。
猎鹰项目不仅达到较强的健身效果,而且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及教育功能以及丰富的娱乐功能,对振兴柯尔克孜民族精神和充实他们的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成为柯尔克孜族群休闲游憩与发展观光产业的重要基础,更具有团结、合作与分享的教育意义,它所蕴含地不仅是研究历史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乡土、人文与体育教学中重要的教材。
3 柯尔克孜猎鹰文化传承现状与困境
3.1 猎鹰文化传承现状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苏木塔石乡等地那里还活态传承猎鹰这种传统体育文化。在苏木塔石乡聚居着432户柯尔克孜人家,每家养鹰、驯鹰,被誉为的猎鹰之乡。每年初冬时节,这里会举行长达数天的猎鹰赛,每到这样的场合,赛场之上汇聚着百余只猎鹰,场面颇为壮观盛大。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展是由政府透过政策推动、经费投入及民间团体的配合,再加上本土化、族群多元及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推波助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柯尔克孜民族传统体育的猎鹰项目推广已有一定成效。然而,就整体推动中仍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话题,可作为未来政策推展与实施的参考。
3.2 猎鹰文化传承困境
3.2.1 人口外移是猎鹰文化传承的首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经济的起飞,柯尔克孜族青壮年外出发展、甚至就连小孩已移往大城市区上学发展,逐渐失去了自己传统生活方式,造成文化与风俗习惯的流失;民族文化也面临断层的危机,如何保存、延续各民族的运动文化及体育活动,乃当前不容忽视之问题。
3.2.2 鹰源及饲养费用不足的问题
所有的猎鹰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私人严禁捕捉、卖买、及饲养。笔者在田野调查中考察到,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劣,鹰的数量急剧减少。一位猎鹰师告诉笔者好多地方已多年不见一只鹰在天空翱翔,再加上一只猎鹰一天就要吃掉约一公斤羊肉,每公斤羊肉均价70元钱,一个月就得2 100元,一年花费在25 200元以上,这样大的开销都赶上普通家庭一家人的费用了,好多牧民家的条件都满足不了猎鹰的胃口,这也是猎鹰文化由胜到衰的一大缘由。
4 柯尔克孜猎鹰文化推广策略
由上猎鹰活动推广的问题剖析,针对推广的困难之处,本文汇整相关推广策略,期助于猎鹰活动后续推广与政策拟定的参考,建立其发展契机。
4.1 健全柯尔克孜猎鹰活动发展机制
成立柯尔克孜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小组,政府相关部门应研拟以全民体育为主轴,由全民体育、小区体育到柯尔克孜传统体育之结合,成立柯尔克孜民传统体育文化推动小组,针对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提出议题,研议相关政策与措施,将逐渐受环境与社会变迁之影响的传统的柯尔克孜体育文化向外界大量推广。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是猎鹰民俗体育发展的关键所在。
4.2 建立猎鹰传承人培养机制
传承是民族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传承人的培养是首要问题之一。有了传承人才有可能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长期的推动。透过教育的程序来传承文化是最快速、直接的方法,相对于猎鹰文化的传承,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和体育局等政府部门配合运动学校对传承人的培养,才能保存其文化的原貌与精髓。从教育着手,透过柯尔克孜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讨会的举办,有助于教育民众正确认识到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了解其意涵与价值。
4.3 定期举办地区性民族文化节、民族传统运动会及建立非物质文化网站进行宣传
除大型少数民族族运动会外,经由地方性运动会及文化节的举办也可凝聚族群的向心力,而举办的时间、地点与性质则与维护传统文化命脉息息相关。目的不止是各族群间体育与文化的交流,也能呈现各族不同生活方式与地方特色,相互结合下可创发、激荡出传统文化延续与推广的新思维,结合地方的人力与资源,发展生活化、休闲化、乐趣化的体育观光产业,并由柯尔克孜族居民经营,促使传统体育活动的举办与推广。
信息的传递与流通,有助于体育活动的推展及教学的实施,而非物质文化网站的建立,除能有效发布及获取信息于弹指之间外,也提供一个多元的沟通平台,供各方讨论与应用,对于真实呈现民族文化价值与文化观,有正面的帮助,对于猎鹰活动的推展也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4 建立良好的宣传与监督政策
透过民族传统体育推广小组结合各地方政府,定期下乡访视与疏通,落实政策的宣传与猎鹰伙食补助费用的执行情况,将使猎鹰项目的发展更为扎实。另外,通过不时的沟通与辅导,将有助于即早发现问题,即早解决问题。
结语
文化是先人遗留下来的资产,为全人类所共有,应予以妥善保护其传承人,柯尔克孜猎鹰活动涵括了民族文化、庆典、丰收、团结与和谐的丰富内涵;同时衍生出了现代休闲、游憩、观光、教育、生态与竞技的全新面貌。有了这一层深切的体悟,才能将柯尔克孜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下去。
柯尔克孜猎鹰项目反映猎鹰群众的现实生活状态以及情感内涵,反映出鲜明民族特征,对其进行挖掘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猎鹰体育文化内涵,而且会对其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及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产生巨大现实价值。柯尔克孜猎鹰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长期积累、选择、冲突、交融,它的社会价值在群众实现的身心完善,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的和谐统一中得以实现,这种总体取向决定了猎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上拥有共同性和可持续性。
[1] 武杰.新疆少数民族体育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130-200.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M].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2005:159-173.
[3] 刘全福.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特征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5):37-39.
[4] 张涛.中国新疆南疆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学解读[D].2009:61-67.
[5] 拓万亮.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裕固族民族传统体育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3(2):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