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4-02-11袁莉
袁 莉
(广州铁路 (集团) 公司 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处,广东 广州 510088)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在加快铁路市场化进程中,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指导意见要求全路运输系统深入推进作业标准化建设[1],而推进作业标准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抓好“立标”,制定各岗位工种的作业标准,只有建立健全作业标准体系,才能为“学标、对标、达标”提供前提条件。因此,通过结合广州铁路 ( 集团 ) 公司 ( 以下简称广铁集团 ) 作业标准化建设实践,探讨如何加强铁路作业标准体系建设。
1 铁路作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岗位工种覆盖不全。近几年,广铁集团共发布实施作业标准 399 项,基本覆盖了原铁道部明确要求的 26 个行车主要工种,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作业标准未能完全覆盖高速铁路各岗位工种,在已经发布实施的 399 项作业标准中,针对高速铁路岗位工种的作业标准仅75 项,占比 18.80%,一些高速铁路岗位工种尚未制定规范的作业标准;②作业标准未能完全覆盖普速铁路各岗位工种,在已经发布实施的 399 项作业标准中,针对普速铁路岗位工种的作业标准仅 45项,占比 11.28%,其中运输生产辅助性岗位的工种作业标准存在较大欠缺。
(2)相关部门协调不够。①横向沟通不足,导致结合部容易发生问题。作业标准一般由各专业部门组织起草编制,然后分专业系统进行评审,这导致各专业系统间特别是有作业衔接的系统之间,其结合部往往存在一些问题,如机务系统、车辆系统对机车与车辆的连接作业,由于缺乏横向的沟通协调,其作业标准往往存在本位主义倾向。②纵向协调不够,导致站段作业规范缺乏统一性。在现实工作中,由于对于站段的作业指导书等作业规范的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协调不够,导致一些站段的作业规范五花八门、种类繁多,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业规范实施的有效性。
(3)部分标准要求偏低。①个别作业标准中某些条款的要求低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受实际运输生产条件或其他原因限制,编制人员在编制作业标准时,会有意无意地降低一些指标或要求。例如,在机车乘务员某作业标准针对“岗位资格要求”的“教育背景”,要求准入学历为大专学历,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速铁路或客运专线开通较多,机车乘务员需求量较大,而有学历的机车乘务员的培养又有一定年限要求,机务段现有机车乘务员学历暂不能全部达到这一要求,因而存在将个别岗位的准入学历要求降为高中毕业学历的现象。②个别高速铁路的作业标准临时采用普速铁路的作业标准。由于高速铁路某些作业的方式方法尚处于摸索实践中,在上级规章制度和本单位作业标准暂时缺位的情况下,会出现临时采用普速铁路的作业标准或规章、规定和办法进行作业的现象,无形中降低了高速铁路作业标准的水平和要求。
(4)编制质量参差不齐。①标准编制质量不高。铁路车、机、工、电、辆等各工种作业标准的专业性较强,在一般情况下,每次作业标准的编制起草任务由专业处室牵头组织站段的专业骨干完成初稿,再由专业处室组织进行统稿。由于编制人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导致作业标准的初稿内容不够科学严谨,仅重视技术参数,对标准格式和程序等却不够重视,造成一些作业标准初稿存在较多的缺陷,最终往往会影响作业标准的质量。②编制计划落实不力。虽然每个专业部门都明确制订了年度标准编制计划,但个别专业部门在组织落实过程中,常常由于工作繁忙、人员变动、上级规章制度调整变化等原因出现计划不能按期完成的现象。
2 加强铁路作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处理好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与其他工种作业标准的关系
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证,其他工种作业标准虽然与铁路运输安全没有直接关联,但也间接影响铁路的运输安全和服务质量,对于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和提高客货服务质量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由重视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建设,向重视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建设与重视其他工种作业标准建设并重转变。
(1)修订完善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随着高速铁路里程不断增加、货运组织改革不断深入和车、机、工、电、辆等专业系统作业标准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原有的一些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现场安全运输生产要求。因此,应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新的规定和要求,结合现场安全运输的生产实际,进一步组织修订完善车站值班员、机车乘务员等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补充健全货运调度员、货运作业人员等新增工种作业标准。
(2)制订健全其他工种作业标准。其他工种作业标准多与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息息相关,在做好主要行车工种作业标准建设工作的同时,应进一步做好行车辅助性、服务性工种 ( 如油漆工、茶炉工、服务员等 ) 作业标准的建设工作,进而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设备、设施质量,为优质服务创造良好前提条件,提升旅客、货主的满意度。
2.2 处理好高速铁路作业标准与普速铁路作业标准的关系
(1)加快高速铁路作业标准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铁路部门各单位对高速铁路的运行规律、技术特点、设备质量等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并且探索制定了一系列作业标准,经过现场实践和检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此基础上,应对现有的高速铁路作业标准进行梳理,对不适应高速铁路发展需要的作业标准组织修订和完善,对可以从普速铁路作业标准中分离的进行分离,对欠缺的作业标准加快制定步伐,逐步形成高速铁路作业标准体系,在充实完善作业标准体系的同时提升高速铁路作业标准水平。
(2)提高普速铁路作业标准水平。铁路经过 6次大提速后,对铁路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原有的一些作业标准要求也应相应地提高,条件成熟的可以向高速铁路看齐。例如,2012年底开始,广铁集团在管内京九线推行高速铁路工务管理模式,广州供电段探索并实施“高速铁路带普速铁路”等措施,其技术、管理和作业标准都向高速铁路看齐,经过 1 年多的实践探索证明,这对促进既有线 ( 普速铁路 ) 运输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和提升员工素质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3 处理好本系统作业标准与其他系统作业标准的关系
铁路运输需要机、车、工、电、辆等多个专业系统密切配合,现场人员只有通过执行作业标准约束和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按照规范的规章制度做好每一个环节,协调统一、环环相扣,才能确保安全风险得以有效控制,确保铁路运输的绝对安全。
(1)确保各专业系统之间作业标准的协调性。每个系统的作业标准其内部协调性都较好,但系统与系统间,特别是有业务关联的系统之间需要加强结合部作业标准协调。在本系统作业标准制定前,应掌握上级部门对结合部问题的最新要求;在制定本系统作业标准时,应了解关联系统对结合部问题的最新规定,如有不同意见应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在作业标准评审时,专家评委应对结合部问题重点审阅。同时,应借用信息网络平台,建立作业标准动态管理机制,实现资料共享,加强沟通与交流。
(2)确保作业标准与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协调性。企业标准体系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 ( 作业 ) 标准组成。目前,各铁路局标准的归口管理部门各不相同,有的在总工程师室,有的在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处。例如,广铁集团的技术标准由总工程师室归口管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则由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处归口管理,这就增大了标准体系协调的难度。因此,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应在遵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加强沟通与协作,互相支持,发挥标准体系的最佳整体功能,在组织标准编制和评审时可以邀请编制方和管理方共同参与,并且帮助、指导各专业系统完成本单位的标准体系建设。
2.4 处理好本单位作业标准与上级相关法规的关系
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而言,上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下有站段作业指导书、应急处置指导书等作业规范,各单位在制定作业标准时应明确各类标准的适用范围,正确处理好相互关联标准之间的关系,注意与现行的上级、同级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定协调一致[2],确保各级标准之间一致性和规范性。
(1)严格界定各级标准之间的关系。《 标准化法 》规定,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4 级。企业标准是指企业自行制定、审批和发布的标准。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对于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鼓励企业制定严于现行国际、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标准[2]。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不得与有关国家标准相抵触。铁路企业在制定作业标准时,可以根据国家、行业政策法规要求和标准编写规定,按照现场实际工作需要补充、细化作业标准的程序、内容和项目,科学合理地制定作业标准。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提高准入门槛、技术参数和量化指标等要求,但不能人为降低上级规定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即使是受条件所限,现实中暂未达到规定要求,也绝不能降低而只能保持与上级要求同等水平。
(2)明确各级作业标准的适用范围。由于发布实施的部门不同,决定了各级作业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各级管理人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实施的作业标准适用于全国铁路行业各单位、公司;铁路局 ( 公司 ) 发布实施的作业标准适用于铁路局 ( 公司 ) 管内各系统、各单位;站段不制定发布作业标准和其他标准,只组织实施上级部门发布实施的各类标准,可以组织制定岗位作业指导书、应急处置指导书等作业规范、规章制度等,适用于本站段管内各工种岗位。
2.5 处理好作业标准编制与评审的关系
标准的编制和评审是标准建设的 2 个重要环节,前者是前提基础,后者是重要保证。两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是指后者是专门为前者指出不足之处的,统一是指两者都是为了制定健全标准这一共同目标。
(1)严格把关作业标准编制环节。制定标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和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负责起草编制标准的主管部门应根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挑选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现场实践经验丰富并且拥有一定文字功底的人员成立编写组,努力提高编制质量;在组织编制前,应开展调查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了解上级部门要求和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并且主动与标准归口管理部门联系,以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初稿完成后,应广泛征求各系统、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意见,集思广益,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标准归口管理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各专业系统提报的编制计划,制定本单位的标准编制方案,并且建立考评机制,落实好编制进度;应主动提前介入,提供标准的规范格式样板,指导站段作业规范编制,提高编制标准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加强跟踪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2)严格把关作业标准评审环节。标准的评审是保证标准质量、提高标准水平的重要程序。作业标准评审工作一般由归口管理部门牵头组织。一是对已经制定的作业标准进行预审,对存在明显问题的要求改正后才能组织评审。二是选好评审专家,可以从事前组建的专家库中挑选合适的专业人员,注意评审专家不能与标准编制人员相同,即应从标准编制人员以外的人员中进行挑选。三是应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政策、制度等相关规定和标准编写要求对作业标准条款进行逐条、逐项的审定;对于篇幅较多、评审工作量较大的作业标准,可以采取分专业小组的方式分工负责进行,然后再集中评审;对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应尽量在评审会上讨论解决,避免会后再集中人员讨论。四是对根据评审会意见修改完善后的作业标准,应发给原评委复审,确保没有意见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批和发布实施。
3 结束语
铁路推进作业标准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和新任务的迫切需要,而健全和完善作业标准是作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基础。铁路运输企业各部门、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深入推进作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落实好作业标准化建设,强化现场作业过程控制,提升安全风险管控能力,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为铁路走向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 钱家骅. 深入推进铁路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思考[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3,35(12):41-44.
[2] 洪生伟. 标准化管理[M]. 6版. 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