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4-02-11张秀莲
张秀莲
吉林省德惠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德惠 130300
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
张秀莲
吉林省德惠市妇幼保健院,吉林 德惠 13030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以中药汤剂为主结合饮食控制的方法治疗。结果痊愈22例,占57.9%;好转14例,占36.8%,无效2例,占5.3%,无效者及时转入西医治疗。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满意。
妊娠合并糖尿病;辨证施治;中药汤剂;疗效观察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有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两种情况,后者约占80%左右。西医治疗以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主而中医中药具有方法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诸多优点,逐渐被孕妇及孕妇家属所认同。为探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该研究选择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年龄在25~43岁,平均35.5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3例;糖尿病合并妊娠者9例,妊娠合并糖尿病者29例;症状典型者15例,症状不典型者(以乏力为主)16例,无明显症状者7例。
1.2 诊断标准
以中华医学会妇科分会产科组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妊娠合并糖尿病协作组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推荐指南》为标准。
1.2.1 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前未行血糖检查,孕期有以下表现者亦应高度怀疑为孕前糖尿病,待产后进行血糖检查进一步确诊:孕期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并酮症酸中毒,伴血糖明显升高,随机血糖≥11.1 mmol/L者;妊娠20周之前,FPG≥7.0 mmol/L。
1.2.2 妊娠期糖尿病(GDM)GDM的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标准之一,即可诊断GDM:2次或2次以上FBG≥5.8 mmol/L;OGTT四项值中2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50 gGCT1h血糖≥11.1 mmol/L,以及FPG≥518 mmol/L。
GDM分级标准:A1级指FBG<5.8 mmol/L,经饮食控制,餐后2 h血糖<6.7 mmol/L。A2级指FBG≥5.8 mmol/L或者经饮食控制,餐后2 h血糖≥6.7 mmoL/L,需加用胰岛素。
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OGTT四项值中任何一项异常,如果为FPG异常应重复FPG。
1.2.3 排除标准①不接受者;②严重肝肾功能损害;③近期患有严重或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
1.3 治疗方法
1.3.1 饮食控制妊娠期间的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孕期每日总热量7531~9205 kJ,其中糖类45%~55%,蛋白质20%~25%,脂肪25%~30%。应少量多餐,每日5~6餐。饮食控制3~5 d后测定24 h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包括0时、三餐前30 min及三餐后2 h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
1.3.2 辩证分型治疗①肺热伤津:症状:妊娠期间,烦渴多饮,口干咽燥。舌边尖红,苔薄黄或少苔,脉滑数。治法: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方药:消渴方加减。②胃热炽盛症状:妊娠期间,形体消瘦,多食易饥,口干多饮,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治法:清胃泻火,养阴增液。方药:玉女煎加减。③肾阴亏虚:症状:妊娠期间,尿频量多,尿浊如膏脂,口咽干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益肾。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④阴阳两虚:症状:妊娠期间,小便频多,混浊如膏,甚则饮一溲二,面色黧黑,腰膝酸软,形寒畏冷。舌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治法:滋阴助阳。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所有症状全部消失,FPG<7.0 mmol/L,糖耐量餐后2 h<11.2 mmol/L,无并发症出现;好转: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明显减轻,FPG<8.3 mmol/L,糖耐量餐后2 h<13.3 mmol/L,无并发症出现;无效:症状减轻不明显,FPG及糖耐量餐后2 h下降不明显。
2 结果
38例患者中,痊愈22例,占57.9%;好转14例,占36.8%,无效2例,占5.3%。
无效者及时转入西医治疗。在36例患者中,自然分娩23例,剖宫产13例,其中5例是患者及家属要求做剖宫产。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黄帝内经》认为:“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在此基础上,以后医家更加详尽的论述了消渴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分型、治疗等。其病因主要是内因(先天禀赋不足)、外因(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阴两伤,阴阳两虚。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损,饮食内伤,湿热内壅,情志失调,损伤肝肾。治疗以安胎和消渴同时兼顾,即消渴不可伤胎,安胎亦应消渴。辩证一般分为三消辨证和脏腑辩证,临床以脏腑辩证为多用。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危害非常明显,先兆子痫、早产、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巨大胎儿、继发各种感染等对孕妇本身的影响。孕妇高血糖本身可降低胎盘对胎儿血氧供给,导致胎儿缺氧,严重时发生胎死宫内;胎儿畸形、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症、低血糖、低钙、低镁及心脏病等为对围产期胎儿的影响。
治疗依据病机,以养阴清热为主,辅以益气生津、养血益气等治则。临床上在应用主方的同时,常常根据辩证选用菟丝子、川断、杜仲、狗脊补肝肾已安胎,党参、白术健脾补气以安胎,阿胶补血以安胎,生地、熟地养阴以安胎,黄芩清热以安胎,加上饮食控制疗法,临床上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1]谷英敏,柴可夫,朱玮华.基于中医基本预防思维对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干预[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11):2503-2504.
[2]李冉,李巍,闫赋琴.妊娠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4(1):131-132.
[3]马立茹.饮食控制对42例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 2014(12):2614.
R714
A
1672-4062(2014)07(b)-0048-01
2014-04-22)
张秀莲(1971-),女,吉林德惠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妇产科临床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