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球搜索

2014-02-10

航海 2014年1期
关键词:船舶

政策

航运保险协会在沪成立

我国第一家专业性航运保险社团组织——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于2013年12月26日在上海正式成立。目前包括航运保险中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及保险公估公司等31家会员单位。

据悉,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将发挥自律、维权、交流、服务的功能,发挥航运保险领域会员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作用,致力于航运保险产品创新、数据共享开发以及人才培养,不断推动航运保险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致力于航运保险业发展全局,有组织地与航运上下游产业协调处理航运保险服务事宜,共同培育壮大航运保险市场;致力于加大国际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航运保险制度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为中国航运保险业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力促上海成为我国乃至国际航运保险定价中心之一。

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深化中国保监会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八项措施的内涵。

海上安全与海洋环境法修正案现已生效

国际海事组织宣布,《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以及《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的一系列修正案于2014年1月1日生效,修正案内容如下:

概要

修正案涵盖客船安全(与发生海水进舱事故后安全返航相关);救生艇的自由下落测试;最低安全配员水平;船上混合货物的禁令;经修订的《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则3;美国加勒比海排放控制区域;不包括非洲最南端的冬季季节性区域划分。具体变化如下:

客船安全

发生了海水进舱事故后,为了给船长提供安全返航的操作信息,SOLAS第II-1/8-1条的修正案强制要求给新造客船配备随船计算机或提供岸上支持。

自由下落的救生艇

SOLAS第III/20.11.2条的修正案涉及救生艇(释放后自由下落)测试,为了达到规定要求,对救生艇释放系统的操作测试,应当由救生艇(释放后自由下落)或者仿造的救生艇和船上的操作人员来执行。

船舶人员配备

SOLAS第5章的修正案为船舶人员配备添加了新条款V/14,该修正案要求管理机构按照公开透明的程序,考虑IMO采用的指导方针(基于最低安全配员方针的集合解决方式A.1047(27)),为每艘船确定适宜的最低安全配员水准,并且发行合适的最低安全配员文件或等效文件,作为确定最低配员水准的依据。

2010年10月份的MARPOL修正案

2014年1月1日生效的修正案包括已修订的预防有毒物质(以包装形式进行海上运输)污染的MARPOL附则3中的条款。

美国加勒比海海上排放控制区域法生效

2014年1月1日,在MARPOL附则VI下,美国加勒比海海上排放控制区(SOx, NOx and PM)生效,该条款给在靠近波多黎各和美国英属维尔京群岛某些海域航行的船舶所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质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

根据LL Protocol的修订案,冬季季节性区带向南移动

《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1988年议定书》第47条的修正案于2014年1月1日生效,该修正案将使冬季季节性区带向南移动,距离非洲最南端约80.5公里。

(通讯员 刘思琦 编译)

造船

大连船舶重工交付我国首艘自主知识产权万箱集装箱船

1月8日,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第一艘

10 000TEU集装箱船,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所属大连船舶重工签字交付。这不仅实现了国内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新的飞跃,而且使我国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能够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国家。

10 000TEU集装箱船是大连船舶重工为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集装箱船。该船总长335米,型宽48.60米,型深 27.20米,结构吃水15.00米,载重量(结构吃水)121,800吨。可装载

10 036只20英尺标准集装箱,续航力达到20 000海里。该船试航期间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合同设计要求,尤其是航速、油耗、振动等各项性能指标优越,充分验证大连船舶重工在民船自主开发设计和建造上实现新的创新和超越,堪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肩。

上海船院与DNV GL联合发布“绿色海豚575型”散货船概念

“绿色海豚575型”大灵便型散货船总长190米,符合共同结构规范(CSR),设有5个货舱,并有标准单壳散货船和双壳敞舱口散货船两种船型可供选择。其船体线型设计旨在不损失强度和操作灵活性的前提下实现效能最优化,其亮点是通过既定航线上的模型测试与附加阻力计算,分析了船体在海浪中的性能。同时,针对运营特质定义的满载与压载工况,分别对正常服务航速与经济航速下的综合情况进行了评估。

“绿色海豚575型”大灵便型散货船的概念设计通过轮机配置与减排技术等多种途径,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的区域性和全球性排放规定,其核心设计是高效的Tier Ⅱ长冲程低速主机和大直径低转速推进器。经过周密评估,在CSR工况及15%海况裕度下,主机油耗约为22.8吨/天。

该船型可使用岸电,货物装卸操作通过4台带变频调速的高效电动克令吊完成,可减少能耗、不产生污染且便于维护。其他特点还包括设有船员堡垒室以及符合修订后的船舶噪音规则。

德国将建全球首艘LNG混合动力驳船

德国公司Becker Marine Systems已与一家斯洛伐克造船厂签订合同,将建造世界上第一艘混合动力驳船。

Becker的子公司Hybrid Port Energy已在汉堡港,为嘉年华集团(Carnival)旗下的阿依达邮轮(AIDA Cruises)开发出这款低排放的混合驱动概念。endprint

斯洛伐克的Komarno 造船与机械公司将于2014年夏天交付该船。

这艘74米长的驳船将安装5个发动机组,并利用LNG提供750万瓦特的电量。

全球首制破冰型救助船在黄埔造船下水

2013年11月29日,世界上首艘同时具备海上救助与破冰功能的救助船——“北海救117”号在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顺利下水。该船是黄埔造船为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建造的第18艘8 000千瓦海洋救助船,抗冰能力达到中国船级社(CCS)最高的B1*级(与我国最大最先进的破冰船“雪龙”号相同),可破1米厚一年生冰层,可在冰封的海洋进行海上救助。

“北海救117”号在此前黄埔造船建造的8 000千瓦海洋救助船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抗冰功能“升级”。最关键的艏部由球鼻艏改为破冰型,并优化了线型和结构,确保艏柱破冰、艏部排冰;艉部加装冰刀;压载水舱采用空气扰动防冻,淡水舱采用加热盘管防冻;艏部甲板面采用蒸汽伴热;上建绝缘整体加厚,增强保暖性能;船体外表面油漆采用超强耐磨环氧油漆,将在整体打砂处理后采用双组分喷气机喷涂,一次成型。

日本将研发大型风动力船舶

日本政府将与商船三井公司、东京大学联合研发依靠风能作为动力的大型船舶,相关合作将于2016年全面展开。新型船只将安装根据风向及时调整方向的大型智能风帆,将风能有效转化为动力。

据测算,风能船舶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传统船舶能够减少一半以上。拟研发的风能船只初步设计为8万吨级,船身将安装5座高50米、宽幅20米的大型风帆为船提供动力,船内部将安装先进的海上风能测定、分析系统,及时计算出可以得到最大风力的风向,及时对风帆方向做出调整。风能将成为新型船只的主要动力,传统的重油动力系统将作为备用动力来源在风力减弱时使用。

国内首艘3 000米多功能水下工程船出坞

集大型深水水下结构物安装、软管铺设、锚系处理和潜水支持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我国首艘3 000米多功能水下工程船“海洋石油286”号,于2013年12月28日在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龙穴厂区出坞命名。该船综合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继成功打造5型6艘深海油气开发“联合舰队”后的又一重点大型船舶投资项目,是完善我国深水油气开发船队的关键船型,对实现我国海上油气开采由浅海向深海转移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洋石油286”号作业功能多,设备和系统先进,综合集成自动化程度高,结构复杂,各项技术指标处于世界一流水平。该船总长140.75米,型宽29米,型深12.8米, 服务航速11节,最大吃水8.5米,最大载重量约10 000吨,最大续航能力为10 000海里,甲板面积为1 900平方米,乘员150人,配备直升机平台与3级动力定位系统、400吨起重机、250吨拉力绞车、2 500吨卷管盘等多项特种设备。同时,该船还在上层建筑两舷配置了两台工作型水下机器人(ROV),最大功率147千瓦,最大工作水深达

3 000米。据悉,该船采用了挪威船级社多个先进的入级符号,包括动力定位系统DPS3、桥楼自动化系统NAUT-OSV(A)、清洁和节能系统CLEAN、舒适度标准COMF-V(3)C(3)等,使其定位能力与舒适度分别达到最高规范DP3与C3V3级,具有优异的操纵性和耐波性。

我国去年新船订单量全球第一

2013年,全球新船舶订单量开始呈现复苏势头,中国及韩国业界的订单量也随之大幅增长。

根据Clarkson统计,去年全球新船舶订单量为4 866万CGT(2 206艘、1.4477亿DWT),同比增长92.4%(以DWT为准增长166%)。

其中,中国造船业界获得了1991万CGT(1007艘)订单,占全球市场的40.9%,位居全球第一;韩国业界共获得了1 608万CGT(477艘)订单,相比去年订单量809万CGT增长98.8%,占全球的33%,位居第二;日本业界共获得了719万CGT(392艘)订单,占14.8%,位居第三。

不过在订单总额方面,韩国造船厂主要获得了包括LNG船及超大型集装箱船等在内的高附加值船舶订单,因此获得了411亿美元订单,超过了中国的327亿美元。

技术

东海航保中心成功研发北斗AIS一体化船载终端

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成功研发出北斗AIS(船舶制动识别系统)一体化船载终端。目前,该终端已在海事航标、测量作业船上试用,最快有望于2014年上半年在商业船舶上投入使用。

据了解,北斗AIS一体化船载终端既具有船舶自动识别功能,又具有北斗位置报告功能。当船舶航行在AIS基站覆盖范围内时,北斗位置报告功能自动关闭,监控中心通过AIS链路监控船舶动态;当船舶处于基站覆盖范围外时,北斗位置报告功能自动开启,利用北斗位置报告实现船舶的实时监控。 这种终端可以收集并转发周边船舶的AIS信息,大大扩展船舶的监视范围。此终端将应用于航行通告、紧急报警、物流监控、电子签证、进出港报告等。

上海衡拓船舶设备公司发布中国首套超大型减摇鳍

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套超大型减摇鳍于2013年12月5日正式向国内外市场发布,超大型减摇鳍的成功研发,是我国减摇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

七〇四研究所上海衡拓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此次发布的这款超大型减摇鳍,在机械、液压、电控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其鳍轴危险端面直径为670毫米,鳍面积最大可达18平方米。由于使用了拓扑优化技术,一对18平方米的减摇鳍整个机械装置的重量不到130吨,在国际上同类产品中这是最轻的产品。而采用了双泵并联控制技术的液压系统,流量可达到500L/min,与单泵控制相比,系统动静态响应性能和可靠性均有提高。电控系统方面则采用了数字化嵌入式控制器,并设计了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不仅能显示减摇鳍装置的实时工作状态、报警信息和鳍角情况等,用户还可以方便的设置系统参数、航速调节和生摇参数。endprint

ClassNK发布全球首个HCSR标准船舶设计支持软件

日本海事协会(ClassNK)日前发布新版PrimeShip-HULL船舶设计支持软件,完全符合新国际船级社协会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共同结构协调规范HCSR)。国际船级社协会于2013年12月通过了新版共同结构规范,ClassNK的船舶设计支持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支持该规范的软件。作为支持安全船舶发展工作的一部分,ClassNK向其客户免费提供该软件,例如世界各地的造船厂和设计师。

新国际船级社协会油船和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IACS CSR)不仅统一并协调了现有的共同结构规范(CSR)的技术要求,而且还整合了设计阶段更全面的结构分析要求,包括整个货舱范围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以及用于船体纵向扭转强度计算、疲劳强度计算、船体纵向极限强度计算的标准,目的是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新规范将于2015年7月1日之后适用于所有超过90米的散货船和所有超过150米的油轮。

(通讯员 徐颖 编译)

瓦锡兰推出双速齿轮箱

瓦锡兰推出一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新型双速船用齿轮箱。该产品将用于多种模式运行或中转速度降低的船舶,其中包括客滚渡轮、近海支援船、拖轮和渔船。

经证实,瓦锡兰的双速齿轮箱在海上试航中相较于单一的机械推进系统,可以降低8 %的燃料消耗。预计可以进一步实现高达15%的节能,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的废气排放也可以实现类似程度的降低。

在不需要最大速度或推进器推力的情况下,通过低速运行船舶螺旋桨来实现这些成本节约和环境效益。同时,发动机转速保持恒定,从而使齿轮箱发电的动力输出保持不间断。此外,瓦锡兰双速齿轮箱在船舶内部和外部的噪音均可降低20分贝。这使得乘客和机组人员更为舒适,水下辐射噪声对捕鱼船和地震勘探船很重要,总体来说对海洋生物也有益处。

第一艘安装瓦锡兰新型双速船用齿轮箱的船舶是中国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拥有的救援船舶。海上试验已经在中国黄埔造船厂成功进行。

(通讯员 徐颖 编译)

港口

天津港复式航道1月1日正式启用

天津港复式航道作为国内第一条人工开挖的双向四通道复式航道,投入使用后,将使现有主航道两侧各增加一条万吨级航行航道,从而实现高等级大型船舶和小型船舶分流,形成“双进双出”四通道航行,进一步降低了原有主航道航行密度,避免了进出港船舶交叉航行。

“天津港复式航道通航后,预计占进出港船舶总量47%的商船和大量港作船舶可以从小船航道分流。”天津海事局副局长程俊康介绍说,“这可以有效减少47%的船舶进出港等待时间,提高港口通航能力。”

天津港作为目前世界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其主航道水深已达-21米,可满足30万吨级原油船舶和国际上最先进的集装箱船进出港。2013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即将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 300万标准箱,进出港口船舶将超过3.7万艘次。

英新建港口迎来世界最大集装箱船

据英国《每日邮报》1月11日报道,“伦敦通道”港口日前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货轮——“古德龙·马士基”号。该货船从远东载货驶往英国菲利斯托港口,途遇恶劣天气停靠伦敦港口。有关人员称,此举使英国能够继续吸引大量的海运船只,对于提高竞争力意义重大。

“古德龙·马士基”号满载时排水量为11.5万吨,可容纳8 500辆卡车,是伦敦新港口有史以来停靠的最大货轮。“伦敦通道”位于埃塞克斯郡瑟罗克,为接纳大型深海集装箱船进行河道疏浚,改造后于2013年11月正投入运营,航道总长1 000米,可容纳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货轮。

环保

正和造船首艘低碳环保型散货轮下水

1月7日下午,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艘低碳环保型“和融”号67 000吨散货船顺利下水。

该船总长199.99米,型宽36.00米,型深18.50米,结构吃水12.90米,航速14.2节,油耗24.8吨/天,采用先进的全电动变频克令吊,具有节能降耗、操作灵活、环保减排等特点。

韩国船级社与釜山港在环保方面展开合作

近日,韩国船级社与世界第五大集装箱港釜山港签署谅解备忘,在环保措施和其他海事活动中开展合作。

该谅解备忘录使双方在生态友好型船舶和绿色船舶认证服务的评价指标上展开合作与磋商。合作还将扩展到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此外,双方将就有关极地航运和北方航线共同工作。

签约仪式上,釜山港务局总裁Lim Ki-tack表示:“不断推出全新和创新的环保措施对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韩国船级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全永基称,“很高兴能够签署这项协议,该协议将促进韩国船级社与釜山港务局之间富有成效的关系。这不仅有助于港口业务,还能帮助本地企业发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船舶
CM节点控制在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船舶!请加速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船舶救助的影响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船舶 扬帆奋起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
船舶电力系统监视报警装置软件设计
小型船舶艉轴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