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

2014-02-10龚慧清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13期
关键词:脑梗塞饮食血糖

龚慧清

江苏省徐州市管道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8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病人的健康指导

龚慧清

江苏省徐州市管道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8

目的探讨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指导,为使更多的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及肢体语言功能恢复,以寻求最佳的护理方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10月该院对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指导、运动康复指导等,观察指导前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变化。结果健康指导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健康指导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进其自觉采取健康相关行为,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糖尿病;脑梗塞;健康指导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终身疾病。糖尿病病人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与糖尿病心脏病和糖尿病肾病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三大原因。而糖尿病病人发生脑血管病变又以缺血性脑血管病为多,高血糖、高血脂、高凝状态是脑梗塞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因此,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健康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糖尿病的综合治疗要“五驾马车”并驾齐驱,即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和健康教育[1]。只有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现将健康指导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5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糖尿病合并脑梗塞48例,作为指导对象,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4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全部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脑梗塞的诊断主要是依据症状、体征及头颅CT或MRI的检查。

2 方法

2.1 健康指导

2.1.1 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现阶段的健康教育手段多样,近年来有一种颇受关注的健康教育方式—“看图对话”式糖尿病健康教育正在兴起,该方法是用4幅图分别以“与糖尿病同行”、“什么是糖尿病”、“健康饮食和运动”及“与胰岛素同在”为主题,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呈现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饮食与运动知识,胰岛素相关知识等。通过互动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增添更多的糖尿病知识[2]。也有研究[3]表明,子女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提高子女的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在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监督、提醒、鼓励与支持作用。因此,应对患者的子女、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促进子女、家属更好地参与糖尿病管理,在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2.1.2 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脑梗塞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较高。因此,一定要把防范脑梗塞放在重要位置。首先要严格控制血糖,其次要积极防控危险因素“五高一低”,即高体重指数、高血压、高血脂、高胰岛素血症、高瘦素血症和低脂联素血症,这些都是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高血压和高血脂。因此要让患者及家属熟悉血压、血糖、体重的控制标准,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测量方法,同时要让患者持之以恒,配合治疗。

2.1.3 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饮食计划。要求定时定量进餐,少量多餐。具体而言在热量分配上按早、中、晚餐1/3、1/3、1/3或1/5、2/5、2/5的三餐分配比例[4],对于热量要懂得计算。强调饮食遵循以控制总热量、低脂、低盐、低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食物的原则,戒烟、戒酒及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食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患者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患者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患者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糊糊、软饭等,避免过干过稀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

2.1.4 指导患者合理正确服用药物建立用药档案,让患者熟悉掌握自己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时间及注意事项,同时教会患者及家属胰岛素的注射部位和方法,并告知其低血糖的一系列表现及对策。在做好降糖药物管理的同时,还要兼顾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物的使用;在患者出院后仍需按医生嘱咐坚持服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只有科学用药,才能有效预防脑梗塞复发。

2.1.5 合理地安排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能减肥,还能提高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强其心肺功能,延长或避免各种并发症。但运动量应因人而异,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锻炼。每日运动时间尽量安排在餐后1~2 h进行运动,运动方式包括步行、慢跑、做操、骑自行车、太极拳、气功等,因此时人体血糖高不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不宜在空腹时运动,如确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也应在运动前适当进食。

2.1.6 对发生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指导脑梗塞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偏瘫、失语、头晕头痛等,多数通过积极、科学的综合康复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达到生活自理,脑梗塞的康复治疗宜早进行,病后六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急性期卧床期间保持患者瘫痪肢体功能位,帮助其进行患肢及关节的被动运动,每隔2 h为患者翻身一次;病情平稳后,鼓励患者进行主动训练,先上肢后下肢,运动量由小到大,幅度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不可间断。对于语言障碍患者的训练,应尽早让病人消除紧张心理,给患者播放适量的听说信息及新闻,鼓励患者说话,多与人交流,刺激其大脑活动,有利于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

2.1.7 加强自我保健向患者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生活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不饮酒,不吸烟;保持精神愉快,做到情绪稳定;注意个人卫生,勤修剪指甲,不穿过紧鞋、袜及衣物,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要注意加强御寒锻炼。还要注意饮食调理,保持每日大便通畅。同时,要告知患者脑梗塞发作前可能出现一些先兆表现,如血压升高、波动,头痛,头晕,手脚麻木、无力等,要有所警觉,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2.2 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的体重、血压、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HbAIC)、尿蛋白排泄率(UAER),并进行健康指导的前后对比。

2.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3 结果

48例患者健康指导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4 讨论

糖尿病是需长期治疗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致残和早亡的主要原因。对于脑梗塞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在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及恢复期的恢复治疗。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指导,让患者了解限制饮食和合理运动对康复的意义,特别是对脑梗塞患者预防再次复发意义重大。

该文通过对该院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指导,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较健康指导前明显提高,通过健康指导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明显改善(P<0.05)。而且脑梗塞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5 结论

健康教育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疾病以及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方法,进而采取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对稳定血糖、控制血压、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是糖尿病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对于合并脑梗塞的患者,只要病情平稳,就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以免发生二次损害。因此,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减少因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R587

A

1672-4062(2014)07(a)-0074-02

猜你喜欢

脑梗塞饮食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何为清淡饮食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健康饮食
2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护理体会
舒适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