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光伏发电量是硬道理
2014-02-10本刊编辑部
■ 本刊编辑部
今年,国家能源局确定了全年14GW的光伏装机目标。目前时间已过半,光伏装机,尤其分布式光伏装机进展仍然极为缓慢,全年光伏装机量目标能否完成,成为业内外人士的重大关切。
装机目标固然重要,因为这事关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愿景。光伏发电工程建设不能顺利实施,很多人归究于政策不到位等外部因素,这也是客观事实。但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外因往往通过内因起作用,光伏企业不应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而应积极主动从自身做起,挖掘内部潜力,为推动终端用户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努力;降低发电成本也重要,但若以牺牲产品质量、以恶性价格战为代价,此降本之路将不可持续。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更应关注光伏发电量,而非装机量,非畸形降本,大力提高光伏发电量才是硬道理。
提高光伏发电量与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密切相关。在上中游环节,硅料、硅片品质、电池片、组件的效率与寿命等要素是攸关光伏电站发电量之根本,必须高度重视;而下游的光伏电站可谓“看得见的风景”,其核心内涵为发电量。再壮观宏伟的光伏电站,如果其发电量不理想、不匹配,也只是华而不实的摆设,则实在有煞风景。
当前国内光伏产业的热点集中在下游,我们更应关注终端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在光伏电站核心部件——光伏组件确定的情况下,先进的光伏系统解决方案也可提高光伏发电量,降低初始投资和运维成本,从而提高用户价值。随着光伏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张,光伏电站的可靠性及其方便高效的运维性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外表看似简单的一排排光伏组件,实则很“娇气”——风沙、雨淋、遮挡、灰尘、失配、热岛、孤岛、PID、谐波等诸多不利因素可能会随时干扰光伏发电出力,降低发电量。
当前,数字化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其与光伏技术的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对提高光伏发电实用价值当大有用武之地,是为重要解决之道,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