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4-02-10李玉翠
李玉翠
吉林国健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李玉翠
吉林国健妇产医院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62
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753例早期孕妇根据糖耐量测定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和妊娠糖尿病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孕妇超敏C-反应蛋白均数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糖耐量正常组超敏CRP的检测值为(1.65±0.45)mg/L,GIGT组为(12.77±2.40)mg/L,妊娠糖尿病组为(22.84± 4.08)mg/L,三组均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表明两两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孕妇超敏CRP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优生优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临床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1]。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妊娠糖尿病,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妊娠糖尿病患者往往易合并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血压、血脂异常,比非妊娠糖尿病患者发生的早,且较严重。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等是动脉硬化和2型糖尿病发生的前期危险因素,妊娠糖尿病患者实际上存在着代谢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既往研究表明,妊娠糖尿病与炎症反应有关,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CRP)等。该文通过研究超敏CRP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阐明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妊娠糖尿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吉林国健妇产医院门诊行75 g糖耐量测定的753例早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妊娠糖尿病诊断参照第7版《妇产科学》教科书[2]。根据糖耐量测定结果分为三组:糖耐量正常组673例,年龄介于20~39岁之间,平均(29.51±2.94)岁,孕周(27.12±3.38)周;糖耐量异常组47例,年龄介于21~38岁之间,平均(30.08±2.84)岁,孕周(27.65±3.35)周;妊娠糖尿病组33例,年龄介于20~38岁之间,平均(29.89±2.91)岁,孕周(27.71±3.41)周。三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和孕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样本采集与检测方法
受检者均禁食8 h以上,早晨空腹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储藏于-70℃冰箱待测超敏CRP。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的生产厂家和批号相同,检测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所得检测结果符合质控标准。
1.3 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
①被检孕妇在妊娠期2次或以上空腹血糖≥5.8 mmol/L,诊断为妊娠糖尿病;②空腹血糖正常而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糖尿病家族史、肥胖、孕期反复尿糖阳性、巨大儿分娩史、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史及死胎史)者均接受50 g葡萄糖筛查试验。服糖后1 h血糖≥7.8 mmol/L为异常,若服糖后1 h血糖≥11.1 mmol/L同时伴一次空腹血糖≥5.8 mmol/L,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对糖筛查异常,而空腹血糖正常者,则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用NDGG标准,即OGTT2项或2项以上达到或超过标准,诊断为妊娠糖尿病。OGTT中任何1项异常时,为GIGT。
1.4 统计方法
三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多重比较采用SNK-q检验。
2 结果
糖耐量正常组超敏CRP的检测值为(1.65±0.45)mg/L,GIGT组为(12.77±2.40)mg/L,妊娠糖尿病组为(22.84±4.08)mg/L,三组均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表明糖耐量正常组低于GIGT组和妊娠糖尿病组(P<0.05),GIGT组亦低于妊娠糖尿病组(P<0.05)。
3 讨论
正常妊娠期存在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生理适应性改变,对孕妇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都有明显影响,表现为蛋白质分解减少,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而脂肪分解和氧化增加。妊娠期胰岛素抵抗程度增加,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能补偿胰岛素抵抗,则机体将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可并发巨大儿、死胎、羊水过多、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病等[2]。虽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多数于产后能恢复糖代谢异常,但将来患糖尿病的概率亦可增加。
CRP是炎性反应的急性时相蛋白,在急性创伤和感染时其浓度急剧升高。CRP不仅结合多种细菌、真菌及原虫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在钙离子存在下,还可结合卵磷脂和核酸,具有与IgG及补体相似的调理和凝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刺激单核细胞表面的组织因子表达和其他免疫调节功能,使机体表现出炎性反应。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高水平CRP对2型糖尿病未来风险预测有一定的价值,提示可将CRP水平检测作为常规项目用于临床妊娠妇女常规检查,对预测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遗传因素、营养缺乏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3]。一般产后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逐渐恢复正常,但相当多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今后的岁月中会发生2型糖尿病。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CRP在新发现的DM或已诊断的患者中明显升高,而在非DM或仅伴有空腹血糖异常者中正常。有关研究已经证实慢性炎症反应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发现其同样也参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4]。随妊娠进展,机体对胰岛素分泌的需要量增大,合并糖尿病孕妇可因胰岛素抵抗而有胰腺β细胞损害。妊娠糖尿病存在不同程度的亚临床炎症[5],在胰岛素抵抗发展至糖尿病过程中,炎症反应发挥一定的作用。CRP是导致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故与妊娠糖尿病密切相关。
该文表明,妊娠糖尿病孕妇血清超敏CRP水平高于GIGT孕妇,GIGT孕妇亦高于糖耐量正常孕妇,说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可见检测孕妇超敏CRP水平,可以及时发现妊娠糖尿病,对妊娠糖尿病的预防控制和优生优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苗薇,魏秀菊.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及孕期管理[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5):68-69.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申南,黄醒华.妊娠期糖代谢监测现状[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31-32.
[4]王前,郑磊,曾方银.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现在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542-544.
[5]杨丽,刘金慧,王翠峰,等.CRP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0):231.
R446
A
1672-4062(2014)07(a)-0028-01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