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2014-02-09晏昶皓

文教资料 2014年32期
关键词:管理研究

晏昶皓

(江苏大学 科技处,江苏 镇江 212013)

对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晏昶皓

(江苏大学 科技处,江苏 镇江 212013)

高校科研能力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之一。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战略方针的实施效果。本文阐述了现阶段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的方法,影响科研管理的各种因素,以及高校提高科研管理能力的途径。

高校科研管理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提高途径

2013 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为61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全国高等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38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9.1%。两项一等奖项目均为高校获得(通用项目1项,专用项目1项)。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全国高等学校共获得168项,占通用项目总数的68.3%。高校在全国授奖项目中的继续保持高比例,说明高等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不断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战略方针。党和国家为了科教兴国先后推出“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重大举措,促进高校提高科技攻关和创新能力。据统计[1],高校参与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数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国家“863计划”项目数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数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占全国总量70%以上,高校发表的论文数占全国总量60%以上,SCI收录的论文数占全国总量70%。

高校是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服务高校科研,促进其快速发展,针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课题。

19世纪80年代,科研管理的定义与内容由薛天祥[2]和万君康[3]教授给出详细完整的解释。科研管理的定义是:按照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及管理学原理,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科研过程的各个环节对高校科研活动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和效果进行计划、组织、控制、总结,使科研项目达到最佳完成度的一种组织活动。具体职责为:制订科学技术政策;选定科研方向和任务,并制订计划;组织科研人员建立相应的科研组织结构;为科研工作提供物质条件,包括经费、物资、试验装备及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不仅包含对物资本身的管理,而且包含正确处理他们的所有制关系,使科研条件充分发挥适用效率);提供科研工作所需要的资料并对其进行管理;对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科研成果的鉴定、管理和推广应用。

高校科研管理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许多国内外学术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都对这一课题有过研究,主要包括高校科研管理的内容、原则、方法等。

国外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相对较早、较全面。国外对此领域进行研究的学术组织有:National Council of U-niversity Research Administrator(美国NCURA),ScienceandResearch Association(美国SRA),European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Managers&Administrators(欧洲EARMA),Association of Commonwealth University(英国ACU)等。国内对高校科研管理领域研究的学术机构有:中国科学与科技政策管理研究会,全国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隶属中国教育学会)等。

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角度主要分三种:管理学角度[4],注重应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科学管理,应用管理科学的方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效率;系统论角度[5],强调高校科研管理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与其相关联的许多子系统;过程论角度[6],提出高校科研管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需要从整体出发考虑。

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有比较、案例、经验等研究方式。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方法主要有采用新的管理模型、新的管理思路、新的管理手段。吴燕萍等学者已将管理学理念应用于高校科研管理中,推行量化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等相关应用研究[7]。其中,能力成熟度模型[8]的应用相对较广泛。能力成熟度模型分为五个等级,即初始等级、可重复等级、已定义等级、已管理等级、优化等级。

表1 能力成熟度等级特征

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高校科研管理活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高校科研过程包括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结题鉴定、成果评奖和推广等环节。这一系列的环节从管理的角度看,就是人员管理、经费管理、设备管理、成果管理等一个大的过程。

高校科研管理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经费前管理、经费后管理等;按职能分为培训计划、规章管理、经费管理、合同与承诺管理、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等。

影响高校科研管理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外部因素是高校本身无法控制和决定的外部影响,比如国家的科技政策、项目资金的保障等。内部因素是高校直接参与控制的内部因子;高校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调用分配内部资源,实现目标科研目标。调整好内部因素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能力的前提。内外部因素是相互影响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及时对经济市场和国内外科技动态做出反应,实现科研管理最佳效果。

如何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能力,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这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的视角主要如下:一是高校科研管理主要是对高校科研经费的分配管理制度进行的管理;二是高校科研管理主要是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监控,建立良好的评审机制等;三是高校科研管理应是更好地服务和激励高校科研人员,从而提高高校科研能力。

综合以上各视角考虑,高校科研管理在具体实施中,需建立完善、公开的制度文件和过程文件;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培训;及时对科研管理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发布;完善信息快速沟通的渠道;服务过程人性化;创新管理手段,等等。

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以准确地评估当前高校的科研管理能力,明确其成熟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为实际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提高高校科研管理能力。高校科研管理能力是实现高校科研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重视科研管理工作,深化科研管理的改革,加强科研管理的理论研究,联系科研管理实践,通过提高科研管理能力实现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目标。

[1]李慧玲.高等学校科研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科学发展观[J].科技管理研究,2005,(8):7-9.

[2]薛天祥.高等学校科研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万君康.科研管理教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4]胡启俊.管理科学与高校科研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梁其健.高校科研管理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6]晏如松.高校科研管理的系统论视角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35-37.

[7]李新荣.高校科研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J].江苏高教,2006(1):66-68.

[8]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著.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软件过程改进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管理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