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交替传译中语法隐喻的一致与背离

2014-02-09肖欢欢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源语译员汉英

何 伟,肖欢欢

(北京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083)

一、引言

口译实践活动比笔译出现得早,但是与笔译研究相比,其学术探讨相对滞后,现在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何其莘、仲伟合、许钧,2009)。综观国内口译研究方面的文献,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对口译的研究主要囿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口译理论的研究,如鲍刚(2005)、刘和平(2005)、刘宓庆(2006)等;二是对口译技巧、口译策略及口译教学等实践性的研究。我国学者在口译实践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如梅德明(2003)、刘和平(2005)、仲伟合(2006)等。随着国内学者对口译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口译主要类型之一的同声传译(以下统称同传)产生兴趣,此方面的研究已初见端倪。我国学者对同传的研究最早见于李长栓(1998),此后学界相继有人研究英汉同传技巧,如仲伟合(2001)。然而,与同传相比,作为口译另一主要类型的交替传译(以下统称交传)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综览相关文献,可以发现交传的研究少之甚少,而且仅有的研究仍主要局限于交传的记忆模式(张威,2006)、笔记(赵文,2010)以及交传技巧(张睿、方菊,2009)等方面。鲜有学者利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而何伟和卫婧(2011)曾在此方面作出尝试。本文拟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来研究汉英交传中对语法隐喻的处理问题,旨在找出汉英交传中译者对语法隐喻处理的一致和背离现象,同时为提高口译质量提供借鉴。

二、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韩礼德于1985年在《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语法隐喻这种现象其实由来已久,只是之前的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大多停留在词汇隐喻这一层面上。不同于其他语言学家,韩礼德(1994)认为,隐喻不仅仅发生在词汇层,还发生在语法层。他还指出,语法隐喻不同于词汇隐喻,它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一种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种语法结构。从语言元功能的角度来看,韩礼德最初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大主要类型,后来又将语法隐喻细分为13种,本文重点研究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涉及的是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间的隐喻化,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这六种过程之间的转换,而名词化则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作为语法隐喻的另一主要类型的人际隐喻又可划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两种。语气隐喻指被选用的语气不是表达通常所表达的言语功能,而是表达其他言语功能的现象。通常情况下,陈述语气用来表达陈述的言语功能,疑问语气表达疑问的言语功能,但事实上“一种语气可以体现不同的言语功能,一种言语功能可以由不同的语气体现”(范文芳,2000:30),其中不常见的语气表达形式即为语气隐喻。至于情态隐喻,韩礼德认为,情态取向可分为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四种,而其中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取向的表达就是情态的隐喻式表达,即情态隐喻。

韩礼德最初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主要应用于如科技语篇这样专业性及学术性较强的书面语篇。我国学者董宏乐(1998)就曾专注于此方面的研究,曾著书专门研究英语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如在《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一文中重点分析了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以及语法隐喻的重要性,此后又出版《科技语篇的隐喻性》一书来深入研究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问题。除了中国学者对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感兴趣外,外国学者如Ravelli(2003:49)就曾指出:“语法隐喻是书面语尤其是科技和学术语篇的核心。”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语法隐喻的研究从单一的语篇研究扩展到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领域。近年来许多学者将语法隐喻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如何伟、张娇(2006)、黄国文(2009)等。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三、汉英交传中语法隐喻的一致与背离

交传是口译的一种,具有口译特点之一的口语性,不如笔译那般正式。然而,由于交传应用场合之特殊性,如演讲、国际会议、新闻发布会、商务谈判等正式场合,这又决定其不像一般的日常口语那么随意,也具有书面语的特点。概括地说,交传中的语言是一种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语言,具有独特性。正如韩礼德(Halliday,1994)所说的那样,在成人的谈话中完全没有隐喻的情形是不存在的。而以往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多侧重于书面语,而研究汉英交传中的语法隐喻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下文列举大多为2008-2010年间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交传实例。

1 名词化之动与静

名词化是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由于名词化具有可以压缩信息,使表达具有凝练客观事物的作用,在汉英交传中名词化手段受到源语发言人和译员的青睐。但过多地使用名词化会使语言单调刻板,缺乏生气。经验丰富的译员在交传的过程中会采用化动为静和化静为动这样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整个语篇生动形象。至于何为动和静,只是相对而言。而此处所提及的动与静具体是指“英语倾向于多用名词,因而叙述呈静态;汉语倾向于多用动词,因此叙述呈动态”(连淑能,2010:133)。优秀的译员只有充分利用动静结合的翻译策略才会把好的翻译呈现在受众面前。

名词化现象是汉语的主要特点之一,究其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一是由于说话人代表的是政府机构,具有权威性,语言中会涉及许多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相关术语;二是由于“名词化能够提高语篇的专业化程度,系抽象化了的直观信息”(肖英、吕晶晶,2007:75);三是由于名词化可以整合信息,具有简洁、精炼的特点,符合政论体裁的要求。对于源语中出现的名词化现象,译员通常将其直译成译语中相应的名词化形式即可。这样的处理方式一方面符合目标语英语静态的特点,另一方面又为译员口译节省了时间。例如:

(1)正如这位记者所说的,中印关系这些年有了显著的改善和发展。

As you rightly said, China-India relations have experienced marked improv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汉语中的“改善”和“发展”属于名词化形式,是抽象性名词。传译中的惯常做法是采用相应的名词化表达,即improvement和development,这样一方面符合目标语英语多用名词的特点,便于目标语受众接受,另一方面又减小了译员的工作压力。

目标语和源语名词化的不同之处在于词形上是否发生曲折变化,汉语不涉及曲折变化,而英语则不然。译员只有清楚地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才能在汉英交传的过程中对两种语言间的转换做到游刃有余。虽然通常情况下,汉语的名词化不涉及词形变化,但是并不意味着就无迹可寻,而事实上在一些情况下名词化也会有其特有的标记。例如:

(2)中国的现代化绝不仅仅指经济的发达,它还应该包括社会的公平、正义和道德的力量。

China’s modernization drive is not only about achieving economic prosperity. It also includes our endeavors to promote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and enhance our moral strength.

源语中“现代化”是以“化”字为标记的名词化形式。这样具有标记的名词化现象在汉语中并不多见,主要是以“化”、“性”、“度”等字为标记词,而这些词大多是外来语。译员只需将其译成英语中与之相应的名词化形式modernization即可,这是约定俗成的译法。如“现代化”、“全球化”及“工业化”这样的固定短语都有其相对应的英文翻译。译员头脑中如果事先储存了这些信息,在交传时就可以脱口而出,便可大大提高口译的效率与准确率。

以上两个例子主要涉及对源语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即原本就是表示静态的名词被译成英语中相应静态的名词。这是一种顺译的方式,符合口译受时间限制的特点,省时省力。

汉英交传中出现的源语与译语在名词化方面不一致的情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源语中没有使用名词化形式,而译员在英译中采用了名词化表达,这种现象在汉英交传中屡见不鲜;二是汉语中采用名词化形式,而译语中没有选用相应的名词化形式,这种现象在汉英交传中也偶有发生。例如:

(3)第一,中国这些年经济虽然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我们确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First, it is true that China has made remarkable progress in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But China is still a country with a big population,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uneven 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China is still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源语中“城乡不平衡、地区不平衡、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是四个并列小句,用来形容中国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是一种动态的表达。而英译却采用了介词with加四个名词词组a big population,weak economic foundation,uneven 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的译法。源语中四个小句与“由于”共同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状语从句,如果保留原来的句式结构,译文会显得拖沓冗长。而将四个小句压缩成四个名词词组一方面压缩了信息,简化了句子结构;另一方面将动态的动作转化成静态的状态,是一种化动为静的翻译策略。由于汉英交传是受时间限制的,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用尽量简短的形式表达尽量多的意义就是考验译员水平的关键。

(4)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We will continue to reform the RMB exchange rate regime and keep the RMB exchange rate basically stable at an appropriate and balanced level.

上例这种情形在汉英交传中并不常见,源语中“改革”是一种名词化形式,而译员却在译语中采用了reform这一动词形式。这样化静为动的处理方式看似有违常规,实则是译员为了丰富语言表达。过多的名词化会使译文显得单调,而适当地使用动词会给译文增加活力与生机。

2 语气隐喻处理之灵活性

汉英交传中,除了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繁这一特点之外,另一大特点就是语气隐喻的使用。因为汉英交传中的语言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而口语在交际当中会涉及人际功能,其中就不乏语气隐喻。语气隐喻主要集中体现在记者提问的过程中,比较单一,而且对语气隐喻的处理并无太多规律可循,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译员的口译习惯选择相应的译法,就难免会出现误译的情况。

在汉英交传中语气隐喻一致的情形并不多见,是指源语中选用了语气隐喻,目的语中也采用语气隐喻。语气隐喻具有很强的语境依赖性,尤其体现在与人际功能相关的语旨因素上。例如,记者在向温总理提问时就可能采用语气隐喻的方式,这可能是由于对话双方身份、地位的差距,记者为了表达对总理的尊敬,采用陈述句间接地询问信息,这样的表达比较委婉,不突兀。例如:

(5)我想知道您对这件事的看法。

I would like to know your comment on it.

记者用陈述语气表达的其实是疑问的言语功能,即“您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而此处之所以采用了语气隐喻的表达,是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有关。中国人比较含蓄,并不习惯直接用问句提问,以免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译员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将其译成译语中对应的语气隐喻形式,这就是交传技巧之一的直译法。这样的字字对译省时省力,同时表达又准确无误。又如:

(6)人们还不知道您当时的心路历程。

People still want to know what was on your mind at the time.

源语中想要表达的是“您当时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记者却用了陈述句,间接地提问,并且把主语变成“人们”,可以体现出广大中国人民对总理的关心,想要了解总理当时的想法。而如果直接采用问句形式,就无法表达出这种关心。译员在英译中也选用了陈述句形式,准确地再现了源语的意义及语言风格。

汉英交传中,源语与目的语在语气隐喻方面不一致的情形较多。因为很多时候汉语中的“请”、“您”或“请您”都可以表达本该由语气隐喻方式来表达的委婉和礼貌。例如:

(7)您怎么看待舆论的这种担心?

I would like to get your perspective on the worries of the public.

记者直接使用疑问语气来提问,向总理询问信息。英语中没有与汉语“您”相对应的敬称表达,故而译员在译语中采用陈述语气,成功地再现了源语中的人际意义,这是译员在交传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同时译员还使用了perspective这一名词来翻译源语中的动词“看待”,一方面符合英语多用名词的特点,另一方面会增加语言的专业性。在汉英交传中译员通常都采用名词perspective或view来表达汉语“看待”这一动词的意思。

(8)请问总理,您有这个担心吗?

I wonder if you have the concern for the Chinese economy.

“请问总理”这种表达方式已经传递了委婉、礼貌的含义,因此不采用语气隐喻也是可以接受的。汉语中的“请”并不完全等同于英语常用于祈使句中的please。在译语中译员却使用陈述句来表达源语的提问句式,主要是考虑到温总理答记者问的场合比较正式,受众也是相关的专业人士,采用语气隐喻形式会显得更加礼貌、正式,也便于目标语的受众接受。

(9)请问财政风险是否可控?

So I’d like to know are the fiscal risks within control?

此例更加正式、准确的表达应该是So I’d like to know whether the fiscal risks are within control.译员的表达是比较口语化的,在一定语境中是可以接受的。译员本来打算采用陈述句来表达源语的提问,却加入了插入语I’d like to know,并选择了疑问语气。虽然这样的表达从严格的英语语法角度来说是有问题的,但是考虑到口译译员临场受到的压力,受众也能够理解,所以勉强可以接受。译员一定要做到严谨,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失误。

3 情态隐喻之显隐性表达

在汉英交传中,汉语中明确出现“我认为”或者“我觉得”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由于东方文化比较含蓄,不鼓励人们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注重意合,很多含义都隐含在字里行间,不像英语那样显性地将其表达出来。通常情况下,只要是源语中出现了情态隐喻,译员都会采用英语中相应的情态隐喻形式来表达。例如:

(10)第一,我认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

First, I don’t think the RMB is undervalued.

源语中“我认为”表明说话人的主观看法,是汉语中的情态隐喻表达方式。译员也采用了英语中相应的情态隐喻形式I think,它相当于这句话的状语部分,表达观点看法,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命题,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核心内容是RMB is undervalued而不是I think。译员采用了以隐喻译隐喻的方法,不用过多考虑,几乎可以脱口而出。这是一种直接有效的习惯译法,同时也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汉英交传中情态隐喻不一致的情况分两种:一是源语中没有出现 “我认为”或者“我相信”这样明确表明看法的情态隐喻,但译员可以从字里行间推断出说话人的主观想法;二是汉语中使用了情态隐喻,但在英译中情态隐喻表达的位置发生了转移。例如:

(11)其实你说的情况和每年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的实际并不符合。

I don’t think the situation that you described in your question accords with the reality, that is, there is a large in flow of foreign capital into China every year.

在源语中并没有使用“我认为”这样的情态隐喻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看法,但可以看出“其实”之后的内容是温总理个人的看法。结合当时的语境,译员在译语中采用了I think这样的情态隐喻,明确地表达了说话人的观点。这样显性的表达在英语中是很常见的,而汉语却习惯采用隐性的表达,句子之间的关系都隐藏在字里行间。在汉英交传的过程中,译员要充分考虑到上下文的语境,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同时给出恰当的翻译。

汉语的句式通常都是松散自由的,而英语句式比较严谨。在汉英交传的过程中译员往往会对发言人的信息进行整合,将源语句子之间的顺序进行相应调整,译出规范、地道的译文。例如:

(12)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I believe equity and justice form the basis of social stability. And social equity and justice can shine even more brightly than the sun.

源语中“我认为”所表达的看法不仅仅是后面的内容,也包括之前的内容。译员将I believe放到了句首,表明这两句话都是I believe所涉及的内容,这样更便于目标语受众理解。

四、结语

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角度来研究汉英交传。通过研究发现,汉语源语和英语译语中的语法隐喻在名词化、语气隐喻以及情态隐喻方面存在着一致和背离的情形。这一现象可以从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交传自身的特点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在汉英交传的过程中,译员只有将两种语言的特点烂熟于心,并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中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才会使交际双方的交流顺利进行。而对于语法隐喻的翻译,只有充分利用好动静结合与化隐性为显性的翻译策略,并结合一定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94.

[2] Ravelli, L. Renewal of Connection: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An Understanding of Grammatical Metaphor[M].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3]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4] 董宏乐.科技英语中的语法隐喻[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8, (7): 108-112.

[5] 范文芳.英语语气隐喻[J].外国语, 2000, (4): 29-34.

[6] 何其莘,仲伟合,许钧.交替传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

[7] 何伟,卫婧.英汉交替传译中衔接手段的转换[J].中国科技翻译, 2011, (2): 21-24.

[8] 何伟,张娇.《醉翁亭记》英译文的语法隐喻分析[J].外语与翻译, 2006, (1): 12-19.

[9] 黄国文.语法隐喻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 2009, (2): 5-9.

[10] 李长栓.英汉同声传译的技巧[J].中国翻译, 1998, (6): 12-16.

[11]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2] 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13] 刘宓庆.口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14] 梅德明.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5] 肖英,吕晶晶.语法隐喻理论对学术语篇翻译的指导作用[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1): 74-77.

[16] 张睿,方菊.交替传译中“单纯繁复数字”传译技巧[J].中国科技翻译, 2009, (3): 24-27.

[17] 张威.口译过程的认知因素分析:认知记忆能力与口译的关系——一项基于中国口译人员的调查报告[J]. 中国翻译,2006, (6): 47-53.

[18] 赵文.关于交替传译中笔记的思考[J].大学英语, 2010, (2): 84-86.

[19] 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 2001, (2): 30-32.

[20] 仲伟合.英语口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猜你喜欢

源语译员汉英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口译中的“现场学习”
释义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关于卡特福德翻译理论的思考
英语翻译中悖论的发现与理解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源语概念对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