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地区1168例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14-02-09陈明达许友慧
陈明达,许友慧
(荆门市中医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中医学认为,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1]。中医的体质分型是依据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阴阳、气血、津液的不同,结合中医临床实践的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出来的。我院治未病中心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联合本地区其他部门实施1168例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对荆门地区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以荆门地区年满2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调查对象。于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共收集1168例调查对象,分为20~39岁、40~59岁和老年人(≥60岁)3个年龄段。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对所有调查对象均取得知情同意。纳入标准:20周岁以上,愿意接受调查的荆门地区公民;性别以及疾病的有无不限。排除标准:20周岁以下的人群;患有精神疾患或行为障碍者;病情严重者;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调查问卷内容者;对调查不同意者。
1.3 调查方法
社区、乡镇和辨识体检中心均采用现场调查法。社区、乡镇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与当地居委会、乡村委员会沟通后,在调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抽样方式依次访问这些住户,安排调查对象在适当的时间到社区医院或乡镇卫生院进行。辨识体检中心则采取系统抽样方式,根据自愿原则,在参加体检人员的名单中按照名单先后顺序进行。
1.4 调查地点
城市社区主要选取东宝、沙洋、掇刀、钟祥、京山、白庙等区,乡镇主要选取胡集、柴胡、宋河、坪坝、官垱、子陵等,辨识体检中心选择荆门市中医医院辨识体检中心。
1.5 调查实施和健康指导
本组调查员均为具有中医本科以上学历或有中医教育背景、掌握中医望闻问切基本技能的中医师。由本院辨识体检中心召集各调查员统一培训,明确调查目的和意义,了解调查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让每位调查员都能按照统一计划和填表的要求执行,最后由中心专家统一审核把关。
凡在本院辨识体检中心接受调查并判定为偏颇体质的人群,由本院专家按照“健康调养方案”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从饮食、运动、情志、生活起居等方面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并根据其健康状况选择中药、膏方、针灸、火罐等进行治疗,让体质辨识的后续工作落到实处。
1.6 调查内容
1.6.1 一般情况调查 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等内容。
1.6.2 中医体质调查 以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准则,应用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进行。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亚量表构成,各个亚量表含有7~8个条目。
1.6.3 症状体征调查 调查员在调查对象填写的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的基础上,再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将收集到的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筛选出与体质判定相关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组中体质构成的差异性,使用SAS Version8.0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1228份,回收1204份,回收率98.05%,剔除无效问卷36份,共得到有效问卷1168份,有效率97.01%。1168例有效问卷中,汉族1157例,少数民族11例;男576例,女59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46岁。
2.2 总体体质分布情况
表1显示,体质分布占前5位的是阳虚质234例(20.03%)、气虚质218例(18.66%)、平和质150例(12.84%)、阳虚兼瘀血质120例(10.27%)、痰湿质72例(6.16%)。兼夹体质分布前3位的是阳虚兼瘀血质120例(10.27%)、气虚兼阴虚质54例(4.62%)、阳虚兼气郁质48例(4.11%)。可见,在偏颇体质中兼夹体质普遍存在,且在体质分布中占有相当比例。
表1 (1168例)总体体质分布情况
2.3 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表2显示,将受调查人群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结果显示,平和质人群所占比例随年龄增大而减少,阳虚质、血瘀质人群所占比例则随年龄增大而增加。
2.4 不同性别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男性痰湿质、湿热质均明显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阳虚质、阳虚兼气郁质均明显高于男性(P<0.05)。
表2 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注: 1组为20~39岁(合计414例), 2组为40~59岁(合计598例), 3组为60岁的老年人(合计156例)
表3 不同性别体质分布情况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荆门地区公民的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平和质仅居第三位,而偏颇体质人群占大多数,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偏颇体质中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群最多,分列第一二位。究其原因与调查对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饮食、用药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荆门地处鄂中地区西北,气候特点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冬季虽不是非常寒冷,但地处山间,为荆楚大地之门户,冬季多风多雨,人体寒冷感觉明显,容易损伤阳气。另外现今之人喜用苦寒、滥用抗菌药,也是导致阳虚的原因之一。郑钦安在《医理真传》中论述阳虚证的后天成因时曾把“药误”摆在首位加以强调,因此“药误”致阳虚不应忽视;(2)不同年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随年龄增大而减少,阳虚质、血瘀质随年龄增高而增加。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功能减退、阳气渐衰、气血运行减弱所致。正如《灵枢·营卫生会》中曰: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故本地区老年人阳虚质、血瘀质更为明显;(3)男性痰湿质、湿热质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阳虚质、阳虚兼气郁质明显高于男性。这是因为女性性格多偏于内向,感情细腻,敏感多疑,易被七情所伤致气机郁滞。女性阳虚质高于男性,这符合中医学对男女体质差异的认识。如《类证活人书》中曰:“男子阳多而阴少”、“女子阴盛而阳微”。男性湿热质和痰湿质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子喜吃煎炸油腻食物、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较大等因素有关;(4)兼夹质较多,1168例中有 398例为复合型体质。王琦的研究团队最近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体质也是可以兼夹的,气虚质与血虚质的兼夹是气血两虚型体质,气滞质与血瘀质兼夹就成了气滞血瘀体质[2]。在基本体质的基础上,通过细分和兼夹,中医体质学涉及的体质亚型及复合型更大范围地拓宽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2]。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气虚兼瘀血、气虚兼痰湿、阳虚兼瘀血等体质类型的人也相对较多,这也与当地人不良的生活方式、运动养生意识淡漠有一定的关系;(5)单纯气郁质少见,但气虚兼气郁、阳虚兼气郁、痰湿兼气郁却占有相当比例。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结果可能与气虚、阳虚、痰湿及气郁体质人的心理特征有关,这些偏颇体质的人性格多内向、沉静,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这些人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长期的情志不舒导致气机郁滞,故在原有偏颇体质的基础上,又出现气郁质的临床表现,或在气郁质的基础上又兼有气虚或阳虚的临床表现。为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一阶段的体质状态,我们将其归类于兼夹质中,故单纯气郁质少见。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荆门地区一般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今后更进一步地研究荆门地区乃至整个鄂中地区中医体质的分布、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可借鉴的依据。医学发展正在由“人生的病”向“生病的人”为中心转变,发挥中医“因人制宜”“治未病”和“养生”优势,对提高人们的健康体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
[2] 袁冰.试论中医体质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历史地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