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欧”今年还有大动作
2014-02-09唐纲
□ 文/本刊记者 唐纲
3月底,“渝新欧”因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亲迎再次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热词。据了解,“渝新欧”今年还有很多大动作,届时将赋予这条国际“大动脉”更多实际内涵。
动作一:“专列”变“班列”
重庆市经信委副主任、市物流办副主任杨丽琼称,从2011年1月28日首趟“渝新欧”列车成功开行以来,截至目前,“渝新欧”已经成功开行了112班(包括开往中东和中亚班列)。当初开行“渝新欧”的目的是以笔电为主的“重庆造”IT产品顺利销往全球,现在,除了IT产品,越来越多的重庆其他产品也希望通过‘渝新欧’到达欧洲。为满足客户需求,重庆市政府物流办和“渝新欧”平台公司决定,从今年起开行“渝新欧”公共班列。
所谓公共班列,是相对于专列而言的。由于以前开行的多为IT专列,非IT产品货物量少。今年开行的公共班列不仅在开行频次上有所增加,还固定了开行时间:首趟公共班列于4月8日开始开行,每周2班,周二、周六固定开行;6月到11月,每周3班,周二、周四、周六固定开行;12月每周2班,周四、周六开行。每趟去程班列的发车时间都固定在中午12:05。此外,“渝新欧”回程公共班列也从今年5月开行,其中5月至7月每月1班,8月到11月每月2班,12月1班。
今年预计开行的“渝新欧”班列将达到114班,超过过去3年的总和,“其中去程班列102班,回程班列12班。”
“渝新欧”平台公司总经理周树林说,计划开行的首趟公共班列为去程班列,于4月8日从重庆出发,根据目前首趟公共班列的集货情况,该班列90%的货物都来自重庆以外。“这些货物来自上海、江西、浙江、深圳、成都等省市,包括汽车零部件、服装和机械装备产品。”
动作二:设“欧洲联络处”,建“分拨点”
德国杜伊斯堡港发言人尤利安·伯克尔说:“目前‘渝新欧’已在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现在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提升双向货运量,以使该铁路线利润更高。”但是,由于中欧贸易不平衡,不仅是“渝新欧”回程货难组织,空运和海运等物流通道,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难题。
“为了有效组织回程货,重庆市政府将在欧洲设立物流办欧洲联络处,今年5月,联络处就在德国杜塞尔多夫挂牌。”杨丽琼说,物流办对联络处的工作人员要求非常高,懂英语、不仅了解重庆,还要熟悉欧洲情况,能处理协调政府、企业、物流公司、货代公司等多种关系……杨丽琼还透露,欧洲联络处将以市政府为主导、国企参与并整合央企和民企在欧洲的分支机构共同运营。
此外,物流办还将在欧洲为“渝新欧”建立“1+N”分拨中心——
“1”是目前运营的杜伊斯堡。作为欧洲最大的内河港口,杜伊斯堡到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水上距离为230公里,距另一大港口安德卫普港直线距离也不到200公里。在其周边150公里半径范围内,是欧洲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拥有巨大的物流需求和市场潜力。
“N”则包括将来要开辟的比利时安德卫普、荷兰鹿特丹以及位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波兰境内的分拨点。
动作三:破解“冬季运输”难题
由于电子产品对环境的温度要求不能低于零下20℃,而“渝新欧”沿线冬季气温往往低于零下20℃,因此,以往冬天,搭载电子产品的专列不得不停运。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重庆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联合全球材料巨头霍尼韦尔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研发了一种能够附加在集装箱内部的新型保温材料,用了这种材料后,在室外温度零下37℃的情况下,保温箱内的温度为零下12℃,完全满足货品对温度的要求。二是以惠普公司为主导、联合安德卫普相关机构研发出了柴油发电蓄热控温集装箱技术。有了这两项技术,“渝新欧”冬季保温运输的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今年冬季“渝新欧”班列将不再停开。
其实,破解冬季保温难题,还为“渝新欧”带来了新的市场——冷链运输。杨丽琼说,“渝新欧”冬季班列将电子产品运往欧洲后,也会考虑在回程时将欧洲的鲜奶、牛肉等农产品运往中国。这些产品一方面对时效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在中国市场非常受欢迎,因此,搭乘“渝新欧”回程班列是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