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招标中评价指标权重的研究——层次分析法(AHP)应用
2014-02-08刘红霞LIUHongxia韩晓虎HANXiaohu
刘红霞LIU Hong-xia;韩晓虎HAN Xiao-hu
(①山东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济南250013;②山东鲁通房地产有限公司,济南250013)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工程项目承包商大多是通过招投标选出的,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对投标报价进行的指标体系。其中要求给评价指标打分,这具有一定人为因素,有随意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出评标系统中评价指标的权重,希望降低评标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减少随意性。
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AHP)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首创的,其基本原理是:将要评价系统的有关替代方案的各种要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
2 层次分析法在建筑招标评价体系中的应用
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本模型结构由上(目标层)、中(准则层)、下(方案层)三层组成。目标层为评出一个各指标都与招标书有实质性符合的投标书。准则层为招标事件中所包含的几个主要方面,作为评价准则。方案层为各投标单位的投标书。指标的设计要考虑三大因素:一是具有宏观性;二是具有可操作性;三是具有代表性。通过调研分析,确定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工程招标评价指标表
2.2构建判断矩阵
2.2.1 采用专家和大众咨询法对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做出评价。共发出调查表450份,从有效问卷中选取专家问卷100份,大众问卷300份计算权重。采用黄金分割法确定专家与大众评分的权重。对于企业信誉,由于大众的意见较为重要,所以最终调查结果=专家调查结果均值*0.382+大众调查结果均值*0.618;对于其他方面,最终调查结果=专家调查结果均值*0.618+大众调查结果均值*0.382,从而计算出各指标最终的结果。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建筑招标评价调查结果表
2.2.2 根据调查结果构造判断矩阵。构造方法:以第一级评价指标为例,在判断矩阵中,Aij表示Ai与Aj相比较。例如A12表示企业信誉(A1)与企业技术水平(A2)相比较。根据表2的结果,企业信誉为2.38分,企业技术水平为7.32分,企业技术水平比企业信誉重要。
表3 判断矩阵的比较标度法
按照1-9的标度(见表3),当企业技术水平(A1)假定为1时,企业信誉与企业技术水平之比(A1/A2)应当为A1/A2=2.38/7.32=1/3,即,A11=1,A12=1/3,A21=3。依此类推,可得第一层判断矩阵如下:
二级指标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同一级指标判断矩阵。
2.3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⑤一致性检验:若各层次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大于0.1,则认为判断矩阵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作调整。其中,CI=(λmax-n)/(n-1)。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表5 一级指标权重表
二级指标评价因素权重见表6。
表6 二级指标权重表
3 结论
层次分析法在全面总结建筑招标评价的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出符合建筑招标评价内容的框架体系,制定出科学的量化评估标准,对建筑招标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牛师东,马爱龙.浅析招投标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及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2,2(10):48-250.
[3]谢媛芳.工程建设监理总体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2,34(3):228-286.
[4]申金山,张海燕.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及其实施[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3):105-108.
[5]刘而烈,陈勇强.工程项目招投标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