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溶血样本对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2014-02-07高晓晖姜唯声兰炜明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血吸虫血吸虫病血凝

高晓晖,姜唯声,兰炜明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6)

·经验交流·

溶血样本对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高晓晖,姜唯声,兰炜明

(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46)

溶血;血吸虫抗体;间接血凝试验;影响

血吸虫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是检测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常用的方法,广泛用于疫区血吸虫病人的筛查[1-3]。该方法在试验环节中影响因素较多[4,5]。溶血为血清学试验疑似干扰物质,在日常检验样本中常见,但目前市售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产品说明书并无相关说明,为探讨溶血样本是否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本文采用血吸虫间接血凝试剂对模拟溶血的血吸虫病人血清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吸虫病病人血清来源以江西省鄱阳县表恩村血吸虫病患者12例为采血对象。血吸虫病人确认以《血吸虫病诊断标准》[5]规定的粪检方法(Kato-Katz法和尼龙绢集卵孵化法),以粪检1项或2项阳性者作为血吸虫病病人诊断标准,用真空负压管采集每名患者静脉血5ml,分离血清。

1.2 血吸虫病病人溶血血清来源取1.2血吸虫病患者静脉血,分离后,每位患者取2ml血清,剩余血清与红细胞置冰箱冻融2次后,用血细胞分析仪(希森美康XS-500i型)检测每份样本血红蛋白含量,再用每位患者血清稀释各自的溶血样本,使每份血清样本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4g/L、8g/L、16g/L、32g/L。

1.3 试剂与方法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试剂盒(IHA法)(江西环鄱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121027)。试验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所有模拟溶血血清样本,并用无溶血血清作对照,每份样本均作终点抗体滴度测试。

2 结果

对照血清与含血红蛋白4g/L、8g/L血清样本检测结果一致,12例患者抗体凝集效价在1∶20~1∶160之间,抗体平均几何效价为1∶47.32;当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6g/L时,有5例样本抗体效价较血清样本下降1个滴度,12例样本抗体平均几何效价为1∶35.48,而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为32g/L时,所有样本抗体效价均下降,较对照血清均下降1~2个滴度,抗体平均几何效价为1∶22.38(表1)。

表1 溶血样本对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结果的影响

3 讨论

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敏感、特异,操作简便,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方法。溶血样本检测结果表明,当样本血红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16g/L,血吸虫抗体凝集效价随血红蛋白含量升高而下降,而样本血红蛋白含量小于16g/L时,检测结果与对照血清一致。陈健康等采用血吸虫病病兔溶血血清进行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血清血红蛋白浓度在10~80g/L范围内,抗体滴度随血红蛋白含量增加而下降,呈负相关[7]。本试验结果与上述结论基本一致,但所检测的血清类型不同。

溶血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红细胞破坏,红细胞内液游离入血清,对间接血凝试验的影响可能是溶血时细胞内液对血清的稀释作用。试验结果显示,溶血血清样本血红蛋白含量大于等于16g/L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因此,样本抗体滴度在阳性临界值时,出现大于等于16g/L血红蛋白含量的溶血,可能会检出阴性结果。由于临床并无严格的溶血程度划分标准[8-11],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为16g/L时,已是肉眼清晰可见,临床溶血样本溶血程度血红蛋白含量大多在16g/L以下,因此血清中含少量血红蛋白的溶血样本不影响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的检测结果。

[1]吴福东,谢治民,袁斯蛟,等.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血吸虫病的研究[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1,3(3)∶138-141.

[2]林丹丹,刘跃民,胡飞,等.中国日本血吸虫病常用诊断方法现场应用价值的分析与评估.I.IHA筛查法评估血吸虫病疫区人群感染率的评价[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20(3)∶179-183.

[3]陈年高,林丹丹,谢曙英,等.日本血吸虫间接血凝试验诊断试剂盒临床诊断效能[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1,23(4)∶377-379.

[4]许静,冯婷,郭家纲,等.我国几种日本血吸虫病免疫诊断试剂的综合测评[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5,17(2)∶116-119.

[5]黄文长,马细妹,周宪民.影响血吸虫虫卵抗原间接血凝因素的探讨[J].江西医学院学报,1980,22(2)∶49-5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261-2006血吸虫病诊断标准[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06∶7-8.

[7]陈健康,肖祥.溶血等因素对血吸虫抗体检测影响的实验观察[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5(4)∶374-375.

[8]陈彦,王丽,孙鑫.溶血程度的划分及其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3,18(5)∶64-65.

[9]张允,王薇,周平标.标本溶血对TP、AST测定的干扰及纠正[J].江西医学检验,2004,22(1)∶79.

[10]武春梅,李玲,徐丽萍,等.溶血和标本保存条件对血清NSE检验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591-2593.

[11]张爱华,王小芳,陈桂兰.溶血对常见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的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4)∶491-492.

R446.62,R383.2+4

B

1674-1129(2014)06-0798-02

2014-08-15;

2014-10-10)

DOI∶10.3969/j.issn.1674-1129.2014.06.063

猜你喜欢

血吸虫血吸虫病血凝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肉牛血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
日本血吸虫与曼氏血吸虫的致病差异
血吸虫的种类:并非固定不变
血吸虫并非“吸血虫”
我省举办家畜血吸虫病监测点培训班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2种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方法的评价
尖吻腹蛇血凝酶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止血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一例牛血吸虫病的诊疗与体会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