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胆碱能药物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不可逆受限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4-02-07金晨慈蒋龙翔曾余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噻托溴铵气流

金晨慈,蒋龙翔,曾余丰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支气管扩张症是仅次于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第三位常见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噻托溴铵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类药物,其治疗COPD的机制为通过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气道平滑肌上的M1和M3受体而发挥作用[1],其临床应用于治疗COPD。本文通过观察噻托溴铵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疗效,总结其应用价值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66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患者,经过温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了患者的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45.8±15.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3.4±13.3)岁。两组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给予体位引流、物理治疗、祛痰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给予18μg/d,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如研究在期间,患者出现急性发作,根据《2012成人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2]予以抗感染等治疗。

3.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比值,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值的变化评定肺功能;临床症状评估,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测,SGRQ适用于气流阻塞性疾病患者,是评价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特异性量表,分为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三部分,目前通用的问卷有50道问题,根据以往调查研究、经验和统计学处理得出每题不同的权重,由专门负责的医生向受试者发放问卷,并告知答题方法,答完后立即检查是否回答完毕并回收问卷。将每份问卷的问题得分录入电脑,分别得出三部分的分值,经过加权处理得到最后的分值。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低。

4.统计学方法。本组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临床试验过程中脱落2例,均为治疗组病例,其中l例因出现口干主动退出,另1例在试验第5周因出现脑梗死而退出。两组患者用药前SGRQ评分、肺功能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EV1占预计值、FEV1/FVC、SGRQ评分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观察指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估的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的比较

三、讨 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的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持续或反复性咳嗽、咳痰,有时伴有咯血,可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较为多见。

抗胆碱药物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用药之一。本研究共纳入66例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患者,经噻托溴铵治疗后12周后,反应临床症状的SGRQ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等反应肺功能的各项指标也均有明显改善。由此可见,噻托溴粉吸入剂在改善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不可逆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的严重程度、气流受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由于噻托溴铵在调节气道管径、黏液分泌,控制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上有独特的作用,通过本研究证实了其在改善支气管扩张伴气流不可逆受限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方面具有显著地疗效,为此类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1]王顺莹,李 莉.舒利迭对支气管扩张伴气流受限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13):2782.

[2]吴晓晖,徐俭朴,汝触会,等.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5):534-537.

猜你喜欢

噻托溴铵气流
垂直气流电除尘深度提效技术研究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气流的威力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噻托溴铵粉雾剂的禁忌有哪些?
比翼双飞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